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DVD精選影評】純真11歲

29
2006-09-04

你還記得嗎…那個十一歲的自己?

總是對外假裝自己已經是大人了,內心卻其實脆弱得可以;總是眼巴巴盯著牆上的刻度,期待自己再長高一點;不論哪兒,永遠用跑的去…那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年紀。做錯事被打了、被罵了,哭完了就算,啥也不記得,一點疙瘩也沒有!只有心裡、身體裡總滲透著一個癢癢的感覺:想要長大!

在人類短短百年的生老病死中,三十而立之前的歲月總是最精彩的:十歲之前,從襁褓到牙牙學語,到能爬能走能跑能跳;十歲之後,從髐懂無知的童年踏進青澀曖昧的成長…經歷各式各樣人生的第一次;二十歲後,告別獨善其身的任性,開始與社會磨合,意識到父母的逐漸衰老、遭遇各種生離死別…直到稜角盡去,一個人才算是長成了,真的可以擔責任、扛一個家了!

然而在《純真11歲》裡的孩童們,因為戰爭,他們不願意長大,12歲的生日像是惡魔的審判;也因為戰爭,他們提早遭遇生老病死的人生種種,提早長大;因為戰爭,所以一個未滿12歲的男孩,被賦予『一家之主』的責任。因為戰爭,他們總是在失去…失去作為一個純真年少可以放縱的開懷、失去小小的幸福與至愛、失去種種我們以為的理所當然。

對戰爭的控訴,千百年來都在進行著,然而悲劇還是不斷上演,那不斷的控訴似乎也就成了無能的人類所能做出最準確的預言了!在10月9日的文茜世界週報上看到,CNN的記者深入伊拉克戰場,隨軍採訪,冒著生命危險傳回來的畫面,是轟炸後從本來以為是恐怖份子聚集的樓房裡,走出來攜家帶眷的無辜平民。美國在上個世紀的後半裡,參與了幾乎全世界的每一場戰役,投下大筆的軍費,遂行其營造世界警察形象,實則為爭權奪利的權力遊戲,受害的,永遠是無能還擊的無辜平民。在《純真11歲》裡的另外一場戰爭,也有相同描寫與批判。

戰爭的可怕、人類的愚昧,每個人都知道,但是對於未經戰火的我們卻很難真的融入其中,每每藉著電影和小說來長吁短嘆,聽多了、看多了,也很容易就麻木了!這是在看《純真11歲》這部電影前的先入為主,而電影本身也似乎沒有逃出這個預設的框架,但是,這回導演和編劇給了我們一些不一樣的!

這部電影最感動我的部份,不是什麼戰爭的慘烈與最後失而復得的親情,反而是那夾雜在戰火之間的童年往事:在冉冉而升的孔明燈中,滿載著童年的盡情歡笑;兩小無猜的戀情,始終縈繞著青澀的美好與溫暖;那天追著公車狂奔跑跳、到心愛的女孩家門前歌唱舞蹈;為躲避軍隊的追捕,全村男孩躺在屋頂上徹夜未眠地數著星星…不論環境多麼險惡,童年該有的懵懂好奇與無憂無慮的浪漫。這才是這部電影的主題吧,至少我是這樣希望的!也因為這些太過美好的童年往事,更對比出了戰爭可憎的面貌。

《純真11歲》從真實事件改編,尤其小說原著寫的是作者自己的親身經歷,想來戰爭固然令人痛恨,但那兒時的回憶該是更彌足珍貴的寶貝。電影也許隱諱性還溝不上藝術的範疇,也許故事講得露骨而稍嫌淺薄了些,也許意圖過於明顯而失了更深層次的感動。這些商業操作下的必然,倒也沒有遮掩掉那回憶中可貴而率真的部份。

想是因為,這是個「真實的故事」使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