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我說了算!──《時尚惡魔的聖經》
一說到時尚雜誌《VOUGE》的影響力,對於身為一般觀眾的我們來說,可能不若那些身處時尚相關產業的專業人士們攸關生死存活來得那樣嚴重。但是只要一說到影集《慾望城市》當中女主角凱莉不時在房間翻閱的那些厚厚的大本雜誌、或是由同名暢銷小說改編的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當中那個由梅莉史翠普所飾演、那位動不動就對助理們提出無理要求的冷面女主管,我想很多人對這些畫面很難印象不深刻。這次由金獎紀錄片導演R.J.卡特勒所操刀拍攝的《時尚惡魔的聖經》,因為紀錄了這本堪稱領導全球時尚界流行趨勢、有著時尚聖經稱號的《VOUGE》雜誌在2007年九月號的製作過程。除了讓我們得以一窺時尚出版界的職場百態,也對這位時尚女魔頭原型、《VOUGE》美國版的總編輯安娜溫圖(Anna Wintour),有了跟電影不太一樣的另類接觸,也因為這些早就流傳在電影以及媒體中的刻板形象,《時尚惡魔的聖經》讓安娜溫圖有了為自己說話的平反機會,也讓本片處處充滿了許多對照觀賞的後設趣味。
《時尚惡魔的聖經》的英文原名「The September Issue」意思就是九月號,這也意味著對於時尚工業和《VOUGE》雜誌來說,每年的九月是一個決定來年要流行什麼、傳達主要概念跟訊息的重要月份。「流行就是永遠向前看!」只見身著香奈兒高級訂製服的安娜溫圖微笑地說著。在整部紀錄片中,安娜始終都展現她屬於英國出身、一貫的優雅氣質─甚至是在領導會議決策過程當中的衝突,只見她一個皺眉、一句不帶任何表情的話語,就足以影響整本雜誌的內容跟概念走向,這當然和我們在戲劇中誇張的渲染和表演所看到的形象,是不太一樣的。事實上,本片的主要內容除了雜誌2007年九月號製作過程的側拍以及相關人物訪談之外,也收錄了工作團隊在取材、創意發想以及取捨的完整紀實。而安娜溫圖身為本片最耀眼的「女主角」,雖然和她從1988年接掌美國版《VOUGE》雜誌以來使得雜誌銷量直線上升的驚人成就有關,她一絲不茍要求完美的工作態度和要求,當然也相對地惡名昭彰,導演為此訪問了許多跟《VOUGE》雜誌密切相關的服裝設計師以及創意人員,對於時尚設計師來說,能夠得到《VOUGE》雜誌的報導跟青睞,對於躍上時尚主流舞台,絕對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一步,許多目前活躍在時尚產業的當紅設計師,沒有不是經由《VOUGE》的報導而成名的,這不但宣示了安娜溫圖在時尚界的重要領導地位,也彰顯了《VOUGE》雜誌對於全球時尚產業的重要影響力,你很難想像一本流行雜誌能夠主導全球時尚工業絕大部分的市場趨勢跟流行走向,而安娜溫圖和《VOUGE》就做到了。
本片另一個令人驚喜的地方就是除了安娜溫圖不時地以各種華服以及一貫的墨鏡出席在各大時裝秀場當中,主導雜誌的另一位創意總監葛蕾絲柯丁頓(Grace Coddington),也以「對照組」的方式出現在影片中,葛蕾絲柯丁頓年紀和安納溫圖相仿(都六十好幾),卻有著不同的個性和行事風格。葛蕾絲當年以名模身分走紅,因為車禍受傷退居幕後,一路跟著安娜溫圖打造美國版《VOUGE》雜誌;也因此雜誌的暢銷和成功,葛蕾絲的眼光和品味功不可沒。但是,美本來就是一個很主觀的概念,也因此兩人在工作上的衝突、意見相左以及功能上的互補,成了片中在看似平靜的表象之下令人印象深刻的意外火花。例如葛蕾絲花了五萬多美金拍攝的時裝專題照片,被安娜全盤否決時,葛蕾絲臉上不時出現的無奈跟落寞表情,才讓我們彷彿又看到了那些出現在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中屬於為了在職場存活所付出的艱辛和痛苦。這也為本來就不如戲劇那樣充滿誇張衝突快節奏的紀錄片,製造了一些令人驚喜的片段和動人時刻,跟安娜相比,一頭狂亂紅髮且衣衫老是黑壓壓、樸素的葛蕾絲,也提供了許多不同於安娜的意見和看法,也因此安娜讚譽她為「皇冠上的珠寶」,沒有她,時尚惡魔的風采和顯赫名聲,也會因而失色不少。
「你可以不靠史蒂芬史匹柏就拍出一部賣座電影,也可以不靠比爾蓋茲就寫出一個暢銷程式,但少了安娜溫圖,你絕對不可能成為一名成功的時尚設計師。」這句流傳於時尚圈已久的名言可能揭露了部分身為時尚女王安娜溫圖以及《VOUGE》雜誌在時尚工業的重要地位跟影響力。但即便安娜在時尚王國位高權重,出身英國傳統報業世家的她,最大的弱點卻也還是她的家人,雖然輕描淡寫地訴說自己的時尚編輯專業老是成為兄弟們調侃取笑的對象,卻也可同時感受她那份高處不勝寒的寂寞,即便堅強如她,面對最愛的家人也難得露出柔軟敏感的一面,也讓我們對於老是給人虛榮造假、華而不實刻板印象的時尚界,經由跟著《VOUGE》雜誌工作團隊實地執行製作的過程以及深度訪談當中,看見了相異於華麗外表之下的不同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