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DVD精選影評】摩托車日記:不是革命,是旅行

9
2005-06-02
  • 林文淇

就現代名人聖像與他們的文化意義而言,阿根廷/古巴的切‧格瓦拉(Che Guevara)那張表情肅穆的面容象徵「革命」的精神,一如瑪麗蓮‧夢露似乎按按捺不住地要與你親密的肖像象徵「性感」。格瓦拉以一介阿根廷人協助卡斯楚解放古巴,後來又參與保加利亞游擊隊,1966 年在山區被據傳是美國指使的突擊隊殺害。

然而即便如格瓦拉這樣一位革命者,在冷戰時期結束,資本主義成為全球唯一的經濟體系與文化邏輯,原本為紀念他而印製在 T 恤上的肖像與綠底紅星共產徽記,也難逃逐漸淪為異國情調商品。在網路上一家專營格瓦拉衣、帽等商品的「切專賣店」,打出的標語是:For All Your Revolutionary Needs(滿足你一切的革命需求...)。格瓦拉地底有知,恐怕要再吐血而亡一次。

以《中央車站》驚艷國際影展的巴西導演華特‧沙勒斯的新作 The Motorcycle Diaries 到了台灣成了《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想必也是要在任何「革命」的可能都已經淹沒在政治口水裡的台灣,好好販賣這個進口的革命幻想。所以原本只是呈現格瓦拉年輕時期旅行經驗的傳記影片,卻有了一個欺騙觀眾的片名。這部強調真人真事的影片,片中的故事只關乎二個年輕人企圖為青春留下印記的旅行,看不出與阿根廷、古巴或任何國家的革命歷史有關。消基會也許也該注意一下我們電影市場有多少動人的片名是誇大不實的商品。

我並不是說這不是一部好電影。我只是說《摩托車日記》不是關於革命,而是旅行。

影片裡二個主角的年紀雖然都不能真的算年輕(旅行的主要動機是要在格瓦拉的好友阿爾貝托〔Alberto〕30 歲生日前走完 8,000 公里),但是影片對於整個旅行的呈現不論就情節與風格而言都是充滿年輕的爆發力與浪漫情懷。就公路電影而言,影片在二位主角之間的互動或許著墨過少,但是在絕佳的吉他配樂、精準的選角與二位演員出色的演技支撐下,加上中南美洲令人屏息的風景,這二位個性一動一靜的主角因著年輕的心而來的衝動與冒險成為一趟意義豐富的旅行。

長相斯文俊美的蓋爾‧葛西亞‧伯那(《你他媽也是》)賦予了電影中的格瓦拉一份純真與內斂。透過他年輕易感的心,影片雖然只呈現居民失業、原住民被驅離家園、在地文化被殖民者毀壞等一些社會公義問題的零碎片段,但是他對於公義不彰的無力感與憤怒,以及對於病痛中的老婦人與少女感同身受的同情,都因此而顯得真誠。同樣地,影片末了他在聖帕保羅痲瘋村為了與病人共度生日不顧自己哮喘病游泳過河的情節雖然煽情,但是並不覺得誇大。尤其是片中運用大量的紀錄片拍攝手法與臨時演員,讓影片益發顯得真實可信。

飾演阿爾伯托的羅德利果‧德拉塞拉(Rodrigo De la Serna)飾演格瓦拉那位遊戲人間的好友阿爾伯托同樣栩栩如生。如果格瓦拉的旅程是一趟生命之旅,帶給他一生的轉變,阿爾伯托的旅行並沒有這麼崇高的境界。他只是希望在年輕歲月為自己的生活留下美好的經驗與印記。他代表我們這些不會成為如格瓦拉這種偉人的芸芸眾生。然而,格瓦拉在旅行之前不也只是跟阿爾伯托一樣,只是希望拋開書本,遠離束縛的城市生活嗎?

美國芝加哥太陽報的老牌影評人羅傑‧伊伯特(Roger Ebert)認為格瓦拉是打著共產主義招牌的右派大獨裁,因此對於影片只簡單呈現格瓦拉年輕浪漫的一面,避開他更複雜的政治議題非常不滿。那只是他個人對於一部關於切‧格瓦拉的電影的要求,若是把《摩托車日記》單純視為一部關於旅行的電影,觀眾還是可以從中得到觀影的滿足與人性善良面的鼓舞。

影片片頭有一段引言說「這不是一段英雄事蹟,只是二條有共同渴望與相似夢想的生命線短暫的平行延伸。」影片確實讓觀眾的生命線與影片中年輕的格瓦拉有段短暫的平行延伸,那就可以算是一部好電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