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卡夫卡,所以山村浩二,所以歐雷利

320
2011-08-12

並非片名有卡夫卡三個字,也不是因為作品本身改編自卡夫卡的短篇小說,讓我硬要把《鄉村醫生卡夫卡》這部驚人的動畫短片跟捷克文豪連結在一起。在寫這篇文章以前,我根本不認識山村浩二,也不清楚他改編過哪些文學原著。為了噶瑪蘭國際短片節,我一連看了幾部他的作品,這才赫然發現,在那些劇情結構、風格型態截然不同的故事中,竟瀰漫著極其類似的,一股無以名狀的孤獨。它們彷彿奮力不懈地提醒著我,《變形記》裡那個變成巨蟲的推銷員,早已註定終將孤獨地死去……。



卡夫卡一生多次與人訂婚,最後卻終生未娶。他極端害怕新婚生活會毀掉他的孤獨感,曾在日記裡表示「同女人在一起生活很難。人們這麼做,是陌生感、同情心、肉慾、膽怯、虛榮逼出來的。只在深處才有一股溪流,它才稱得上愛情,這愛情是找不到的,它轉眼即逝。」我以為,山村浩二那部改編自法國作家 L'eopold CHAUVEAU繪本的同名動畫短片《老鱷魚》,就是對這段話最令人心碎的完美詮釋。



故事的開場,是一隻過度老化、只剩下一隻腿能動的鱷魚,在一種極度怪異的心境之下,竟把孫子吃入肚腹。是出於對於青春肉體的嫉妒?純粹無聊?抑或太過寂寞?還是另有理由?老鱷魚被整個家族排擠,為維護僅存的自尊而決定自我放逐。海水和陽光奇蹟式地治癒了他的老化症狀,某日,他遇見一隻章魚,開始結伴同行。單純的章魚每天會把捕到的魚分享給老鱷魚吃,但在夜深人靜之際,老鱷魚總會歷經一連串天人交戰,然後吃掉章魚的其中一隻腳。他想著,反正也就那麼一隻腳,她還有很多哩!日復一日,章魚終於沒有了腳,最後,她從頭連身體都被老鱷魚吞掉。百般無聊的老鱷魚,懷念起章魚善良的內在,以及她美味的肉體,流下了傷心的眼淚。在老鱷魚的漫長生命中,除了塞滿空虛,如今還有回憶。



以上是《老鱷魚》前三分之二的故事發展,我就不再揭露後三分之一戲劇性的驚人轉變了。山村浩二以非常簡單的線條與黑白色塊,佐以未透露過多情緒的平靜男聲旁白,完成這個如伊索寓言般的故事。《老鱷魚》當然不僅僅關於愛情,但這個故事之所以深深重擊到我,在於山村浩二居然只用短短八分鐘,就輕易拆解了愛情的本質——自我犧牲╱獲得之間的兩相權衡與取捨,恰如楚浮在《騙婚記》與《最後地下鐵》兩度說過「愛情,總是令人如此快樂,卻又無比痛苦。」



於是,我免不了想起了毒蠍子與青蛙的故事。那隻在死前承認自己「本性如此」的毒蠍子,之於流下眼淚的老鱷魚,之於因為堅持「我寫故我在」而努力抗拒婚姻生活與妻子存在感的卡夫卡,之於山村浩二每部作品中的主人翁那種無止盡陷溺的自我存在迴圈,之於大衛歐雷利的《變態共和國》裡種種悲傷憤怒的人鳥獸,似乎全都串了起來。他們,處於一種持續變形的狀態中,自私自利,不由自主。愛情不是解藥,更不可能成為任何出口。



相形之下,大衛歐雷利另一部傑作《至少說聲我愛你》就沒有充滿那麼「自我毀滅」的氣息。在他一貫的作者宿命論中,摻入了難得的浪漫與溫暖。這部短片只有十分鐘長度,卻是多達23集所組成。它的故事設定在不久的未來,貓與老鼠居然跳脫你追我逃的天性,發展出剪不斷理還亂的孽緣。如果說《老鱷魚》裡鱷魚與章魚間跨越物種與性別(山村浩二並未特別強調章魚的女性特質,雖然還是悄悄用了’she’來指明)的情感,象徵般地暗喻人與人之間避免不了相互競爭卻又彼此依賴的微妙關係;那麼《至少說聲我愛你》中的貓與老鼠,在不斷重新開始之後卻一再陷入僵局,歷經苦難終於修成正果,過程遠比王家衛的《春光乍洩》、劉鎮偉的《齊天大聖東╱西遊記》還要曲折離奇糾結人心,無疑可稱之為一則超越時代、超越一切的「後愛情寓言」了。



《至少說聲我愛你》最驚人的片刻莫過於,無法忍受對方一再忽略的(母)貓終於離(公)鼠而去(大衛歐雷利顯然透過外在型態、聲音、性格的刻意設計,模糊了貓與老鼠的性別印象),五十年後,兩隻貓依偎在一起(只看見背影,無法得知貓咪性別),左邊的貓對右邊的貓說「你還是想著他(him)對吧?」下一個畫面,卻是切換到把貓的一切付出視為理所當然的工作狂老鼠身上,他的下巴逐漸長出鬍鬚,少了貓整理的房間越來越凌亂,他忽然想去客廳看一下電視,找了好一回兒才找到遙控器,這一按下去,時光竟開始倒流,回到五十年前,貓站在書房門口對他說要離開的剎那。這一回,老鼠不再視而不見,而是跳下椅子,說出了「請妳留下來。」這只是《至少說聲我愛你》的十分之一劇情,僅僅耗時一分鐘,卻比太多影視作品對於愛情中施與受雙方心境的刻劃,更加一針見血。



短片無論敘事架構還是劇情節奏皆與長片截然不同,卻可以具備不遜於長片的穿透力與情感後座力,同時嘗試更多元的形式開發或是更無畏的美學探索。山村浩二與大衛歐雷利的作品,顛覆了我對於短片的刻板認知,從短短的一分鐘到十分鐘,它們舉重若輕地解構了愛情,甚至達到史詩般的高度,觸及人類最本質的存在議題。它們遠遠涵蓋更多、更深且更廣。




(本文同步刊登於 『噶瑪蘭國際短片節官方網站』及本文作者鄭秉泓之部落格 『關於電影我略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