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絮絮、真真假假──《愛情對白》
《愛情對白》(Certified Copy)是法國女星茱麗葉畢諾許在榮獲威尼斯、柏林影展以及奧斯卡后座之後,在坎城影展封后之作,這不但是她從影生涯之中了不起的一項輝煌紀錄,也是伊朗名導阿巴斯奇亞洛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首度嘗試轉變風格,所展開兼具實驗以及辨証思考趣味的創作新頁。
故事由茱麗葉畢諾許飾演的法國女子艾拉帶著兒子有些慌忙地參加來自英國的作家詹姆斯米勒(威廉席麥爾飾)在義大利舉行的新書見面會開始,作家於發表會上一席關於藝術當中有關真跡與贗品的之間存在耐人尋味關係的講演,即巧妙點明並延伸了本片的主題:從辯証「原版」與「拷貝」對藝術品價值的論戰到關於愛情當中似假又真、看似溫柔卻殘酷的矛盾本質。導演以最簡單明快的手法破題,再以長居義大利的艾拉盡地主之誼邀請遠道而來的英國作家順道四處參訪為手段,開啟了男女主角之後一路從位於義大利新書發表會場,經由托斯卡尼到佛羅倫斯的遊憩過程當中,兩人之間一連串令人感到不解卻耐人尋味、有關於愛情本質的曖昧對談。
電影最主要的部分,表面上看起來雖然是兩人頗為愜意地在義大利充滿中世紀風情的古老街道中漫步、閒聊、欣賞風景,實際上則是兩個男女,在一來一往的對話之中,不小心模糊了彼此原本存在身分和關係上的界線,慢慢演變至角色的扮演甚至替代,不管是真是假,都是一種親身體驗的真實詮釋。一直到最後兩個人甚至也搞不清楚哪些情緒是真實、哪些對話又是需應故事的配合演出,讓這段詭譎的關係在經由流暢的運鏡以及好幾個帶著略顯刻意的特寫鏡頭詮釋之下,有種逼近真實生活的質感,那感覺就像是你我身邊存在著的一對尋常夫妻,或是久別重逢的戀人,甚至是針鋒相對、爭吵不休的怨偶。也讓看得如臨五里霧中的觀眾體會到故事表象之下的本質其實充滿導演有如探險家般勇於開發嶄新領域的冒險精神,恰巧呼應了開頭男主角在發表會上的那場簡短的剖析,辨明真偽的藝術標準何在?甚至在結尾也留下充滿想像空間的開放性結局,讓這段關係在不斷轉換語言以及身份的曖昧對話下,留下待續未完的餘韻。
導演阿巴斯看似簡單的故事處理,其實處處充滿細心之處,例如兩人從國籍、語言的差異,到一路上漸漸卸下彼此心防,從英語、義大利語以及法語夾雜使用,例如在鄉間咖啡館當中兩人被義大利老闆娘認為是一對夫妻的那場戲,由女主角用義大利文解釋兩人關係,卻越說越讓人懷疑兩人之間是否確切存在著作家與讀者、觀光客與地主之外的真實感情,如同一朵開在水面的睡蓮,看似分不清這花和水面的交界,但花始終是花,水也始終是水,彼此獨立卻又相互依存的關係,或許可為這場很多人覺得難以咀嚼吞嚥的真假戲碼作一個看似適切的註解,但其實每個人心中的看法和答案也並非完全絕對或一致,這或許才真實展現了愛情中最詭譎多變、讓人抓摸不定的獨特本質。
關於本片,導演阿巴斯表示當初也並沒為角色確立關係,故事探討的其實就是關於真假的概念,然後延伸至兩人的感情面。英文片名「Certified Copy」字面上解釋就是「被公證過的仿品」,既然是拷貝的,為何會被認定為真品?真偽又如何去定義?套用在感情層面上及有如劇中男女主角所經歷的:當下說過的話即是真實的感覺,然而名存實亡的婚姻,就算再怎麼努力去回憶裡翻找,也從未實際存在過一樣。
《愛情對白》像是你我在生命可能遇見的每段關係的縮影,把原始人性對愛情的渴望和需求用簡單卻富有詩意的對話表達出來,可能沒有精準命中每個人對愛情無法抵禦的要害,卻是一段最真實也宛如夢境、叨叨絮絮、真真假假的精采辨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