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賽巴斯提安影展觀察

651
2019-08-14

一般談到歐洲三大影展便是柏林、坎城與威尼斯影展,然而,一年之內全球出產的電影浩如煙海,三大影展能容納的電影有限,而這些大影展也常常先顧著保障大師之作,新意與銳氣往往有限。這時不妨將焦點轉向其他中型影展,更新鮮、大膽之作反而才在這裡有些立足之地。

放映週報特約記者去年選擇便來到了位在西班牙的聖賽巴斯提安影展(San Sebastiá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這個擁有66年歷史的影展可謂國際電影大師的搖籃,例如這是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第一個參加的影展1,佩德羅・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的首部劇情長片《佩比、露西、朋》(Pepi, Luci, Bom and Other Girls on the Heap)在1980年聖賽巴斯提安影展的新導演單元舉行首映後,刮起一陣午夜場放映炫風。對華語電影創作者而言,聖賽巴斯提安影展也並不陌生,它在十年之內曾兩度將首獎「金貝殼獎」授予中國電影,得獎之作分別是陸川的《南京!南京!》(2009)與馮小剛的《我不是潘金蓮》(2016)。

 


 ‭ ‬標題圖片為《紅色(暫譯)》(Rojo)劇照。

然而,方才稱之為「西班牙的影展」,其實對當地人而言或許會有這麼一點刺耳。因為影展所在之地是巴斯克自治區,此區恰是過去的歐洲火藥庫之一。擁有著獨立文化、語言的巴斯克人,過去在西班牙獨裁者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的打壓之下,一度喪失地位。但巴斯克人依然不屈不撓地固守立場,甚至不惜動武以謀求獨立建國。

然而,即便巴斯克地區的極端分離組織埃塔(ETA)自1968年起已發動造成累積近千人身亡的恐怖攻擊,聖賽巴斯提安影展卻幾乎從未受到波及。可說聖賽巴斯提安影展是西班牙人與巴斯克人之間少有的共識。

值得玩味的是,聖賽巴斯提安影展其實是佛朗哥執政時期下的產物。在1952年,由狄奧尼西奧.佩雷茲.比利亞爾(Dionisio Pérez Villar)為首的地方商人為了設法延長城市的旅遊季節,而興起了舉辦影展的念頭。當時佛朗哥聞之,認為這正好能向世界展現一個開放與寬容的新形象,遂大力支持。第一屆聖賽巴斯提安影展就在各方的利益權衡下登場,當時的座上賓還包括了傳奇演員李香蘭(本名山口淑子)。

無標題

當然,在已經告別軍政府陰霾的現在,我們已能自由在影展當中欣賞到不少對獨裁政權持有異議之作。

聖賽巴斯提安影展與其他任何影展一樣,需要明星,也同樣需要大師,當然也必須保障本土出產作品。所以選片邏輯實在難尋。但如果延續上述提及的政治面向來看,卻能發現影展仍有一定的關注議題。

在本屆影展大出鋒頭,榮獲銀貝殼最佳導演、男主角與攝影獎的阿根廷電影《紅色(暫譯)》(Rojo)便選擇了一個有趣的切入面向。本劇的開場便異常迷人,兩名素不相識的男子在餐廳裡只為了一個用餐座位互鬥,最後竟演變成真槍實彈的暗夜追殺。

其中一名男人,即本片的主角克勞迪奧,在衝突之後將負傷的的對方棄置在荒野。在數月之後,他當初的決定卻讓他捲入更大的漩渦。本片的時代背景設定在阿根廷骯髒戰爭前夕,阿根廷右翼政府在這之後發動了長達八年的清洗行動,旨在消滅反政府勢力與共產黨員。根據統計,有三萬人在此時間下落不明。

有關一個下落不明的人物所引發的紛爭,《紅色》的意旨顯而易見,導演Benjamin Naishtat避開了悲劇當下的生靈塗炭,反而另闢蹊徑,從前因引至後果發生之前,便戛然而止。這般題材對於曾經歷過佛朗哥時期的西班牙人而言,想必特別能得到共鳴。

