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魔教室》:你以為納粹式獨裁政權,不會再發生嗎 ?

185
2008-11-28
  • 李佳穎

Rainer Wenger 是名高中老師,原本想教無政府主義這門課程的他,卻被其他老師捷足先登,只好負責教授獨裁政權的議題。學生雖自發性選擇修這門課,卻對「獨裁」嗤之以鼻,歷史課本上出現的法西斯主義,在現今的社會裡,怎麼可能又會重出江湖?而我們又怎麼會被獨裁者控制?於是 Wenger 換了另一種教學方式,也許剛開始 Wenger 只是抱以賭氣、好玩、實驗的態度︰他重新排列桌椅,在學生的投票下成為這個班級的領袖,並要求學生,在課堂上一律稱他為 Mr. Wenger。Mr. Wenger 命令學生發言時需起立,講話必須簡潔、鏗鏘有力,並且絕對服從命令;凡不能認同及不服從者一律離開班級。突如其來的教學方式,令學生極不習慣,無法接受近乎有點變態的思想。但是一整堂課下來後,不一樣的新感受與體驗,學生卻覺得十分有趣;就連 Wenger 自己也覺得這是個很有棒的實驗教學。

接連幾個星期,Mr. Wenger 教會了他們團體的力量、互助、紀律與服從;甚至為了證明這團體的存在,統一穿著相同的制服、幚這團體起個名「浪潮」(The Wave)、設計「浪潮」的 logo、架設「浪潮」的網站、並發展出「浪潮」手勢等。學生們由原本的各自為政、獨立而行,逐漸轉而對「浪潮」產生迷戀般的認同感與向心力,甚至有越來越多的學生,自願加入「浪潮」。「浪潮」裡的成員,彼此有困難皆可相互照應。只是,這原本應該有助於團隊向心力的精神,卻變了調:「浪潮」開始排外,凡異己者、不穿白襯衫者,不得而存。「浪潮」裡的成員印製貼紙,到處貼在窗戶建築牆壁上、甚至在工地大型帆布上噴上「浪潮」的 logo。「浪潮」將會襲捲整個德國的信念深植在這群學生心中;在此情況下,排除異己、暴力、擾亂社會的行為等接連產生。這時,原本在此班級中的 Laura,因不願穿著白色襯衫,且強烈的自尊心作祟下,成為被排擠的對象;她嗅到「浪潮」已變了調,男友 Mark 在「浪潮」中得到認同感與自信心後,也與她意見不合逐漸疏遠她。於是 Laura 去找 Wenger 密談這件事,Wenger 卻不以為意,他矇蔽在學生的快速成長中與自身的成就感,忽略了「浪潮」私底下的行動與學生思想的轉變,而因為他的疏忽,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一晚,「浪潮」成員相邀開 party,在 Mark 等人的喲喝下,「浪潮」成員必須身著白襯衫幫水上球隊員加油,未著白襯衫者一律不准進入。比賽進行中,對方因輸球不甘願而違規干擾「浪潮」的隊員,雙方在水下扭打起來;Laura 此時帶著反「浪潮」的傳單混入游泳池,將反「浪潮」的傳單揮灑至游泳池各處,台上一片混亂,浪潮成員與在座反浪潮者相互扭打,台上台下打得一團亂。Wenger 這時候才驚醒,他這實驗似乎玩得過火了。游泳池暴力事件後,Wenger 回到家為此事與老婆大吵一架;Mark 與 Laura 也因「浪潮」而鬧翻,甚至 Mark 動手甩了 Laura 一巴掌,這時 Mark 也才驚覺到他被洗腦卻恍然不知而犯下許多錯誤。Wenger 試圖挽回這一切,將「浪潮」成員聚集,訓誡了學生一頓,幫他們上了一課法西斯主義!學期初學生們不屑的想法「我們怎麼會被獨裁者控制?」,事實上經教學實驗的證明,多數學生們被群眾效應所控制,法西斯主義輕而易舉地復活。Wenger 向大家致歉,並且宣佈解散「浪潮」,要大夥立刻回家反省。這一解散風波引發學生們的不平,較為激進的 Tim 此時拿著槍對著所有人。Tim 感到不可置信,他絕不允許「浪潮」解散,把槍口對準 Wenger,逼迫他承認「浪潮」永遠不解散。不幸,Tim 開槍射傷一名同學,引發了全場的恐慌,在 Wenger 的誘導下,雖已將手放下,最後卻舉槍吞彈。「浪潮」解散了,誰該負起這責任?

