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命自拍大膽自肥之真假鈕承澤─《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152
2008-04-10

寫一篇關於《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的影評,究竟有多少是談電影、有多少是談鈕承澤這個人?實為劇情片的《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不管是眾多觀眾口中的「偽紀錄片」、或是導演所詮釋的「偽偽紀錄片」──都因為角色符合大眾所想像的現實,而近乎以假亂真;然而,高度自傳性色彩與導演本人於大小螢幕上之坦承說詞,讓人又不禁相信起片中前半段那個氣焰猖狂的鈕承澤就是在媒光燈中長大、桀驁不馴的小畢。



穿梭演藝圈多年,已身兼演員、製作人、電視劇導演等多職的鈕承澤,首次嘗試拍攝質量需精準的電影,大膽地把角色定位拉近現實中的自己,並以其他諸多真實人物使之加價增值,然而將自己放入劇情中,造成了多重角色的辯證,身分拉扯衝突隨之浮現,越是想要呈現影中人娓娓道來坦承地現身說法,越是削弱了創作者應在距離之外的觀察力道與能量。彷彿我們看到劇裡與劇外兩個導演,雖收起指責他人的食指不再叫囂著:「What on earth have you done right?!」,卻攤開雙手無奈地說:「What on earth have I done wrong?!」,而問題依舊無解。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有著鈕式一如往常靈活巧妙的幽默感,早在電視劇《吐司男之吻》與《求婚事務所》等就已風格化為鈕承澤的創作指標,很通俗、很符合大眾的胃口與期待,這些惡搞與玩笑使電影中(當然也可以是電影外)面對混亂生活的中年男人有了短暫的發洩;也讓看著這個低潮國片導演的觀眾享有片刻的娛樂。但是現實中的困境依舊存在,就鈕承澤而言,是製作人的敷衍延宕、投資人的狡猾算計、員工的散漫逃脫、媒體的消費剝削、愛人的指責離去、股市的動盪不安、摯友的意外傷亡、以及──自己的私心與野心。好在還有母親的愛與那碗象徵一切轉折的酸菜麵,鈕承澤選擇面對不管是自己還是他人的情非得已,這是他最後繼續生存下去的方法。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還有前傳與續集。



《小畢的故事》與《風櫃來的人》是剪去頭髮前激進狂放導演鈕承澤的前身,在事業上,他以國際大導演李安為標竿,一心想要拍出揭發政壇醜態、媒體亂象的代表作,豪情不下於當年乘船至高雄打拼天下的澎湖少年,瀟灑爽快、呼朋引伴,享受極致的青春或性愛,年入四十的他依舊有著輕狂的味道;在情感上,叛逆倔強於外,內心卻對母親有的無限依戀順服,如同導演受訪時所說的:「我在母親面前永遠是個孩童,在愛情面前永遠是個少年。」



經歷了理想失落與人生低潮,面對茫然前途的鈕承澤還是把電影拍了出來,而且後續還與女主角鬧了段誹聞,跟許多國片導演一樣跑了很多場宣傳座談,並且比其他導演上了更多當紅綜藝節目,打過麻將、煮過菜、唱過歌、徵了婚、玩了遊戲,帶著他《情》片海報與預告、牽起媽媽,回顧了起起伏伏的童年過往與演藝人生,小螢幕中的他訴說著自己的勇敢改變與真誠面對,短了頭髮、戴上眼鏡的鈕承澤終於與小畢印象有了距離。



行文至此,筆者其實也已分不太清,到底所言「鈕承澤」是導演還是演員、是角色還是真人、是當年的小畢還是如今鹿特丹影展亞洲電影獎得主;卻也明白作為一個觀眾,實在無須釐清究竟誰是誰,當演員、當明星、還是當導演,畢竟這些都是「鈕承澤」的個人功課,觀眾只能被動地觀看著。不過,豆導下部作品將以二十年前艋舺為背景,呈現其沒落前的最後光榮,據說要拍出台灣人打架的獨特感(請參考放映週報151期頭條專訪),確實令人期待,這位成名於新電影時期的少年演員,走過世紀末的產業低迷、在二十八歲立志要成為「偉大的演員」,於而立之年開闢出一塊影藝新版圖,相對於《情》這部聚焦忽遠忽近、半自傳的「偽偽紀錄片」,關於鈕承澤人生的諸多歷練與故事,包括那些街頭紀事、兄弟情誼、與冷暖起落,一定能夠使他更客觀且真摯地的詮釋出一部黑社會青春動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