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The Doors

166
2008-07-17

你15歲時遇上甚麼人、聽甚麼歌,會影響下半輩子…


—奧利佛•史東



那天,我用崇敬的心情打開了這張DVD—《The Doors》,講崇敬不誇張,因為本片出自名導演奧利佛史東之手,再者因為他是一部關於美國傳奇樂團-「門戶合唱團(The Doors)」的同名傳記電影,對如筆者這樣一個搖滾樂迷來說,如此怎叫人不心生崇敬之情呢。奧利佛史東作品多以戰爭與政治作為題材,他取材越戰的《前進高棉》(Platoon)、《七月四日誕生》(Born on the Forth of July)、《天與地》(Heaven and Earth)三部作品被譽為「越戰三部曲」,《前》片與《七月》兩部作品更讓他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殊榮。此外他在好萊塢還有許多經典之作,例如電影《華爾街》(Wall Street)、《誰殺了甘迺迪》(JFK)等皆是不可錯過的名片。如此一個經典的導演,他鏡頭下的搖滾樂傳奇樂團,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向觀眾訴說他們的故事呢?



奧利佛史東對於The Doors靈魂人物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的激賞之情在此片一表無遺。導演以非常主觀的方式呈現了莫里森的一生,他將莫里森依賴藥物與酒精的形象視為他豪放不羈個性的一部分;莫里森的死經過導演的鏡頭,成了一則浪漫的神話;他是酒神下凡,他一言一行,都撼動著整個世界。對奧利佛史東來說,吉姆莫里森一人就足以代表「門戶合唱團」。他展現的才氣,他內心的恐懼掙扎,他的迷失,他的反骨放縱,最後還有他的驟逝,就是這個傳奇樂團的生和死。因此,雖以樂團名稱「The Doors」為名,但是此片實為一部關於吉姆莫里森的個人傳記作品。的確,「門戶合唱團」因莫里森而生,因他的才華和個人風格而聲名大噪,最後也因為莫里森放蕩不羈的行為,與他眾多的官司而走向下坡。縱使莫里森死後「The Doors」並未解散,但他們再也做不出超越以往The Doors的作品了。



另一就電影形式而言,將近兩個半小時的片長,莫里森(方基墨飾)看似對戲院觀眾的宣告的獨白開場,因蒙太奇穿梭於現實與幻境、巨星與人群而營造出的強烈迷眩感,以及鏡頭下呈現的種種六零年代的場景,《The Doors》無疑同時也是一部奧利佛史東回顧一九六0那個反戰迷幻時代的史詩作品。



在影片開始不久,我們便隨著莫里森跟蹤將來將伴他餘生的情人潘蜜拉(梅格萊恩飾)的腳步,從加州的海灘,進到了嬉皮的世界,透過場景:一個大學城、沒落的工人社區、還有莫里森在海灘冥想的大學同學,雷,導演向觀眾展示了當年剛形成風潮的嬉皮文化的生活型態,當然還少不了莫里森口中的「Acid」-迷幻藥。詩詞與迷幻藥一直是莫里森音樂中兩大要素,而奧利佛史東則用他的影像,試圖與莫里森透過藥物尋找死亡與神秘世界的經驗相互呼應,因此,如同迷幻搖滾創作者是用音樂模擬嗑藥的恍惚狀態時,那種虛無飄渺、扭曲、放大的感官經驗,奧利佛史東的影像,時而因相近的色調而朦朧,時而因色彩強烈的對比而鮮豔誇張,有時又運用不同形狀的鏡片改變物體的輪廓。此外運用大量蒙太奇、慢動作、燈光等影像技術,在加上片中角色誇張且奔放的肢體動作,為電影營造出了強烈的影像詩學美感,和嬉皮文化深感興趣神秘色彩。



除了影像美學的營造之外,而隨著導演帶觀眾看到門戶合唱團從美西前進紐約嚐到成名的滋味,他們走紅的故事,其實是奧利佛史東的政治寓言,當門戶合唱團第一次登上電視節目表演,我們看到樂團的音樂跟攝影棚場景的風格顯得多麼格格不入,但接下來業界很快的就抓住行銷這個「商品」的方式。拍攝專輯照片的一景,感覺就像是商業勢力對於這塊璞玉的洗腦,當莫里森想追求的是藝術形式上的成就之時,唱片公司灌輸他的是知名度至上的黃金法則,如同莫里森自己所言:「女人只想上我,不想聽我說話。(Teenage death girls want my dick, not my words.)」價值觀的衝突使得內心矛盾的莫里森嚴重地迷失,也更加依靠酒精跟藥物逃避現實,而行為也越發脫序。同樣的受到金錢的誘惑,使其他的團員在他們創作路線上與莫里森漸行漸遠,加上官司疲勞轟炸,而選擇與愛人隱姓埋名遷居巴黎,最後因心臟衰竭過世於自家浴缸,得年二十七。



《The Doors》1991年在美國上映,時逢美國總統雷根任期結束,老布希接棒的交替之時。在雷根總統八零年代的任內,六零年代的嬉皮們隨著年歲增長步入業界,也跟著這位「嬉皮代表人物」一起變成了既得利益的中產階級一員,隨著雷根總統時代新保守主義的精神,八0年代美國利益至上的資本主義也達到了巔峰。雷根任期結束,新時代來臨,但老布希上任兩年之後竟在1990年發動了波斯灣戰爭。藉由這部作品,奧利佛史東似乎暗指美國政府正在重蹈越戰的錯誤,同時也在哀悼當初嬉皮年代追求自由、愛與和平的精神如同跟著吉姆莫里森的死,漸漸消失在這個庸庸碌碌的塵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