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經營電影生涯:專訪《聖人大盜》導演徐嘉凱
年僅28歲,甫以《聖人大盜》入圍第56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的徐嘉凱,大學畢業後先創業成為了公司負責人,接著以群眾募資的方式完成了《Mr. Bartender》、《私室》等知名網劇,甚至把網劇裡的場景搬到現實世界來經營,成為了酒吧老闆。現在第一部電影長片問世,主題結合了新的金融科技「區塊鏈」(Blockchain),再次將電影結合現實,片中的虛擬貨幣「Self Token」也在現實中同步發行,真正上到交易所進行交易。這還只是他夢想藍圖的開端。談起這一連串迥異於一般電影新導演的發展經歷,他說都源自於一件事:「我想要在台灣拍一輩子的電影」。
「大二的時候發現拍電影很難,在台灣拍電影更難,要把它當成職業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在台灣當導演不是職業,是賭身家」。他提到原本計畫依循偶像李安導演的經歷,從台藝大畢業之後繼續往上至紐約大學蒂施藝術學院(NYU Tisch School of the Arts)攻讀電影學位,無奈考量到學費的負擔太重只能放棄。轉念一想,如果要達成一輩子在台灣好好拍電影這件事情的話,自己還能做什麼呢?
藉由創業累積創作能量
他認為我們這個世代許多的電影有些時候少了一個力道,除了青春愛情之外應該有更大的突破點。社會上其實蘊藏了許多值得被訴說的故事,卻囿於缺乏生活歷練而無法讓它以最精準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時候想到能讓自己生活產生重大的撞擊和改變的方式就是創業。「我知道創業的壓力很大,但沒有想到這麼大,創業了一個月之後我就真的回不去了。我以前的畢業製作叫做《復刻青春》是一個青春愛情片,,很soft,很軟;但出了社會拍的第一部網劇《Mr. Bartender》探討的是社會的問題。所以創業改變我很大,讓我知道了人性、知道了社會的規則,一路改變影響我的創作到現在」。
拍電影也需要永續經營
認清到自己沒有一擲千金賭身家的本錢,只能想別的出路。他開始研究大公司的財報,例如迪士尼,瞭解到成功的產業必須跨領域做結合,創造IP,讓IP極大化,同時也要有好的通路來賣。從小的規模開始發展把模型建立起來,於是有了《Mr. Bartender》與實體酒吧的經營。接著《聖人大盜》結合區塊鏈概念,在電影裡與現實中同步發行虛擬貨幣,同時已經在未來五年規劃二部曲《竊國者》與三部曲《自成世界》,以這三部電影長片逐步完整自己想像的世界觀。這樣與觀眾互動的「沈浸式娛樂」(Immersive Entertainment),徐嘉凱強調,他要的並不只是戴上VR眼鏡,而是從五感體驗開始,如同酒吧、Self Token,讓一群觀眾投入在其中,最終的目標是把它變成一個大型的《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這個實境秀是關於我們這個世代想要追求的更光明的世界。
「當初希望五年內可以拍出第一部電影,喊出來的時候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達成,大部分的人都說你不可能。拍完網劇,大家就說你不可能開酒吧。開完酒吧,大家就說你不可能拍電影。中間經歷了很大的波折,最後完成了電影。但這一步踏上去之後我能做到的事情就更多了」。
區塊鏈與去中心化
