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燼星期三(Ash Wednesday):又黑又酸的《阿達一族2》Addams Family Values

141
2008-01-11
  • videohead

備受好評的《阿達一族》在 1991 年推出之後,打鐵趁熱於 1993 年推出了第二集。延續了第一集的哥德風格(Gothic)、黑色幽默(black humor)、以及通過「反常」來質疑「正常」的一貫手法,第二集在嘲諷美國上更是不遺餘力,不但在美國的開國歷史傷口上灑鹽,對於主流文化或中產階級文化更是極盡刻薄、酸笑之能事,淋漓盡致。

第二集從阿達家族的新成員誕生開始,星期三(Wednesday)和帕格梨(Pugsley)這對兄妹處心積慮要處死這個新生兒;因為,若依照先前的家族慣例,一個新生兒的誕生,必須以原有兒女之一的死亡來作為換取或替代。然而,斷頭台或扔他下樓都無法置這個小嬰兒於死地。星期三的父母只好請來一位保姆黛比,看管互相忌妒爭寵的孩子,以免悲劇發生。誰知道,這位黛比是專門以謀殺富有親夫、藉此奪取遺產的「黑寡婦」(black widow),其實是覬覦星期三的叔叔肥斯特(Fester)的財產而來。黛比的詭計被星期三識破,於是她說服阿達父母把星期三兄妹送入夏令營,把擋人財路的石頭清除,她才能完成殺夫奪財的計畫。

第二集的故事其實分成了兩條敘事線,其中一條以黛比的計謀為主,另一條則是星期三在夏令營的冒險為主。

星期三這個電影史上最為古怪(weird)、但也最酷的青少女,在這一集中表現得更加立體和精采,已經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形象(雖然這形象在《Ghost World》以及薇諾娜瑞德 Winona Ryder 的許多片子中也出現)。她語不驚人死不休,每每一針見血、戳破主流文化的偽善和矯飾,叛逆反骨得要命。而夏令營(summer camp)這種典型美式、充滿陽光小草地、明朗而沒有一絲陰影的青少年活動,就在星期三冷酷旁觀、冷言冷語之中,揭露出美式主流文化中的虛偽造作,包括種族歧視、階級宰制、以及美國建國神話(foundational myth)中的清教徒暴力。而夏令營中的各種現象和活動,也在星期三犀利的視野中,呈現出一種可笑的幼稚和荒謬:高額學費預設了好家庭的孩子才能參加、夏令營成為中產階級下一代提早社交和結盟的場所、日後躋身上流社會休閒渡假時所必備的戶外運動技能、學習裝模作樣和表演、帶動唱或團康活動所顯示的集體幼稚化…等等。

文首的第一段文字,乃是星期三被迫參與夏令營感恩節戲劇表演、擔綱印地安人 Pocahontas(這也是迪士尼卡通《風中奇緣》的主角─不過迪士尼版本想必會令星期三作嘔),準備和清教徒們同桌共食之前,突然更改台詞(change the lines),赤裸裸、血淋淋地一語道破當年五月花號清教徒如何迫害印地安原住民的殘酷史實。當這一席脫稿演說慷慨激昂陳述地之後,那些因為膚色不白、過胖、矮小醜陋、缺乏朝氣、怪胎(freak)、「不正常」、「不優秀」、階級出身低微…等等「不可愛」、「不夠美國」的身份,而只能被分配到被瞧不起的、跑龍套式、點綴用的印地安人或火雞角色的孩子們,一舉大肆反撲,把被中產階級白人們所佔據的舞台和觀眾席整個傾覆過來,大快人心地作為歷史受害者的集體逆襲,以報復來主持詩的正義(poetic justice)。

乍看之下,黑寡婦黛比設計謀殺親夫這一條敘事線,似乎和顛覆夏令營這一條線平行、無關,但是當戴比準備用電椅處死阿達一家人之際,從她所洋洋自述的身世,我們可以猜想:她小時候也許就是夏令營中那個最甜美、最優秀、三千寵愛集一身的金髮小公主阿曼達。黛比在芭比娃娃的簇擁和父母百般呵護之下成長,養尊處優之下一有丁點不順心就要報復(因為父母買錯生日禮物所以她殺死他們焚燬家園)。嫁個有錢人必挑醫師或政客(後來都被她殺了),要求奢華的生活品質,蒐藏有市場潛力的油畫和古董,追逐豪宅、名牌、和跑車。謀殺富裕的丈夫就是她的生財之道。黑色電影(film noir)中的致命女性角色(female fatale),其實往往就是由這種金髮美女(blonde)所飾演,正好和星期三陰鬱慘白、黑髮黯淡的形象成為尖銳對比:到底哪一種女人比較致命呢?(有趣的是,星期三的妝扮其實也是另外一種清教徒婦女的典型:樸素、僵硬、嚴肅、保守、禁慾。)

雖然,《阿達一族》系列電影企圖以黑色幽默方式,來顛覆和揭穿美國中產階級主流文化,但其實仍然無法完全脫離某些美國基本價值的框架,包括家庭價值(domestic value)和浪漫愛(romantic love)。阿達一家雖然不符合主流小家庭模式(而是比較屬於東方或者義大利式的三代同堂大家庭)、家庭成員的異質性也極高(家人也可以包括科學怪人管家和一隻手掌),因而可以說提供了一種新型態的家的可能性(possibilities)、豐富了我們對於家庭的定義和想像,但是對於家族的和諧和向心力還是極為重視,家族中如果出現裂隙、不睦、脫離常軌(雖然此片所有的「脫離常軌」都指向了認同主流文化),延續家族的後代就會產生病變─新生兒會從黑鬚小惡魔「退化」成為金髮小天使。此外,金石不渝的夫妻之愛,也必須建立在「真愛」而不是「慾望」的基礎上。還有,戀愛故事必須浪漫,這才合乎浪漫愛的概念,則是阿達家族的另一核心價值。即使星期三和夏令營的另一位怪胎 Joel 之間,有一段兩小無猜的情愫萌生,雖然是基於倆人的邊緣位置、怪味相投,而他們彼此表達情感的方式也迥異於主流愛情電影,但是,最終他們仍給予觀眾一種令人想為之祝福的甜美小情侶形象。上文引述的第二段對話,發生在片尾時星期三和 Joel 的「約會」,雖然內容驚悚,但又不失一絲甜蜜。

無論如何,儘管阿達一族無法全然顛覆主流文化(徹底顛覆或者革命談何容易),但作為一部膾炙人口的好萊塢主流電影,想必有能力、而且也已經在許多觀眾心裡投下了不少震撼彈。如果以星期三的話來說,這是一部「disturbing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