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DVD精選影評】尋找新方向 Sideways

11
2005-06-16
  • 林文淇

這部成本 1,600 萬美元的小品影片,不僅贏得年度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金球獎最佳影片與劇本,也囊括了今年美國獨立製片精神獎的多項大獎,而且全面贏得美國影評人讚賞,在美國各地賣座極佳,引起一陣黑皮諾紅酒熱,堪稱為獨立製片的傑出模範生。但是影片到了台灣在台北八廳上映 50 天,只吸引了約 6,000 位的電影迷與紅酒愛好者,以 140 萬元的票房下檔,這也是我當時預料的結果。

你當然會覺得這是諸葛亮看完電影票房報告回營後放的馬後砲。只是現在 DVD 上架了,為了《放映週報》我再看了一次影片,在酒香四溢中益發堅定相信我的預感是有所本。台灣人不看《尋找新方向》,這不是電影本身的問題,是頗為不幸的文化問題,加上一點點的經濟問題。

這部影片的過人之處,除了四位演員演出極為精彩外,就是劇情巧妙地結合了幾個美國電影與文化中有趣的元素。只是不幸的,這些元素都是台灣主流觀眾不熟悉或是不感興趣的。首先影片的基本架構是一個以婚前準新郎的「最後單身狂歡」(Bachelor’s party 或稱為 Stag party)為動機的公路電影。然而不同於《末路狂花》(Thelma and Louise)這種直奔美國中西部無人公路,主角一生因此改變的美國電影類型,《尋找新方向》只是二個中年男子不變的生活旅途中的幾條岔路(這不是我想出來的,是片名 Sideways 就已經點明了),因此頗為符合中產階級的主流觀眾喜歡生活有點刺激,但是又不要太冒險的性格。

在這個架構下,電影安排了二位對比鮮明的美國男人:邁爾斯(Miles)是溫文的失意沮喪的知識份子(伍迪艾倫的大眾版),準新郎傑克(Jack)則是美國好色老粗(常見於青少年電影中)。這兩個誇張的極端涵蓋了幾乎美國一般觀眾熟悉的男性。影片非常細膩地操縱這二個角色的典型,從傑克明明沒有去讀邁爾斯新改的小說,還一副說謊不要錢硬拗,然後把一瓶沒有冷卻上好香檳在車內開瓶暢飲開始,而邁爾斯只能張著微胖的苦瓜臉莫可奈何地喝微溫的香檳開始,整部影片充滿他們相異的文化背景與個性帶來的會心微笑。

導演亞力山大‧彭恩(Alexander Payne)說,他當時對於原著小說之所以感興趣,是因為背景與加州紅酒有關。由於加州葡萄酒釀造技術的改良加上經營有方,加上進口酒要價不像台灣高得驚人,因此讓葡萄酒成為中產階級飲食中十分普遍的一環,只是談到品酒的飲食文化,絕大多數人還是一知半解。不必談各種葡萄種類、酒廠、年份,釀造方式、酒杯的大小這些細節,光是酒的類別,香味與醇度等直接的口舌之感,就不是每餐可能會配點紅酒,或是生日小聚時開瓶酒的普羅大眾都有的品味。影片編劇精彩之處就在於邁爾斯對於品味紅酒的過度認真到了近似學究的地步以及傑克表現出來的毫無品味,對於感情或異性的追求一個過於耽溺畏縮(可能因為生活沒有其他成就而來),一個又是色迷心竅像個貪得無厭的小孩,這些都能夠讓一般觀眾既有些認同,又可以看笑話,慶幸自己不像他們一樣。

不論從各方面來看,邁爾斯與傑克正巧都不是台灣觀眾所熟悉的典型。因此當他們不是阿湯哥或是蓋爾‧葛西亞‧伯納(《摩托車日記》)那種帥哥或是可以拯救世界的英雄,除了小眾的影迷外,很難得到台灣觀眾的芳心。加上台灣男性在婚前大多對女性極其順從,因此長久以來雖然對於歐美日各國大眾文化(聖誕節、跨年、情人節、白色情人節等等)向來照單全收,婚前單身狂歡所幸還沒有流傳到台灣。至於紅酒,雖然曾經在企業與政府的官商文化中盛行一時,目前在台北也有不少好酒之徒,只是對於感官享受的講究,並未反映在對於精神層次的文化的品味上。因此愛好紅酒的飲食達人,可能也玩音響,也喝好茶,但是往往不會是喜歡像《尋找新方向》這類的電影或是讀小說。

至於我說的經濟問題,其實沒有什麼。只是看到片中還得跟母親偷錢的邁爾斯,在酒廠倒酒的史黛芬妮(Stephany)都能夠每餐好酒不斷,忍不住要抱怨國內紅酒價格實在高得離譜。還有,由於台灣持續一直在拼經濟,搞得即使薪水不低的人,絕大多數每天都超時工作,每週超天工作,其實也沒有閒情逸致去品味紅酒這麼細緻,開瓶後隨著時間變化不同味道與口感的酒類。

片中戲份雖然不多卻極為搶眼的配角瑪雅(Maya)說「紅酒是有生命的」,如果台灣聽得懂這句話的觀眾多一點,也許《尋找新方向》在台灣的票房不至於會那麼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