【CNEX】新住民心事,融入行不行?──《瑪莉安的心事》、《303》
《瑪莉安的心事》 The Quiet One
瑞典 Sweden︱ 2011︱ 29 min︱ Ina HOLMQVIST, Emelie WALLGREN
2011年瑞典出品,首度在亞洲地區播映的《瑪莉安的心事》,聚焦在一位伊朗移民瑞典的六歲小女孩身上。片子一開始,手繪的英文片名寫著「The Quiet One」,意為安靜的那個,點出瑪莉安因為語言隔閡,無法自由表達內心想法,因而總是沉默的形象。同時,搭配單音的背景音樂,彷彿對應著瑪莉安只能獨奏,無法找到同儕共鳴的心事。
雖然瑪莉安出席的是語言課程,班上同學個來自不同母語文化,但瑪莉安因為最晚加入班級,和同學程度相差過大,因而,當有的學生已說著一口流利的瑞典語,她卻連聽懂都極度吃力。課堂上,老師請同學輪流描述他們的聖誕假期,輪到瑪莉安時,這段輕鬆歡樂的分享大會卻對她造成極大的困擾和挫折,導演此時的拍攝手法,也特別凸顯了瑪麗安的心境,手持鏡頭在她走上台時突然劇烈晃動,焦點也顯得模糊不清,觀眾只能聽見瑪麗安大聲的對老師說不,卻看不見兩人之間衝突的情況。等鏡頭逐漸穩定下來,我們看見瑪莉安稚嫩的臉上露出困窘的表情,委屈地潸然淚下。而後我們明白,瑪莉安不僅不理解老師講述的瑞典文內容,來自伊斯蘭教大國伊朗的她,更不清楚基督教的聖誕節是什麼。一直到精通伊朗文的翻譯前來為她解釋,她才能順利表達,困窘的表情也逐漸轉為安心的微笑。這段混亂的鏡頭畫面與瑪麗安的扭捏哭鬧,對比著前幾個學生上台時的穩定與落落大方的表現,凸顯出瑪麗安內心的焦躁,使人看來為她感到格外憐惜。
而後,瑪莉安不只需要接受一對一的語言課程,更需要理解全然不同於伊朗的北歐文化。語言障礙加上文化衝擊,對一個六歲小孩來說,甚難負荷。她時常脫序的行為(走路走到一半便自己一個人倒臥在雪地中或與同學無故發生爭端),帶出了小小新移民的總總不適與心理掙扎,也突顯了衝突實為不可避免。瑞典一片白茫茫的無際雪地,使得小小瑪麗安形單影隻的身影更加孤寂。直到成為「真正的」瑞典人之前,瑪莉安的無助神情與鬱悶心事,與她形影不離。
《303》Class 303
台灣 Taiwan︱ 2012︱55 min︱賀照緹 HO Chao-ti
《瑪莉安的心事》呈現了小小新移民的校園生活,而《303》則是更進一步讓我們看見新移民和他們的下一代所面臨的問題與困境。
電影開頭愉悅的配樂,襯托著桃園忠貞國小303班的孩童們開心玩耍的模樣。在他們之中有三位生長在新移民家庭的孩子,馬佩玟、歐麗晶和宋億成,透過流暢的剪接,片子娓娓道出他們天真笑臉背後的家庭故事和族群認同問題。馬佩玟的父親失業,遠從泰國嫁到台灣的母親扛起一家經濟重擔。只能申請低收入戶的馬家,為了幫助舒緩家中經濟狀況,佩玟在媽媽的鼓勵下決定參加社區舉辦的活動,只要能通過語言考試,就能得到一筆獎金。在媽媽努力教佩玟母語泰文後,她在考試時仍舊顯露出對泰文的極度生疏,尤其對比於她在課堂上,以快速且流暢的國語念出饒舌的繞口令。而後,她在參與泰國經文課程時,臉上百無聊賴的表情,更不言而喻地表達出與泰國文化的斷裂。
另一個女孩麗晶,父母都是緬甸華僑,但對於台灣的社會環境,他們懷抱著無比信心。然而,財務同樣有困難的他們,全家在閒暇之餘只能從事家庭代工,賺取微薄的外快。片中麗晶笑著對鏡頭說她喜歡家庭代工的工作,聽見導演告訴她,她誤把一天賺的薪水127.5元當成1275元,她帶點喪氣地輕嘆了一聲。而這孩童的單純嘆息,嘆出了新移民在這塊應許之地的生存不易。
父母同為印尼移民的小男孩億成,在調皮搗蛋的外表下,其實隱藏著身分認同的危機。當被問及認為自己是台灣人還是印尼人時,億成的妹妹無需任何思考就答出自己當然是台灣人,反觀億成的支吾,讓人看見他的拉扯與掙扎。除了呈現這三個新移民家庭的生活狀況外,片中也點出社區裡新住民與台灣人之間的情感藩籬和意識衝突。同時,更進一步討論外籍新娘身上所背負的羞恥感(shame)和汙名。
此外,跟拍佩玟和媽媽回到泰國的過程,也突顯了土地、族群與情感連結等與新住民息息相關的議題。《303》以毫不刻意、毫不沉重的拍攝手法,層層堆疊出新住民實質與精神上的困境。他們的聲音,台灣聽到了嗎?是時候不再把他們當作「他者」,是時候不再分別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