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基恐怖秀》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

281
2015-03-04

在美國,由十月底的萬聖節為首帶頭,年底一系列重要節慶的序幕就此揭開。萬聖節就像是台灣的鬼月,只不過除了令人恐懼的鬼影崇崇,美國萬聖節對大人小孩都是一場狂歡派對,只有在這天人們才能放肆裝扮成心目中的英雄或巫婆或鬼怪,小孩結伴出門向鄰居要糖果,說聲“trick or treat!”,而大人則舉辦變裝派對,借萬聖節名義酒醉嗑藥泡妞狂歡到天荒地老。既然鬼怪與扮裝是萬聖節的主要元素,那麼本週電影英文也要應景的為大家介紹《洛基恐怖秀》,一部迄今三十幾年卻仍週週在戲院的午夜場上映,在次文化中大受歡迎的電影。



《洛基恐怖秀》是一部低成本的B級片,改編自同名音樂劇,內容裡充滿對科幻與B級恐怖片的諷刺與改編(parody)。電影在1975年九月上映時並沒有引起觀眾的熱烈反響,默默上映,又悄聲下片。雖然票房慘澹,片商試著把《洛基恐怖秀》引進校園和戲院午夜場,希望能累積人氣,一直到1976年萬聖節時,人們來紐約Waverly戲院午夜場看《洛基恐怖秀》時,已開始裝扮成電影中的人物,並在電影放映時,不時大喊台詞或與劇中的人物對話。這樣有趣的互動漸漸發展成一種儀式,影迷會固定在某些特定情節做某些特定的動作(註一)。《洛基恐怖秀》人氣直直上升,更擁有許多死忠影迷,成為不折不扣的Cult 片。《洛基恐怖秀》的名聲不但揚名國際,甚至隨著今年的台北金馬奇幻影展來台,其特別舉辦的「狂歡場次」讓台灣觀眾體驗與電影互動的樂趣。



在電影還沒正式開始前,序曲“Science Fiction / Double Feature”的歌聲揚起,漆黑的螢幕上什麼都沒有,只有巨大的嘴唇在對嘴唱歌。奇異的開場,加上迷幻的音樂讓觀眾不得不更加仔細聆聽歌詞,這才發現,這麼短短的一首歌裡總共提到了十一部三○到六○年代的科幻或B級驚悚片,其中許多影片近年來又重新編製拍攝,如基努李維演的《當地求停止轉動》(註二)。除了摻雜許多科幻片名,這首歌詞的編寫方式也相當有趣,像是一首敘事詩(narrative poetry),它不把這些電影名稱當專有名詞,反倒隨著看似有故事性(但其實沒有)的文句當做內容或場景的一部分,並且讓文句都有押韻,手法十分聰明。



Science Fiction / Double Feature




序曲結束後畫面從教會的十字架拉到一對新人的婚禮,小布與阿珍是新人的好朋友,而婚禮結束後兩人也決定互許終身(註三)。既然身為音樂劇,浪漫時分怎麼可以缺少重要的浪漫歌曲,但當畫面滿滿洋溢著兩人的幸福與微笑,男主角突然冒出了:Damn it, Jenet, I love you!(他媽的!阿珍,我愛你!)而“damn it!”這個跟浪漫很不相配的「感嘆語」竟然也讓阿珍更愛小布。這種突如其來、哭笑不得的感覺正是觀眾欣賞整部電影時的感受,那天外一筆的劇情雖然總是讓觀眾時時頭上充滿驚嘆號與問號,但這也更顯得出觀賞本片是多麼有趣的一趟冒險。



阿珍與小布決定把訂婚的消息告訴兩人的老師屎博士(Dr. Scott),但卻陰錯陽差的到達古怪的城堡,裡面住著喜歡穿吊帶網襪、馬甲、與高跟鞋的法蘭克博士,與他怪裡怪氣的僕人們。法蘭克博士是個有變裝癖好(transvestite)的外星人,來自跨性別(transsexual)的德蘭斯瓦尼亞(Transylvania)。更恰巧的是,這對小兩口碰上了法蘭克博士準備創造洛基的這個大日子。洛基是個金髮肌肉男,是法蘭克博士創造出來「服侍」自己性需求的完美怪物(creature)。由這段劇情,我們可以發現編劇默默的把《科學怪人》(Frankenstein)與吸血鬼《德古拉》(Dracula)的劇情編入電影,法蘭克博士打造洛基就像是科學家要打造科學怪人,而德蘭斯瓦尼亞(Transylvania)則是吸血鬼居住的地方。



