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otsi 黑幫暴徒

75
2006-09-21

Tsotsi於南非語意指無賴,也是本片主角的暱稱,一名殺人不眨眼的幫派領頭。他的三名手下看似不夠稱頭,但逞兇鬥狠樣樣皆來。Tsotsi也以身作則,持續幹些喪盡天良的勾當以行走江湖。



他在擁擠的地鐵裡謀殺無辜乘客,當手下質疑他的決策時,只落得被痛毆一頓。某次意外的劫車事件中,Tsotsi射殺了無辜婦人,沒想到贓車後座,發現了一名嗷嗷待哺的嬰兒。於是,冷血無情的他竟起了惻隱之心,將嬰兒放入紙袋,提回龍蛇雜處的南非平民窟。



電影接下來的發展未如觀眾預期,展開一場Tsotsi與嬰兒的亡命天涯之旅。反而減緩了開頭以降的急促節奏,使一部幫派電影走上緩慢的步調。導演將主角囿限於擁擠的鐵皮屋,一來使觀眾認清是怎樣絕望的環境塑造了一顆長滿厚繭的心;二來透過孤立與遺棄,觀眾也逐漸走入主角的世界。理解他悲慘的童年,破碎的家庭,與那些困頓在排水管裡的潮溼記憶。



行至影片中段,為了塑造張力與反差,並放大主角的內心轉折,導演Gavin Hood於聽覺與視覺上都做了調整。音樂方面,從略帶攻擊性的街頭嘻哈,成為詭迷的現代樂。影像方面,經由緩慢的變焦放大,主角的特寫一再呈現。不過轉瞬,這名年僅十九歲的惡煞,變成面貌清晰,情感豐富,人性刻痕隨處可見的鮮活個體。飾演Tsotsi的新進演員Presley Chweneyagae當然功不可沒。



這部電影極容易讓人聯想起同樣描繪了貧民窟黑幫青年的巴西電影《無法無天》(City Of God)。然而,與《無法無天》相較,《黑幫暴徒》雖有著吸引人的命題,影片卻不見說服力(至少對我而言),角色塑造也略嫌刻板,整體風格與《無法無天》那種頭暈目眩、充滿爆發力的感官經驗也相差千里。當然,黑幫電影並非只有一種拍法,《無法無天》再優秀,不代表它是唯一的王道。可是真正分別了這兩部電影的,是隱藏於後的意識形態。



《黑幫暴徒》雖不至右傾反動,但絕對奉行了非常美式的傳統價值。欣賞此片的同時,我屢屢以為所見的是播放在ABC頻道,週日午後的家庭倫理片。事實上,許多評論者均已指出,《黑幫暴徒》與好萊塢出品的大部分電影,本質上並無太大差異。主角都擁有不快樂的過去,危機四伏的現在,與絕望的未來。就像海報上的宣傳標語,【希望替他帶來自由】(Hope set him free.)。他已無東西可輸,只能賭上一把。贏的結果是救贖,輸的結果是沈淪。然而,一名能輕易開槍,幾乎將嬰兒父母同時帶到致命邊緣的壞蛋,竟在人生中第一次負起責任的機會中,就被素不相識的嬰兒輕易馴服了?



在一個半小時的電影裡,我找不到讓人信服的答案。只因童年創傷的浮現?或單純的「我想做好人」式的努力動機,似乎都深陷窠臼。我能確定的是,將《黑幫暴徒》冠上奧斯卡年度外語片的,與將《衝擊效應》(Crash)選為年度電影的,是同樣一群評審。如此一來,為何《黑幫暴徒》無法解決自己丟下的疑問,似也明朗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