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和平的衷心渴望:《世上最美的奇蹟》

324
2011-09-09

一向以真實人物為電影創作題材的美國多方位藝術家朱利安施納貝 (Julian Schnabel) ,依然堅守著這份偏好,選擇這部以一位巴勒斯坦女子為中心人物、帶出巴勒斯坦人民在近代史上因受到殘暴對待而抗爭的新作。《世上最美的奇蹟》 (Miral) 延續了施納貝對社會與文化的關注和熱情,尤其是以他出身自一個虔誠美國猶太家庭的身分來詮釋,令他始終保有的悲天憫人並設身處地的觀點更為深刻且更具意義。



身為藝術家的施納貝,在獲獎連連的前兩部劇情長片《在夜幕降臨前》 (Before Night Falls, 2000) 和《潛水鐘與蝴蝶》 (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 2007) 中,都不採用主流般的線性敘事,而是非主流式的拼貼手法,而這點在《世上最美的奇蹟》中也毫不例外。影片開端是一個猶太家庭正在歡慶聖誕的場景,但馬上就跳到1948年的以色列,當身為巴勒斯坦人的辛德胡賽尼 (希安阿巴斯飾) 在以阿戰爭、戴爾亞辛大屠殺過後的耶路薩冷街頭上,發現55個剛失去摯親的巴勒斯坦孤兒們,這份落差對比,設下了一個具有延伸出強大戲劇張力的前提。



影片並沒有馬上介紹主角米拉 (芙瑞達蘋托飾) 出場,而是一步步地鋪陳她的身世背景。她的母親娜蒂亞 (雅絲敏阿爾馬斯利飾) 有一段不堪回首的慘痛過去,也飽受了傳統阿拉伯社會的歧視和羞辱,她在受到不公平審判而入獄服刑時,牢友法提瑪 (露巴布拉爾飾) 的故事,更突顯出當時巴勒斯坦人受到的不公對待,和亟欲反抗的迫切心情。娜蒂亞雖遇見了無條件愛護著她的亞默 (亞歷山大賽迪飾) ,卻已經失去了愛人及被愛的能力。而進入胡賽尼創立的巴勒斯坦孤兒學院「孩子之家」的米拉,教育和新時代的來臨,賦予了她不同於母親只能逆來順受命運的自主和希望。



《世上最美的奇蹟》改編自巴勒斯坦裔義大利籍女記者兼作家露拉耶布瑞爾 (Rula Jebreal) 在2003年出版的第一本、並且是自傳體的小說〈米拉〉,故事中的主人翁米拉,正是她童年到青少女時期的寫照,其強烈而切身的內容,正是施納貝深受感動而萌生將其搬上銀幕理念的緣由,尤其是他身為猶太人的身分,讓他這個「局外人」的觀點顯得更非比尋常,而他灌注在本片中的熱情,令人能深切感受到他藉由了解並認同「對立的一方」,傳遞出他對和平和民胞物與的衷心渴望。



可惜在充滿激情的章節中,本片缺乏足夠的人物刻劃,來支撐原本張力十足的故事前提:胡賽尼的角色塑造顯得頭重腳輕;娜蒂亞脫序的行為和無法彌補的心靈創傷也尚無法被完全理解;米拉面對父親、形同母親的恩師和自身革命理想的天人交戰心情亦著墨不足。施納貝在片尾時以中立的立場作結,卻或許在過度自省的心態下,讓本片有落為為巴勒斯坦族群發聲的政治工具的嫌疑,但他在本片中再度傳達的深刻人文精神,即使缺少可能受到本片冒犯的美國影評人的背書,仍是有目共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