小布與阿珍的單純的「尋師」之旅來到法蘭克城堡後開始急轉直下,他們首先看著城堡裡打扮奇異的訪客跳時光舞(Time Warp),等到見到城堡主人法蘭克博士後又被人家以衣服濕了為由,被雙雙扒光只剩內衣褲,後來更經歷洛基的誕生、因嫉妒導致的謀殺還有情慾的試探……到最後竟然被法蘭克博士處罰變成石膏,後來「解凍」時不管男女都被穿上了變裝皇后的服裝在台上載歌載舞。電影一開始純真又保守的小倆口,在這趟瘋狂的旅程中,漸漸了解自己被壓抑已久、狂野不羈的一面。而法蘭克博士也開口道出他從小就渴望打扮像《金剛》中的女主角Fay Wray一樣華麗,而他現在的裝扮正是童年渴望的體現。法蘭克博士含淚說著:Don’t dream it, be it!(別做夢了,放手做吧!)這句話成為了本片最重要的中心主旨,並非說教,而是鼓勵許多被社會邊緣的族群勇敢的做自己,千萬不要迷失在大時代與空間裡頭。



詭異又驚人的旅程,裝扮奇異的人物,歡樂的歌舞,莫名其妙的劇情,本來就不打算掩飾的粗糙特效,加上隨時爆發又無法理解的情緒,這些都是觀眾在看《洛基恐怖秀》會經歷的一系列奇妙過程。不過,對於初次觀賞的觀眾而言(又稱做Rocky Horror Virgin),大部分的時段會處於驚喜又疑惑的狀態,但等到結束之後,一定會迫不及待的體驗與其它影迷們一同互動的樂趣。



經常在萬聖節被拿來當做狂歡主題的《洛基恐怖秀》其實一點都不恐怖,但是迷上它之後的那份狂熱與愛好才是讓人感到恐怖的地方。《洛基恐怖秀》上映三十幾年後仍歷久不衰,加入「崇拜儀式」行列的影迷也越來越多,也許身在台灣的我們很少有機會體驗這麼特別的觀影經驗,但誰說我們不能在家裡邀請三五好友一同觀影狂歡,《洛基恐怖秀》在台灣已出藍光版本,趁著萬聖節的好時機,大家一起來大跳時光舞吧!



註一

  • 爆米花:片頭新人結婚時丟。

  • 報紙與水槍:當Brad和Jenet棄車跑到城堡途中拿報紙遮雨時使用,後做用水槍往前面發射,前座拿報紙蓋在頭上擋「雨」。

  • 手電筒或手機或螢光棒:在“Over at the Frankenstein Place”這首歌唱到There’s a light…時拿出來揮舞。

  • 廁所用捲筒衛生紙:Dr. Scott出現時使用。

  • 鈴鐺或鑰匙:在鼓譟時使用。

  • 塑膠手套:在Dr. Frank-N-Furter創造洛基時使用。

  • 人聲:隨時歡迎跟電影人物互尬台詞。例:男主角說I am Brad時可以大叫Assole!!而女主角說I am Jenet時,說Slut!!

(資料來源:台北金馬奇幻影展官網)




註二


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地球末日記》(1951)


Flash Gordon《飛俠哥頓》(1936)


The Invisible Man《隱形人》(1933)


King Kong《金剛》(1933)


It Came from Outer Space《外太空來客》(1953)


Doctor X(1932)


Forbidden Planet《惑星歷險》(1956)


Tarantula《塔蘭圖拉》(1955)


The Day of the Triffids《食人樹》(1962)


Night of the Demon《魔鬼之夜》(1957)


When Worlds Collide《當世界開始毀滅》(1951)



註三 小布與阿珍是借用台北金馬奇幻影展的電影翻譯。




20100410 台北金馬奇幻影展 「洛基恐怖秀」狂歡場





2009萬聖節,影迷與電影互動的華麗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