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識卻存在,無心跳卻溫暖:《機器人與法蘭克》

437
2015-03-04
在電影世界中,機器人已非罕見題材。它們以各種形象出現,無害類型如可愛的男孩、忠實的管家或是被遺落在未來世界的回收機器人,或恐怖要人命的終結者和反叛人類的機器人大軍。《機器人與法蘭克》(Robot & Frank)中的機器人屬於前者,它個子嬌小,一身白色的外殼再加上類似太空人帽的頭,可愛的模樣讓片中主角們常以「小朋友(little friend)」或「小太空人(little astronaut)」稱之。
 
 
《機器人與法蘭克》的時空背景設於未來的紐約,縱使看不到太多高科技產品的影子,流線型的小車、透明智慧型手機與機器人仍能讓人依稀窺見未來世界的模樣。本片主角是法蘭克,一位患阿滋海默症的獨居老人,他與太太離婚,一雙兒女在外地打拚。由於法蘭克的失智情況每況愈下,孝順的兒子杭特三不五時得犧牲自身的家庭時間,花上來回十小時的車程,來法蘭克家中陪伴老父,整理居家環境。但十小時的車程總是折騰,某日的定期來訪,杭特買了一個長照看護機器人,希望法蘭克在機器人的照料看顧下,能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法蘭克一開始對機器人頗為排斥,認為這機器人遲早會像科幻電影中的可怕機器人起頭謀反,在睡夢中謀殺自己,也沒幫機器人取名字,總覺得機器人與自身格格不入。但是不管法蘭克怎樣頑執或氣急敗壞,小機器人總會耐心地敦促法蘭克過健康、規律的生活,打點居家環境,幫煮健康食物,陪法蘭克運動散步。
 
法蘭克的生活圈很小,一天大多待在家中,偶爾前往小鎮中的老舊圖書館,那裡有未來世界裡少見的紙本書本,還有跟他年齡相仿的圖書館員珍妮佛。可翻閱的書本與珍妮佛是法蘭克少數能親身與過去產生連繫的方式,懷舊的氛圍能暫時打消未來世界科技當頭的冷漠。
 
 
這天法蘭克偕同機器人來到圖書館,也許是仍認為自己有自理能力的傲氣,抑或是仍無法接受機器人入侵自身屬於舊時代的生活方式,法蘭克要求機器人待在圖書館外。乖乖待在原地的機器人顯然成為當地小孩們的目標,如此新穎的玩意兒,讓他們忍不住好奇上前玩弄一番。
 
法蘭克出了圖書館看到捉弄機器人的小孩,大聲喝斥「beat it!」,小孩隨即一哄而散。「beat it!」的意思並不能從字面判斷,雖然直譯似乎有「打」、「揍」之意,其實真正的意思是叫人「滾蛋」(相信我,也絕對不是在說「筆咧?」)。此片語對於熱好麥可傑克森的朋友們都不陌生,出自於專輯《Thriller》中的“Beat It”一曲,「beat it」一詞不斷在歌曲中重複,奉勸當時的年輕人別再使用暴力擺平事端。法蘭克接著告訴機器人,以後發生這種狀況,可以騙騙小孩,假裝要自我引爆,並開始倒數計時。此次的「拯救」行動是法蘭克第一次對機器人有嗤之以鼻以外的「關懷」行為,法蘭克的心漸漸軟化。
 
法蘭克年輕時是名竊賊,專偷鑽石珠寶,也因此坐了牢。雖然此時年紀老邁,但前往鎮上商店總是會忍不住技癢,偷摸商品回家。一次法蘭克又故技重施,但卻被老闆抓到,心一驚又偷偷把收進口袋的物品放回架上,誰知卻被機器人裝進袋子拿回家。經法蘭克詢問,機器人對偷竊這件事有定義上的認知,卻無行為上的道德規範。他認定這是法蘭克忘了拿走的物品,卻不知自己的行為構成偷竊,已違反法律。
 
機器人對於偷竊毫無責難而包容的態度激起了法蘭克的興趣,法蘭克對機器人說:「You're starting to grow on me.」。這句話指的是「我開始越來越喜歡你了」,動詞「grow」指的是「喜好的增長」,而非形體上的「長大」。雖然法蘭克已金盆洗手多年,卻喜愛在閒暇時間「鍛練」偷竊技巧如開鎖,這回他不但能透過練習以訓練腦力,還可培養機器人「徒弟」。想到這裡,原本已厭倦人生的法蘭克眼睛一亮,對未來又充滿著希望。
 
 
透過練習,機器人與法蘭克成功地潛進即將被現代化的圖書館,偷出一本精裝且富有精緻插圖的珍貴名著本,想在一場為圖書館改裝而舉辦的派對上送給珍妮佛。在這充滿上流人士的派對中,珍妮佛也帶著她的機器人出席。不像法蘭克拒絕為機器人命名,珍妮佛的機器人有個十分書香味的姓名──達西先生(《傲慢與偏見》中的男主角),達西先生顯然是較為低階的機器人,不但身段沒有法蘭克的機器人靈活,連詞彙的遍認與運用都差了一截。
 
在玩笑中,法蘭克和珍妮佛要達西先生與機器人也像人類一樣mingle一下。mingle一詞有「混合」、「往來」之意,用在派對裡其實就是「交際」的意思,是派對中不熟悉的人透過簡短交談而彼此認識的方式。機器人與達西先生實為沒有情感的機器人,卻被要求像人類一樣交際是全片最令人莞爾的對白。法蘭克的機器人首先開啟交談,它所用的是常見的問候語「Hi, there. How are you doing?(嗨,你好嗎?)」而達西先生則回答「I'm functioning normally.(我運作一切正常。)」顯示出機器人無法彼此產生情誼,儘管與人的互動再如何親密,與其他機器人的互動在人眼裡卻又是如此尷尬、生硬。兩個機器人的交際就在法蘭克的機器人回答:「So am I.(我也是。)」後,短短三句作結。看來,在這情況下,機器人離彼此合作反叛人類的距離,還有段漫漫長路。
 
 
生活越來越依賴機器人的法蘭克終究對這隻有可愛太空人面孔的「小朋友」產生情感,昔日認為生活被機器人綁架的法蘭克,如今卻視小機器人每日的諄諄叮嚀為生活中最令人安心的一環。然而,在一次失控的偷竊行為中,機器人的記憶成為令法蘭克瑯鐺下獄的最終證據。不像其它電影中擁有人性而不願被摧毀的機器人,法蘭克的機器人勸告法蘭克自己沒有情感,不會像人般思考,故沒有存不存在的問題,也沒有所謂生與死的差別。機器人以法蘭克的益處為優先考量,要求法蘭克刪除(wipe out)他的記憶。
 
《機器人與法蘭克》是部溫暖的電影,科技與人性終於似乎終找到能和平共處的平衡點。縱使片中仍有許多科技與人性的衝突,但電影終究採取正面的觀點來看待日新月異的科技,充滿人文關懷地關照老人化社會,也探討老人和科技間的關係。本片的電影海報是法蘭克對著機器人的深深凝視,這經典的一幕正是發生於機器人試圖向法蘭克解釋機器與人類的差異。法蘭克的凝視或許正試圖參透與機器人共處的這段旅程,他一開始認為機器人只是冷漠虛設的電腦空殼,卻又漸漸相信機器人是有靈魂存在的個體,而此時此刻,這先進的電腦儀器卻又告訴他這一切都是假象。也許沒有任何機器能完全取代生命,但對於法蘭克而言,即便機器人的人性是來自於自身的投射,機器人的存在卻是旁人無法取代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