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導演的六十危機:《驚悚大師:希區考克》

443
2015-03-04
如果有誰能將二流的小說故事,在極低預算的成本壓力之下,拍成雋永經典的驚悚電影,絕對非亞佛烈德‧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莫屬。儘管已經逝世超過三十年,他的作品、拍攝風格與電影美學至今仍備受討論。在他電影中,不完美甚至有些道德爭議的主人翁、美艷卻充滿致命吸引力的金髮女郎和那極其重要卻遍尋不著的麥加芬(MacGuffin),是不折不扣的正字標記。流暢的剪接、到位的配樂和神來之筆的蒙太奇,都再再顯現他導演的高深功力。總是喜愛在自己的電影中參一腳,但對觀眾而言仍如謎一般的懸疑大師,不禁讓人好奇,究竟在鏡頭後主導一切的他,到底展現怎樣的神采?
 
 
2013年推出的傳記電影《驚悚大師:希區考克》(Hitchcock)聚焦在希區考克拍攝他最知名的電影《驚魂記》(Psycho)的那段時期。已經拍攝出《迷魂記》(Vertigo)、《北西北》(North by Northwest)等令人驚豔的大作之後,希區考克面臨著莫大的壓力,該如何突破自我,成了他的考驗。同時,後起之秀的急起直追,讓已經邁入六十大關的他,更急於證明自己寶刀未老。
 
片子一開始的首映會上,年輕記者先褒後貶的提問,如同他電影中致命的利刃,一把刺在他逐漸動搖的自信心上:「You're the most famous director in the history of the medium . . . But you're sixty years old. Shouldn't you just quit while you're ahead? (您是電影圈最著名的導演,但您已經60歲了,是否應該在此時急流勇退呢?)」由安東尼‧霍普金斯飾演的希區考克聽見這番話後,露出耐人尋味的神情,而藏在大師那驕傲外表下的不安全感,逐漸浮出檯面。
 
開始對自己產生懷疑的希區考克,坐在浴缸裡邊讀著早已看過數遍的《西北西》報章影評,邊從鏡中反射觀察老婆艾瑪(海倫米蘭飾演)更衣外出的模樣。艾瑪看見希區考克鬼祟的目光,便向他說了句:「Muhammad had the eyes of peeping Toms gouged out with arrows」。這句子中的peeping Tom指的並不是個叫湯姆的人,而是偷窺者,泛指能因偷窺這項行為而得到愉悅的人,與「voyeur」字義相近。在希區考克的《後窗》(Rear Window)、《驚魂記》等電影中都有對於窺淫的刻畫,是他經常使用的主題之一。而在這部傳記電影中,希區考克經常窺視他人的行為,與他片中那些「peeping Toms」相同,也讓人看見他片中角色似乎就是他一部分的縮影。
 
 
對於報章影評不甚滿意的希區考克,尤其對於「新懸疑大師」的名單充滿意見,在他仍處於巔峰位置之時,似乎不斷有人等著看他走向下坡,被一些年輕導演取而代之。除了事業面臨挫折之外,希區考克與太太艾瑪的婚姻關係也備受考驗。彼此間的不信任、猜忌與怨懟,在壓力之下日漸加深。當希區考克思索著下一部計畫拍攝羅伯‧布洛奇(Robert Bloch)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小說驚魂記,艾瑪始終不甚贊同。第二段對話中,艾瑪說道她認為驚魂記充其量只能拍個譁眾取寵又膚淺(claptrap)的低預算B級電影,但希區考克仍堅持要拍攝,因為他相信觀眾在觀看這部電影時將會有極大的衝擊感(shock value)。
 
艾瑪不僅是希區考克太太而已,她同時也是知名副導與劇作家,她與希區考克一直都是默契極佳的事業夥伴,也參與過無數部希區考克電影的拍攝。雖然是成功男人背後默默支持的女人,希區考克仍十分尊重太太的專業才華。這部電影中我們看見無論是劇本校正、選角、場管和後製等過程,都少不了艾瑪的參與。《驚魂記》中性感冶豔的女主角珍妮‧李(Janet Leigh)和演技精湛的安東尼‧柏金斯(Anthony Perkins),都是艾瑪推薦的名單,她獨到眼光能看出演員潛能,使《驚魂記》如虎添翼。
 
 
第三段對話取自希區考克與演員安東尼•柏金斯面試的場景。安東尼對希區考克表示自己一直都非常欣賞他的作品,也希望藉由《驚魂記》突破自己總是演出浪漫愛情電影的角色。但他也提到自己與男主角諾曼.貝茲太過於相似的顧忌:「But my only worry is, well, playing Norman might cut too close to home.」這裡他使用了個比喻式的俚語「close to home」,用來形容某事能連結到自己的親身經歷(通常是使人困窘或不悅的經驗),或是自己對某事有特別深刻的感觸。安東尼接著說其實自己也與諾曼.貝茲有著相似的伊底帕斯(戀母弒父)情結,也因為這番自白,讓希區考克更加確定他就是飾演諾曼的不二人選。許多人認為希區考克的電影,為了戲劇效果經常過於誇張,但他僅是把真實世界既有的黑暗不堪與道德敗壞呈現在銀幕上,殘忍地叫人不得不正視這些刻意隱藏起來的人性污點,同時享受著近似解放的快感。
 
 
儘管打著希區考克的名號,外界仍普遍不看好《驚魂記》這個劇本,認為其太過驚世駭俗、道德淪喪,電影公司也不願出資拍攝這部被認為註定會失敗之作。但希區考克心意已決,決定自掏腰包,賭上家產與名聲,也要拍出這部電影。在經濟壓力與婚姻看似觸礁的雙重夾擊之下,希區考克的六十歲危機如何能化為轉機?《驚悚大師:希區考克》為你揭曉《驚魂記》的拍攝秘辛與懸疑大師私密的個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