談到為何會選擇區塊鏈作為電影的主題,徐嘉凱解釋:「有些人看完會覺得這部電影是不是不要區塊鏈也可以成立?其實是不行。因為區塊鏈的核心概念是『去中心化』,這真的是我們社會需要的一個解答。因為社會上有很多不公平和中心化,所以這個概念出來會被打壓,被主流世界或是既得利益者批判,而同時又會有一批人擁護這個新科技。我就覺得這很值得探討,我對他有興趣不是因為他是金融,而是它背後含有一種革命思想」。從區塊鏈的核心概念,映照到片中角色想要擁護新科技所遭受到的阻力,再延伸到片外徐嘉凱自己創業的過程中遭遇到的種種挫折,戲裡戲外皆是人生。
新導演的哲學
私底下的徐嘉凱其實是一位哲學愛好者,他笑說自己讀的哲學都是比較雜食性的,但其實戲裡戲外都是他對哲學的理解與實踐。《聖人大盜》的片名由來就是《莊子》裡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只要有中心化的世界,就有人可以拿中心化的教條來作亂,在電影裡指的是金錢遊戲的追逐。他也提到了薛西佛斯的神話,我們必須清楚瞭解自己的行為,推著石頭才有意義。徐嘉凱對於自己的電影生涯有著清楚的概念,完整的規劃,並且逐步在實踐。在訪談進行的過程中,他總是滔滔不絕地跟我們聊著他的電影觀。《聖人大盜》的主角們反抗的是政府、財團,而徐嘉凱正在顛覆的是電影產業的既有規範,開拓出屬於自己的路。
談到處女作拍攝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徐嘉凱坦言最難的是怎麼看待自己是新導演這件事,堅持或妥協,接受建議或是做自己,都是很大的思辨。有時候浪費了劇組300多個人的時間,卻證明自己是錯的,大家會質疑你,你也會懷疑自己,總是不斷地在錯誤中學習、成長。
貴人相助
電影並不是憑一人之力就能完成,徐嘉凱感謝與《聖人大盜》劇組的緣分以及幫助。他提到劇組的卡司都是非常厲害的演員,現場的技術人員、工作人員也都是身經百戰,更有資深影壇大前輩曾志偉、葉如芬的加入,對自己能夠帶領這麼資深的劇組完成這部片感到不可思議。談到與兩位大前輩合作的感想,徐嘉凱表示如芬姐是一個很直接的人,好、壞、喜、怒都直接表達,也許會對不好的地方嚴厲指正,卻也會從嚴父變慈母,對你的堅持予以肯定。而與曾志偉的緣分更是奇妙:「能認識志偉哥純粹是緣分,他就走進我的酒吧。我常常說如果我沒有做《Mr. Bartender》、沒有開酒吧,志偉哥也不可能走進來」。
而之後徐嘉凱寄了一年的劇本給曾志偉都沒有回音,後來改傳簡訊,最後鼓起勇氣直接打電話給他,才開啟了合作的契機。他形容跟曾志偉合作的感覺就像是在一個巨星的旁邊學習什麼是電影,包括前製、後製、現場、演員面。「我跟志偉哥的視角就好像2D跟3D,我的視角可能只有2D,攝影機、演員,他一到現場就好像有一個高度用3D鳥瞰,他知道製作發生什麼事情、演員發生什麼事情,他自己也會去找最好的位置、最好的東西,也會在適時的時候給我建議跟幫忙」。他甚至願意陪導演一起一頁一頁用手寫修改劇本,只為了呈現最完美的狀態。
冥冥之中的緣分
談到影響自己最深的作品與導演,徐嘉凱不假思索地回答是李安導演和《臥虎藏龍》。「我很喜歡武俠與俠義,那是我小時候的避風港,所以他把俠義精神拍得如此淋漓盡致和美的時候,我就太愛這部電影了,也是讓我走上電影路的關鍵」。另外他提到《無間道》、韓國《熔爐》等電影,也對自己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電影真的可以改變社會,多了一種知識和使命,做一些對當代社會有益的事情。
而最後談及金馬獎新導演的入圍,徐嘉凱認為自己也許會被認為是電影圈的外來種,不被接納,但很感謝金馬獎給予的肯定。尤其能有機會見到自己的偶像李安導演,並且何其榮幸自己的處女作《聖人大盜》和李安的新作《雙子殺手》能同時出現在院線,上映日期只差一週。
「我覺得很多事情的巧合和機緣,都是很美的。雖然中間發生了很多很多事情,但每一次我都會跟自己說,你已經做到一點東西了,往前走了一步,我們可以更放寬心來看這一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