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DVD精選影評】刺殺尼克森

59
2006-09-04

由於國內熱衷政治的人大多數不看電影,尤其是具有文化內涵的非主流電影,因此很少人知道《刺殺尼克森》這部精彩影片。這部由新導演尼爾斯‧穆勒(Neils Mueller)所編劇執導的處女作,除了有西恩潘的絕佳演出外,還有娜歐蜜‧華茲與唐‧奇度的配合,更靈異的是,劇情三不五時都會在銀幕上顯現台灣這幾年社會的沈淪現象。

影片是根據一九七四年美國水門案件正鬧得風風雨雨的尼克森主政時期,一個因為堅持「高道德標準」(尤其是不可說謊),生活與工作因此屢屢碰壁的男子畢克,在經營輪胎的兄長與他斷絕來往,在妻子帶著三個小孩離他而去,在辭掉最後一份銷售辦公用品的職員工作,在向銀行貸款要自己誠實創業被拒絕之後,看著電視上靠說謊無往不利的總統尼克森,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他終於想通:原來尼克森就是自己困境的源頭。這位被他的老闆形容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推銷員的美國第三十七屆總統,二度說要終止越戰,二度跳票,卻依舊能夠獲得美國人民的支持──標準的「大說謊家」。

這不是一齣驚悚片,這是關於一位只求能夠誠實、有尊嚴地生活而不可得的社會邊緣人的寫實劇。西恩潘傳神地演活了畢克這個美國七0年代小人物的無力、羞辱、憤怒與痛苦。當畢克還在辦公傢具店工作,他的老闆給他戴爾‧卡內基的《如何結交朋友跟影響他人》以及諾曼‧皮爾的《正面思考的力量》等書與錄音帶,要他努力成為一位好的推銷員。於是他試著學習資本主義裡最基本的生存法則與成功竅門:不計一切,不管別人,只為自己的利益。

畢克做到了,但是他的良心還是與他過不去。他是美國自欺欺人的美國夢意識形態意外教出來的模範學生,出了學校才發現現實怎麼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畢克甚至天真地走進當時以激進手段爭取黑人民權的黑豹黨總部,捐出自己僅有的一點錢,只希望他們願意考慮將黑豹黨改為「斑馬黨」,如此一來可以結合像他這樣同樣感到受壓迫的白人。

在沒有任何人向他伸出援手的處境下,他決定要劫機炸毀白宮。他的邏輯思考非常單純:是尼克森這樣有權有勢但是卻沒有道德的人讓社會與人心變質。影片的場面調度不時出現有著尼克森演說的電視畫面,更是讓畢克相信他的影響力無遠弗屆。他願意犧牲自己來除去這個社會的敗壞者。在影片的開頭,他以寫信給知名音樂家與指揮家伯恩斯坦的方式錄下自己的遺言。伯恩斯坦的音樂如此優美,不分對象帶給眾人心靈的平靜與喜樂。畢克只能在這位音樂家身上看到值得信賴的人性。

為了挽救沈淪的社會,於是他藏好武器,搭上飛往華盛頓的班機。當然,歷史上透過劫機成功炸毀大樓的行動要到九一一事件才出現,因此他的行動沒有成功是預料中事。當一位從「公民與道德」課本的任何角度都要接受表揚的公民,最後竟然走上註定要失敗的劫機一途才能實現他內心對於道德與正義的信念,這社會肯定有大問題。

然而,我們也不必假道學了。《刺殺尼克森》有不少片段讓人不忍卒睹,因為我們深刻知道他的行為是對的,但是也知道那是無法見容於社會的傻事。我們已經接受了社會的虛偽性,現實性,頂多在酒足飯飽之餘發發牢騷,為了生活有多少人能夠不忍氣吞聲?片中由傑克‧湯普森飾演的老闆,寬頭大臉,吃香喝辣,騙人不必打草稿,是成功的資本主義信徒,令人恨得牙癢,但是不就是這樣的人才能不斷往上爬?《衝擊效應》硬底演員唐‧奇度所飾演的黑人修車工才是是我們一般常人的代表。他是少數關心畢克的朋友,但是他深知生活的現實。他忍受無理的客人,種族歧視,至少他有一小時十二美元的工資,可以養家活口。

看著畢克在生活中的挫折,我相信很多觀眾是似曾相識地看到曾經天真與理想的自己。然而,看著尼克森,我相信很多同胞一定似曾相識地看到我們台灣的總統。我不敢說,這一陣子在野黨人士想要罷免陳水扁是受到《刺殺尼克森》這部影片的啟發,因為全台北市只有五百七十八人到戲院看這部深刻的影片。很難想像宋楚瑜主席,或是馬英九主席,或是蘇貞昌院長,或是呂秀蓮副總統,或是謝長廷先生,或是任何一天到晚出現在全民開講、頭家開講、大話新聞的有頭有臉的立委跟政論人物在這五百七十八位觀眾之內。

所幸,現在DVD上市了,何不天王拉天后,主席拉總統,夫人、女婿也都一起邀齊了,大家一起來看《刺殺尼克森》如何?不然,請你們百忙之餘也偶爾看看好電影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