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達琳達》──活力!熱血!你我青春的標記

102
2007-04-12

初次遇見山下敦弘是在去年金馬所看的《瘋子方舟》,對於片中在幽默之餘,又能營造對於現實無力感的氛圍留下深刻的印象(片中山本浩司飾演的腳色之無用甚至令我感到不適),而當山下導演碰上青春類型電影時,兩者間產生出怎樣的火花(衝突?)讓我頗感興趣。



琳達琳達有著一般青春電影的基本架構,本單純以為是部如同《水男孩》般青春活力電影,但或許是出乎意料,想不到安然度過《幸福三丁目》溫情攻勢的我,這次卻完全陷在琳達琳達影像與旋律中,直到現在仍不自覺哼起旋律。



電影從一個高中女子樂團出現危機作為故事主線,慢慢延伸出許多高中生活細節的副線,但故事主線也沒有多大的起伏與驚人的爆點,感覺很多副線可發展(或一般會運用)的「點」(日韓國籍、友情衝突、青澀愛情)都輕輕的帶過,養些沒有完整交代前因後果(其實就連樂團內衝突的始末也解釋的不太清楚),整部電影就好像紀錄高中生活瑣事的記事本,彷彿充滿著雜亂瑣碎的記憶。



但青春本身不就是如此嗎?感覺想做很多或是做了很多,但卻好像沒有一件事是確切完成的;而很多事情彷彿也不需要考慮太多理由(原因):因為開心快樂而玩音樂、為了無聊的原因跟朋友冷戰、單純率直的喜歡一個人。而導演厲害的地方便在於此,把看似瑣碎不太重要的故事片段,一點一滴在觀眾心中累積,一直到體育館裡熱唱的那一段,熱血十足的歌聲中,畫面閃過的並非一張張青春洋溢的笑容,而是一幕幕校園的影像:園遊會教室旁的長廊、雜亂的社團、空盪的鞋櫃間,而那些瑣碎的故事片段也隨著場景的浮現在觀眾心中串連了起來;與其說是音樂傳遍了校園的每一角落,感覺更像是進行一場畢業前(青春)的最後巡禮。



而片中讓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射飛鏢的那場戲:小女孩不願站在「兒童」的「線」上,而堅持要站在「成人」的「線」上,當小惠在射飛標時自然的往前站,但卻被宋(裴斗娜)拉到「成人」的「線」後。其實在社會上不同年齡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標記」,而我們無形之中我們也已經習慣(被迫接受?)這些標記(你已經xx歲啦!應該要xxx了呀!)。而18歲(高中畢業)這個年齡更是人生第一個重大的標記,它代表著已經長大,不再是個孩子(無論你準備好了沒有,未來它會一直來一直來!)。而側面點出孩子急著長大、大人卻渴望青春的矛盾(逃避?)的心態,我想也是山下敦弘想傳達的絃外之音吧!



最後不可不提的還有山下敦弘的獨特幽默與最重要的音樂。片中不時出現令人莞爾的幽默,而尤其是片末小惠的生日禮物更是一絕,讓我忍不住直覺想到瘋子方舟裡消氣的山本浩司,而且還呼應到了The Blue Hearts唱的"我的右手"。就如同《水男孩》裡Finger 5唱的「學員天國」讓人記憶猶新,音樂可說是青春電影的靈魂。山下敦弘的選擇果然正確,熱血十足的龐克果然與青春最對味,尤其是主題曲The Blue Hearts的Linda Linda,因容易琅琅上口讓人印象深刻,再加上裴斗娜可愛的歌聲,展現出十足的青春活力;再加上James Iha過場配樂適切的點綴,讓這部青春電影變的更有味道,相信和我一樣看完電影便直接殺去買原聲帶的人一定不少。



聽著片尾那首"沒完沒了的歌",不自覺被拉回到過去的那條線上,我的青春回憶也隨著音樂沒完沒了的湧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