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關三人的生命浪潮──紀錄片《楚浮vs.高達》

283
2010-11-12

《楚浮vs.高達》(Two in the Wave),一部軼聞報導式的法國新浪潮紀錄片。



這兩名掀起電影新浪潮的大將,17-18歲那年,結識於巴黎的電影圖書館(Cinematheque francaise)。因為愛電影,他們結為莫逆,彼此一起看電影、討論電影、思索電影,也一同擔任《電影筆記》(Cahiers du cinema)編輯、影評人,努力推廣「電影藝術」概念。文字之外,他們還直接拿起攝影機拍片表達「作者論」理念。1959年,楚浮《四百擊》(The 400 Blows)以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姿態,轟動坎城影展,獲得最佳導演獎!很快地,隔年高達的《斷了氣》(Breathless)也在楚浮力挺支持下迅速誕生,震驚影壇。接下來,就已不只單純是兩個人的故事,而是一整批法國年輕人共同投入電影所創造出的燦爛時代──法國新浪潮(New Wave)。



1968年初,文化部要拔除電影圖書館的館長──朗瓦(Henri Langlois),兩人憤而一同策劃示威遊行,結合群眾抗議;並動用《電影筆記》資源,號召國外知名導演、演員、有力人士等連署,終讓朗瓦光榮復職!然而,這對身經百戰的親蜜戰友,卻在1968年5月學運落幕後,漸形漸遠。政治歧異觀念令他們逐漸形同水火,高達投入更政治性的激進批判路線,而楚浮則政治冷感地,繼續專注拍攝雅俗共賞的電影。兩人常常公開或私下互相挑釁,1973年楚浮《日以作夜》(Day for Night)上映,竟慘遭高達無情批評:「你是騙子!」



一段私人友誼,擺盪在大歷史浪潮裡,激起一種奇妙火花。有趣的是,導演艾曼紐.洛宏(Emmanuel Laurent)在題名為「浪潮」(Wave)的片名中,並非著重書寫「新浪潮」的大歷史,而是依恃獨特纖細思維,描繪「浪潮」中兩人一來一往的關係,時而奔騰澎湃,時而劍拔弩張,最後終歸隨著楚浮的英年早逝,不得不的,平息死亡。



拍攝過程中,特別安排一位年輕女演員兼導演Isild Le Besco出現在鏡頭前,她翻閱文獻資料,走訪重遊大師足跡街頭,甚至在電影院裡看片看到打呵睡!明顯地,導演的心思意圖根本不在分析法國新浪潮歷史,以史學家的角度再次檢視這段友誼,建構評價兩人的感情張力如何牽動這場攸關世界電影的重要運動;反而,他選擇以一種軼聞報導的方式,透過大量珍貴訪談及影像片段,親暱地拼貼、陳述楚浮與高達的友誼,究竟是如何隨著大歷史,從彼此扶持,距離疏遠,憎恨對方,到完全破裂。



進退維谷的尚-皮耶.李奧



兩位名人友誼,也許波濤洶湧,而真正精采,曖昧,糾葛千絲萬縷迷惘困惑的,卻是夾在兩人之間的尚-皮耶.李奧(Jean-Pierre Leaud)。



李奧14歲即在《四百擊》脫穎而出,影片裡安東尼(Antoine Doinel)那根深蒂固的形象彷彿已化身成楚浮的一部分,日後楚浮亦以安東尼作為男主角拍攝了多部電影。他們之間感情深厚,楚浮像他的父親,也像老師;而李奧可說是楚浮電影不折不扣的最佳代言人。但同時,這也使李奧產生一種揮之不去的楚浮陰影,於是他開始拍攝高達的電影。輪流在兩位大師之間起初容易,他終於有機會可以暫時逃離安東尼鑲金似的標籤牢籠,體驗高達完全不同於楚浮的導演模式。可是,當兩位大師關係緊張時,李奧同時陷入一種彆扭感傷與懷疑自我之中,一是堅持電影的批判性,理想性;一是認為電影與人生不同,安慰李奧生活本來就不容易……。



片尾,有一段當年李奧試鏡《四百擊》的影片。他勇敢表達雖然已經14歲,但他有自信可以擔綱演出12歲小男生的角色,並且侃侃而談他母親是女演員,彷彿他也擁有優良傳統……。那樣年輕,自我,又少不經事的天真模樣,反帶給觀眾一種淡淡感傷。那種青春已逝,那種夾在這歷史大浪中,扮演看似重要,卻又身不由己的無力感,也許是本片中,最是驚鴻一瞥,不勝唏噓的,生命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