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鬼才遇上經典繪本:《野獸冒險樂園》
若要說起2009下半年台灣院線讓我們錯過了什麼好片,史派克‧瓊斯(Spike Jonze)改編經典同名繪本而成的劇情長片《野獸冒險樂園》(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絕對名列其中。從去年六月開始就頻頻聽到影片的上映訊息,但可能是生不逢時,原訂於十月下旬上映的《野獸冒險樂園》,面對諸如《美味關係》、《2012》、《阿凡達》等強片來襲,檔期一延再延,最後無疾而終,只能默默地在兒童節將近的這週推出DVD。無法在大銀幕上欣賞經典繪本和鬼才導演激盪出的奇幻結晶,相信一定讓許多引領期盼本片已久的影迷們感到惋惜不已吧。
美國繪本大師莫理斯‧桑達克(Maurice Sendak)在1963年所出版的兒童繪本《野獸國》(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曾由漢聲文化出版公司翻譯成中文引進台灣,相信也伴過不少讀者與影迷的童年時光。故事的主角是個愛搗亂的孩子,有天他因惡作劇被媽媽禁足,而且不能吃晚餐,他一怒之下便利用想像力將房間變成一片大森林,並且在那兒當上了一群野獸的國王,眾人在森林裡愉快的嘻笑胡鬧。最後阿奇因為開始想家,於是便離開這群野獸回到房間,並發現桌子的上頭默默地出現了一份香噴噴的晚餐。此書利用一個愛惡作劇的主角被處罰時心情從忿忿不平到恢復平靜的故事,呈現了兒童利用想像力處理負面情緒時的過程。這本童書不但是桑達克的成名作,也是美國童書市場上歷年的暢銷書之一。
當這本經典繪本遇上了拍攝《變腦》(Being John Malkovich)、《蘭花賊》(Adaption)等片的鬼才導演史派克‧瓊斯,小朋友的簡單故事也變成了一部意味深長的成人童話。本片的敘事架構大致遵循原著,但導演與編劇延伸擴展了原著之中發生的每一段情節,將一本四十頁、百餘字的繪本拓展成為一部110分鐘的劇情長片。比起原著裡的主角,電影中的麥克斯(Max Record飾)少了原著的霸道無理之氣,反而多了一顆脆弱的心。而麥克斯在片中也有了更完整的角色背景,原本只聞聲音不見人的媽媽在影片中有了戲份,變成了一位離過婚,正在尋求人生第二春的單親媽媽;而且麥克斯更多了一個正值青春期,喜歡和朋友出門的姐姐。藉由這些訊息,編導讓麥克斯喜歡惡作劇的行為有了一個合理而且惹人憐愛的理由。而麥克斯想像世界裡的野獸的台詞也多了起來,除了和麥克斯一同玩樂,也和他交心,因此,每一隻野獸在片中也都有了鮮明的性格。
藉由這樣的安排,史派克‧瓊斯原著的藍圖之上打造出屬於自己的「野獸國」。首先,因為野獸們可以說話、有了個性,所以故事的層次變得更豐富。而透過這些野獸,瓊斯為這個故事加入了一個在他重要作品中反覆出現的主題──「寂寥」,或許這股寂寥原本就已潛伏於原著之中,但是導演有意識地透過這些野獸和它們的環境營造了強烈的孤寂感。而這股因孤獨而生的憤怒使得野獸「卡洛」不僅成為麥克斯的知己,它更像是麥克斯的分身。除此之外,透過新角色加入產生的影響,原著探討兒童情緒處理的主題在電影中也稍微有點改變,導演在這部片中想探討的主題似乎不只是小孩的脾氣,大人小孩心中都有的任性也是導演探討的焦點。在史派克‧瓊斯的版本裡,麥克斯因被母親冷落而生氣的心情之所以能在野獸國恢復平靜,並不像是原著單單靠著一連串發洩情緒的活動,而是因為麥克斯在「統治」這群野獸的過程中,慢慢體會到人與人相處在付出犧牲與隨心所欲之間取得平衡的難處,所以能夠體諒家人。而電影最後一幕中麥克斯在餐桌上用餐時,他望著母親的眼神似乎正說明了一切──雖然你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我知道你還是愛我的。透過這樣的處理,麥克斯成了大人們抒發成長心情的投射。
本片的影像承襲了原著的視覺風格,並且加入其他原著沒有的場景與奇幻元素,處處讓人大開眼界。由名配樂家Karen O操刀的配樂風格充滿了青春的氣息,充滿能量的音樂完美的襯托麥克斯的充沛的活力,時而又帶著成長過程之中的青澀與憂鬱,正呼應著影片成人童話的方向。只可惜對於這部分的製作過程有興趣的影迷要失望了,《野獸冒險樂園》目前所出的DVD版本中收錄了三段幕後花絮,都是導演與劇組拍攝影片中的軼事,對於我們認識這部影片的幫助實在不大。若是之後能夠出一份收錄導演講評和原著作者與劇組訪談的典藏版DVD,那可能才有比較大的收藏價值。
不過總的來說,將薄薄的一本兒童繪本翻拍成電影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在大量延伸故事的篇幅的同時保存原著的視覺、語言風格都是艱難的挑戰,改編自蘇斯博士(Dr. Seuss)作品的電影《荷頓奇遇記》(Horton Hears A Who)對我來說是場噩夢;但是《野獸冒險樂園》呢?我不敢確定小孩子能不能看懂史派克‧瓊斯想要傳達的訊息,但是作為一個看過這本《野獸國》,想要回味童年往事的大人,這部電影的確令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