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窺的樂趣與危機:《恐怖社區》

331
2015-03-04


You think he sees us?


(你覺得它看到我們嗎?)


No, he can't see us. But trust me, he can feel us watching.


(它看不到,不過相信我,它知道被我們盯上了。)




下週一為萬聖節,這十月底的西洋鬼節為年底一系列歐美年度大節日揭開序幕,本專欄不免俗的,跟著節慶的氛圍搭了便車,本週要介紹的,是帶有驚悚性質的《恐怖社區》(Disturbia)。



鬼嚇人,令人寒毛直豎、頭皮發麻,但人嚇人,真會嚇死人。《恐怖社區》改編自驚悚大師希區考克的《後窗》(Rear Window, 1954),除保留男主角從自己窗口窺視鄰居,進而衍生出一系列兇手鄰居的推想外,又注入了流行與YA片元素,希望能吸引到也許沒看過經典《後窗》的年輕族群。



青少年凱爾因不久前與父親出遊釣魚卻遇上車禍,雖自身逃過一劫卻眼睜睜的看著父親斷氣,造成重大的陰影集罪惡感。情緒不穩定的他毆打了西班牙文老師,被判在家拘禁,得帶著電子腳鐐,被24小時監控行蹤,最遠不能踏出前院,否則將驚動警報器。在家拘禁一開始讓凱爾感到如魚得水,只要有電玩、網路與電視,不能出門的日子過得還算悠哉。但當母親強行沒收各種休閒娛樂,凱爾不得不將他的注意力轉到鄰居身上,拿著望遠鏡享受暗中窺視的樂趣。



本片的英文片名Disturbia並不是已存在的英文字,根據IMDB上的解說,是disturb(不安)和suburbia(郊區)兩字的混合,定調本片主要的類型與地點。凱爾住在中產階級的住宅郊區,社區的一切生活看似平靜,但只要注意觀察,窗外的世界其實千變萬化,只要靠著望遠鏡,可以看到偷看A片的頑皮小孩、穿著比基尼游泳的火辣正妹,或鄰居女主人前腳一出了門,男主人立刻衝回家門與女傭偷情。這些一齣又一齣的人生好戲輪番上陣,凱爾忍不住向前來拜訪的好友朗尼炫耀,只要望向窗外,精彩的真人實境秀(reality show)隨時上演,根本不需要電視轉播。




就在凱爾與朗尼興致勃勃的享受窺伺他人的快感,被窺探的對象艾希莉因被鎖在自家門外,來到了凱爾家,兩位大男生開始扯謊來一圓偷窺他人的原因:為了監視可能是德州殺人兇手的鄰居。電影至此已點出本片最重要的主軸──這是一部有關於各種「觀看」的電影。在英文裡,「看」的英文單字有很多種,各包含不同的涵義,也說明不同程度的觀看。凱爾在家閒來無事,於是拿起望遠鏡做了最隨意的「瀏覽觀望」,英文中相對應的單字是“see”,等到凱爾發現其實鄰居們各懷鬼胎,於是從隨意看看變成主動並「有特定對象的觀看」,英文單字是“look”。接著,凱爾開始「偷窺」鄰家女孩穿著比基尼游泳的模樣,這是“peek”;等女孩來到凱爾家中,凱爾情不自禁的「盯著」美麗的女孩瞧,這是 “stare”。最後,當三人開始懷疑對門男鄰居為殺人兇手而暗中展開一系列的錄像「監視」,這是“spy”。



當然,影片中不只呈現了凱爾因感到刺激而比較膚淺的觀看,電影也描述凱爾透過觀看而有較深入的「觀察」(observation)。艾希莉終究還是發現她一直是凱爾偷窺的對象之一,生氣的要凱爾老實招來到底都看到了什麼。凱爾避開了一開始只為了追尋視覺快感所窺視的「女性身體」,說出一系列在細微觀察後所得到的答案,他看出了艾希莉對生命的深度思考,也看出艾希莉跟同年齡年輕女生的不同,讓一開始對被凱爾窺看而沒有安全感的艾希莉從恐懼轉化為窩心的感覺。




一如當年希區考克的《後窗》,《恐怖社區》希望藉由「觀看」的行為來引發觀眾對觀影習慣、行為的省思。觀眾看電影時通常在漆黑的影院,藉由窺視螢幕中他人的生活得到滿足,甚至透過刻意的拍攝角度,提供男女觀眾一個可以肆無忌憚觀看異性身體的機會,這樣安全的偷窺與秘密分享是一種觀看的樂趣(voyeuristic pleasure)。凱爾偷窺鄰居與觀眾看電影其實有著同樣的出發點,凱爾的窗其實就是螢幕,而窗外上演著一幕幕真實的戲碼,這樣的觀看是一種敵明我暗的趣味與刺激,因在暗中透過窺伺而掌握他人行蹤或秘密的人掌握了權利,這是一種不對等的資訊交換。但本片之所以驚悚,在於它巧妙的把偷窺者與被窺者的身分模糊化,原本身處暗處,相較下安全的偷窺者在發現被窺者的祕密後,不知是否因感受到窺者所投來的那股熾熱眼光,被窺者任何一個對到望遠鏡的無心眼光都讓窺伺者心驚膽跳,也讓原本安全的窺者身置危險──因被窺者也許知道了自己被偷窺,而這個秘密是偷窺者無法掌控的。而這樣的恐懼,不僅僅帶給窺者壓力,也讓早已與凱爾產生認同感的觀眾感到危機。



不知你在看這篇文章的同時,是否也有人正偷看著你?




照片截取自【開眼電影】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de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