《惡魔教室》(The Wave)改編自 Morton Rhue 的小說,這是真實發生在加州某所高中的故事。導演 Dennis Gansel 對於劇情的鋪陳,配上音樂,既寫實清晰又聳動。雖然不免誇大了新納粹主義的興起,但是藉由劇中師生互動、同儕交流等的發展,的確帶給教育政策與教學強烈的震撼與省思。導演以法西斯主義將教育議題、家庭問題、同儕影響效應串聯起來,呈現血淋淋的社會現象。

從教育及青少年心理的角度,可以發現導演細膩的關懷:

同儕壓力與從眾行為

在「浪潮」裡,大部分的學生從團體中建立自信心並得到同儕間的認同感。他們在此團體中學習互助,並體悟到團結合作的力量無限大,逐漸形成強烈的團體意識。就某方面來說,對於凝聚團隊的向心力,它是成功的。可惜的是 Mr. Wenger 並未教導這群學生什麼是包容,這群血氣方剛的青少年無法容忍異己的存在,排外情結強烈;他們重視所謂的意氣與兄弟之情,卻選擇暴力、煽動來解決問題,逐漸帶動社會的混亂。藉著施以同儕的壓力,迫使大家的服從,引發盲目的從眾行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必定會產生某種壓力,壓力的產生多半來自於希望受到肯定,於是會盡可能地改變自己,或是逼迫自己做不願意做的事以順從潮流獲取接納;就如片中的 Laura,因不願穿著「制服」而被同學們排擠。在這種群體的影響和壓力之下,個人很容易就放棄自身的意見,而服從多數人的看法,尤其在校園中,從眾的心理現象十分普遍。但是並非說從眾的行為不可取,從眾現象能團結群眾,並可積極地影響所有人;反之,若是從眾行為過分普遍,很容易造成自我意識的弱化,缺乏理性的判斷能力與自我的意識,反而會導致心理的失調。

親情、友情、愛情、認同感的缺乏

為什麼學生們對於「浪潮」產生強烈的認同情緒?仔細觀察不難發現,片中每一位青少年都有不為人知的心靈陰暗面。比如說,Mark 生活在雙親不健全的家庭中,渴望得到父母的愛,並試圖從女友 Laura 的父親尋求父愛,卻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感情關係中,Laura 總是高高在上的女王;而 Laura 雖有一健全的家庭,也同樣得不到弟弟的尊重與母親的重視。另外,Tim 則感受不到家庭溫暖,並認為 Mr. Wenger 理應幫他建立起一個夢想王國,奢求依靠 Wenger,並自願當他的保鏢。在人際關係上,Tim 並沒有朋友,他只好以毒品換取好朋友這三個字。有趣的是,除了學生之外,導演也給予 Wenger 自卑的情結—學歷不夠,教學得不到其他老師的認可,使他心中存有芥蒂而耿耿於懷。

然而,這一切,在「浪潮」建立後,一切都改觀了,Wenger 沉浸在學生的成長中,漸使他贏得學生的尊重與其他老師的另眼看待;Mark 的想法與意見在「浪潮」裡獲得肯定,使他建立起自信心,並在女同學的鼓吹下,拋開女友 Laura 的陰影;而 Tim 則在浪潮裡受到成員們的幫助,讓他體會到朋友的義氣,「浪潮」正是他心裡所想的世界。一般而言,人是很重情感情的動物,也很容易被感情左右,因此人與人之間交流時,心理上和感情上的認同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而這種認同感通常來自於別人的給予,進而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青少年正值叛逆與獨立的轉變,他們正處於尋找自我、確立自我認同感的階段,可是這段時間的轉變,是否曾受到家人、師長與社會的關心與重視?當家庭、學校不再給予溫暖與依靠又缺乏溝通時,那麼只好從其他地方著手,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去尋找快樂與自我的歸屬感,不論方式是好或是壞。

青少年的生命教育

回歸到教育層面,青少年的種種社會性問題一直以來是最難施教的。這些青少年的社會問題,並非一朝一夕形成,家庭、社會、學校甚至是大眾傳媒,都對於青少年的心靈與行為有著深刻的影響。尤其在學校的教育方面,雖然學校一直處於權威的地位,但在種種次文化不斷挑戰下,面臨極大的挑戰。有許多歷經挫折的學生,無法從學校中獲得真正的幫助,轉向於學校以外的世界,以「自己」的方式去尋求另一片新天地,就如同片中的「浪潮」是學生歸屬的世界。教育政策下,我們多重視於課業的精進,卻忽略了和青少年的心靈成長相關的生命教育。《惡魔教室》這部片裡,學生雖然在獨裁主義學分中,從 Wenger 手上拿到了滿分,但是 Wenger 卻忽略的青少年心靈成長的轉變,而間接促發了暴力事件與心靈創傷的悲劇。一場沒有縝密計畫的教育實驗,也因而釀成一輩子也無法彌補的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