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真的不只是青少年在彼此殘殺而已:《飢餓遊戲》

378
2015-03-04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改編自美國作家Suzanne Collins於2008年出版的同名青少年小說,與《星火燎原》(Catching Fire)和《自由幻夢》(Mockingjay)成為《飢餓遊戲三部曲》。



三部曲的第一冊《飢餓遊戲》中,描述一位16歲的女孩凱妮絲,在年度抽籤日(annual reaping)自願代替被抽到成為貢品(tribute)的妹妹,前往都城(capitol)參加一場即時轉播、至死方休的殺戮生存遊戲。



故事的情節描述至此,也許讀者開始暗忖本片是否僅止於如此浮誇聳動的無腦劇情,但在此背後,作者卻試圖包覆更大的歷史主題,使之更具意義。首先,作者創造了奇特的世界觀。



凱妮絲住在未來的美洲大陸,在這個世界觀中,有一個名為施惠國(Panem)的國度,共有12個行政區(districts)被都城所統治。各行政區有其特色,如農、漁、牧……等,而凱妮絲來自的第12區專司採煤。但不管各行政區的職業為何,所有區民都受都城警察制度的高壓管轄,一切的收成都得上呈都城,區民的生活苦不堪言,連最基本的溫飽都是奢求。反倒都城的人們各個優渥無虞,過度追求物質的生活,造就了都城奇景,其男女都畫著五顏六色的濃妝,競相爭奇鬥艷的古怪奇異打扮,如果Lady Gaga住在都城,其大膽的裝扮作風在當地根本不值一提。



接著,透過抽籤日所播放的短片,觀眾首次有畫面地了解「飢餓遊戲」的「歷史」由來。這部年年在抽籤日播放的短片事實上是不折不扣的政宣片,美其名在譴責暴力(12行政區過去對都城的叛變)歌頌自由與和平(都城平定叛亂的12區,讓它們與施惠國得以和平共處),實際上卻是一段都城用強大武力與豐富資源迫使12區繼續服從就範的血腥歷史。都城基於要「以歷史為鑑」的理由,辦理飢餓遊戲,要求每年各行政區抽出12至18歲的一男一女做為參加生存遊戲的貢品,最後的倖存者及其家屬日後將可在其區域過著安然富裕的一生。



關於《飢餓遊戲》融合了「現場轉播與生存遊戲」的概念,小說作者Suzanne Collins坦言這是她從實境節目與希臘神話忒修斯(Theseus)而得到的靈感。



這是眾所皆知的道理:實境節目中,唯一真實的事是「這一切都不真實」。為了營造戲劇效果,所有不留情面的爭吵辱罵、暗地中的勾心鬥角、人格分裂般的虛情假意……等,都只為了收視率。身為實境節目,飢餓遊戲中的貢品各個得想辦法讓都城的觀眾喜愛,以不時得到戰鬥時關乎生死的「贊助」。貢品們為了生存,不得不想辦法演出一場好戲。所以,如何能分辨出事物的真假(對手是否在演戲),並將假的部分演繹得幾可亂真,是為了贏得遊戲不能不會的技巧。但對於平衡忠於自我與演戲做假,凱妮絲與同一區的男貢品比德皆有各自難處。



在比賽開始的前一晚,比德對凱妮絲說不想被遊戲改變,不想成為實境節目中被迫也自願被操縱的棋子。比德說:「If I'm gonna die, I want to still be me.」縱使遊戲迫使他違背善良本性而得手刃敵人,希望在殺人與被殺的那刻,仍然堅持心中的理想與原則,而這些,透過電影與小說,自始至終都是要幫助凱妮絲活下來贏得勝利。



將虛擬的事物套上對價關係往往越顯得其事物的得來不易,這樣的關係先在抽籤日的洗腦政宣短片中,以「自由有代價(freedom has a price)」之姿出現,強調自由與(都城人)生命的可貴,將飢餓遊戲立為成為防止未來戰爭的警惕。因此,青少年得在飢餓遊戲中犧牲生命,只是為了付上前人不可弭平之錯誤代價。同樣的,臨行戰場的凱妮絲不清楚比德隱藏在心中的原則,只能輕聲回覆:「I just can't afford to think like that.」在這裡,afford並非是買賣中的「付得起」之意,但其用法只是把「付」這動詞抽象化,把「付不起」變成一種比喻上「太過奢侈」的想法,也就是連想都不敢想,更別說行動實踐的意思。凱妮絲這樣回答是因為她有亟需照顧的年幼小妹和母親,身為一家之計,若不能從遊戲中存活回家奉養家人,凱妮斯的死亡恐怕也會讓家人陷在悲傷與窮困,這樣的折磨可能比死還痛苦。



《飢餓遊戲》所根據的另一靈感則是忒修斯(Theseus),他是雅典國王埃勾斯(Aegeus)的兒子。由於埃勾斯曾得罪克里特國王彌諾斯(Minos)且戰敗,於彌諾斯則要求埃勾斯固定每隔一段時間(時間長短眾說紛紜)必須從雅典找來7男7女的作為貢品,獻祭給怪獸。這現象一直持續,直到埃勾斯的兒子忒修斯自願成為貢品,並成功屠殺怪獸才停息這殘忍的獻祭。



作者儼然企圖把凱妮絲造就成現代版忒修斯,雖然是半被迫性的自願參賽,一旦參賽成了定論,此角色的思維與企圖就像忒修斯,逐漸昇華、超脫小私小我的視野,即使這部分在《飢餓遊戲》第一集中並不特別明顯(凱妮絲日後成為促使12區再度叛變的靈魂人物)。



成為一區的飢餓遊戲貢品雖然悲慘,但也代表著一份二十四分之一的勝利希望。贏家在遊戲中獲勝,贏得富裕的下半生,某種程度就像打敗都城的高壓制度,為各區帶來希望。特別對生活困苦的第12區(它74年來只有一位勝利者)。凱妮絲由於父親在年幼時突然葬身礦坑,母親也因終日過度悲傷而無法養家,凱妮絲得一夕之間長大,因此比起其他同年紀的小孩,除多了分世故成熟,也更懂得人世間的爾虞我詐。她從小就冷眼旁觀都城的殘酷與偽善,於是在飢餓遊戲中除透過觀察猜透旁人的心思、在關鍵時刻演齣好戲以搏得贊助,更重要的,是她不斷挑戰遊戲規則,勝算也日漸高升。



凱妮絲有意無意的挑釁,遊戲規則因她而翻轉,此舉卻惹來施惠國史諾總統的不滿。凱妮絲雖然給施惠國一場動人心弦的好戲,但這劇本卻超過施惠國的期待,眼見其所傳達的希望意志就要燃起各區的反叛運動,史諾總統不得不嚴肅的告訴遊戲設計者,別讓希望的星火燎原。但……這場遊戲日後的發展,連凱妮絲都無法預料。



也許電影無法完全呈現小說細膩的原貌,但唯有坐在電影院裡,才能感受到用手持攝影來捕捉的實境臨場感(甚至有些暈眩)、都城人濃妝豔抹的可笑、貢品死亡時響起加農砲重低音的悲壯、以及民眾舉起三隻手指向凱妮絲致敬時所流露的複雜情感。至於故事與電影裡令人詬病的小情小愛,雖然的確有些讓人不耐,但整體來說,仍然不損看/讀《飢餓遊戲》時想趕快知道後面劇情的「飢餓感」。






劇照引用自【開眼電影網】:


http://gallery.photowant.com/b/gallery.cfm?action=STILL&filmid=fhen41392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