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體舞台》Mrs. Handerson Presents

73
2006-09-07

雖然英國影壇劇界人才濟濟,絕不乏份量足以撐起「安德森夫人」這個傳奇角色的資深女演員,卻毫無疑問地,只有茱蒂丹契夫人,才能活脫脫地,像是從歷史裡走出來的人物一般,無須刻意裝扮揣摩,就能讓觀眾完全信服,這就是那個瘋狂、熱情、自我中心,卻又溫柔善感的有錢老寡婦。



並不是說瑪姬史密絲或是凡妮莎蕾格烈芙這些個早已經修練成精的老妖怪們,沒辦法稱職地演好這個角色,而是比起上述這兩位偉大的英國影后,貌不驚人的茱蒂丹契,無論是肢體或是眼神中,更帶有一種在世故、沉穩、內斂的表面下,無法遮掩的天真爛漫,這是一種演技難以涵括的氣韻,而茱蒂正是憑藉著這樣的一種特質,演活了一個自由心性的言情作家(《窗外有藍天》A Room With A View)、兩個到老都忍不住叛逆的女王(《布朗夫人》Mrs. Brown及《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一個患阿茲罕默症的哲學家兼小說家(《長路將盡》Iris),還有這個任性調皮又感情豐富的「安德森夫人」。



在談《裸體舞台》這部電影前,花了些篇幅來恭維茱蒂丹契,不僅只是因為她層次分明、自然生動的演出,讓這部作品變得更為精采可觀,更是因為她這樣的表演特質,賦予了影片真正的靈魂。



多年來一直無法忘情舞台表演的茱蒂丹契,在這部關於劇場的電影中,卻從頭到尾都沒有走上舞台,她演的是在劇場幕後,一個砸大錢買劇院當消遣、打發喪夫後無聊生活的貴婦人。在影片的前半段,編導將英國喜劇中的犀利的言語趣味、巧妙的人物對應、無所不在的階級意識,以及有些癲瘋的脫軌狂想特質,做了豐富又精采的發揮。特別是茱蒂丹契所飾演的安德森夫人,和身兼執行製片的鮑伯霍金斯飾演的劇場製作人間,妳來我往的針鋒相對,再加上被她玩弄於股掌之間、由美國導演克里斯多福蓋斯特所飾演的法官,形成了極富喜趣逗笑與微妙性格對應的綿密張力。並佐以輕鬆帶著頹靡調性的歌舞喜劇,穿插幫忙著起鬨炒熱氣氛,使得故事飽滿又繽紛。



就像是一齣充滿逃避主義色彩的典型歌舞喜劇般。



但隨著二次大戰的爆發,原本隱藏在背景裡的暗影開始浮了出來,原本是讓上流社會、中產階級消遣娛樂的劇院,湧進了滿座渴望女性溫柔慰藉的軍人,空襲下逐漸頹傾破敗的倫敦,只剩下了安德森夫人的「風車劇院」仍放送著歌聲與歡樂。



這時我們所看到的「逃避主義」似乎有了不同的定義。即便是在烽火漫天的時局下,仍不肯停歇的歌聲舞影,即便是在天明之後就要赴身前線,仍不肯犧牲的休憩享樂,似乎也呈現了某種積極正面,以及生命尊嚴的意味。



於是我們也看到了在戰爭中失去至親的猶太製作人,將馬賽曲擺進了歌舞秀裡,更被戲稱如邱吉爾般,激昂地鼓舞歌手演員們,決不屈服於炮火,堅持在戰爭中保有歌舞昇平的最後角落。這不是逃避,而是勇敢的挑戰與面對。



再回過頭來看安德森夫人,一直到最後,劇院因聚集人潮而被政府強迫停業時,她站上了木箱,我們這才知道這一切的緣由。原來,砸錢買劇院製作歌舞表演,不是老太太逃避寡居無聊生活的奇想,而千方百計地把裸女推上了舞台,也不是她挑戰禁忌、玩弄人脈關係的惡搞,而是她面對心中最深切的痛楚,力圖去彌補、去挽回的實踐作為。



就算是發現,局勢危險得超乎她的想像,就算是發現,自己一廂情願的投射與彌補(撮合年輕軍人與頭牌舞者),反而可能造成傷害,卻仍在最後一刻,挺身而出,讓她的秀繼續地唱下去、不斷地舞下去,『We Never Closed...』。



那是種隱藏在世故沉穩態度下,不曾熄滅的天真浪漫,那是種暗湧在逃避偽裝表面下,不願沉默的勇氣堅毅。



多麼獨特的一種英國性格啊。



再拉到《裸體舞台》這部電影最大的噱頭:裸體表演。這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美麗的頭牌舞者對著安德森夫人所說的那句話:誰知道,袒裎裸露讓自己在公眾面前完全暴露的舞台,居然會是最讓我感到安全的地方。



是啊,這個舞台,承載著來自於不同世界、不同階層,各種不同的人,不一樣生命與價值的寄託。誰還能說,這提供嘻笑享樂的浮華歌舞,只是那些軟弱的人,蒙著頭假裝遺忘世界的麻醉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