如果說《紅色》是反思右派專政時代造成的浩劫,那菲律賓名導布里蘭特.曼多薩(Brillante Mendoza)的《私法追緝》(Alpha, The Right to Kill)貌似可以歸在同一個脈絡底下,卻又不然。

曼多薩曾以《男孩看見血地獄》(Kinatay ,2009)榮獲坎城影展最佳導演,一直是菲律賓在國際上最具指標意義的導演。不過在菲律賓強人杜特蒂(Rodrigo Duterte)激起一陣腥風血雨後,他倆的密切關係一再受到矚目。曼多薩曾連續兩年拍攝杜特蒂的國情咨文演說,將他的反人權言論如實地以影像紀錄下來,這讓國際間產生曼多薩與杜特蒂是同路人的印象。

然而,我們或能在《私法追緝》中看到曼多薩對自己的立場其實向來穩固,如同他為網飛(Netflix)執導的影集《藥命哀歌》(Amo)與前一部長片《私法拘留》(Ma' Rosa ,2016)所指涉的菲律賓社會現狀一般。曼多薩認為造成毒品猖獗的從不是平民百姓,而是社會階級所致、警政結構的腐敗所致。

曼多薩運用了他一貫搖晃的手持鏡頭深入貧民住處與警察機關,以線人與警察兩條線來審視罪惡之淵藪。片中出現了大量的動作戲碼,只是深夜攻堅戲在曼多薩的導演風格之下,恐怕較難讓觀眾適應,而非職業演員的演出也時常造成觀影障礙。

若只專注談論主題意識,曼多薩對警方的貪腐問題再次厲聲批判,並對毒販抱持寬容態度。但同樣的論點,我們可以在《私法拘留》中看到更飽滿與誠懇的敘述。《司法追緝》有著香港諜戰片如《無間道》(2002)的企圖,但這顯然不是曼多薩拿手的類型。不過聖賽巴斯提安影展最終還是給了他一座特別評審團獎。

回到西班牙的國產電影,也有些犀利之作。《一段時日後(暫譯)》(Some Time After)將背景設定在未來,只是故事裡的未來是在幾十個世紀之後的西元9177年。在那時候,統治階級都住在一棟宏偉的建築物之中,而平民則在旁邊的森林裡苟活。

高齡七十歲的導演José Luis Cuerda選擇用類似單口喜劇的方式來呈現這部反烏托邦喜劇片,他戲謔地將建築物內的人物刻畫成一群權力慾蠢蛋與庸才,而這些人的身分或是君主、政治家與神職人員。影射對象不言而喻。顯然,這類揶揄西班牙王室與政治人物的作品選在巴斯克首映,可說再適切不過。

另一部《騙局》(The Realm)則是另一部在聖賽巴斯提安贏得滿堂喝彩的傑作。電影描述政客曼紐爾在與同黨參與多次貪污、洗錢等勾當後,因為事跡敗露而遭到黨內同志集體切割。力求報復與全身而退的他,遂踏上了史詩般的反英雄旅程。

導演Rodrigo Sorogoyen將西班牙政壇的腐敗與道德淪喪以最張狂的方式呈現出來,採取的方式居然是讓觀眾去認同一個鼠輩,並且不忘在最後一刻給全場觀眾一記耳光。此外,索羅格耶完全是場面調度的天才,在片中多次長鏡頭的運用也都展現了大師級的水平。本片雖然最終顆粒未收,但在緊接著的西班牙哥雅獎獲取最佳影片等13項提名,水準可見一斑。

跳脫出政治框架,若要談談那些無法被歸類的電影,不能不提瑞士與德國合製的怪片《無邪(暫譯)》(The Innocent),光是劇情大綱都特別詭異。故事主人翁是一名研究猴子換腦手術的中年女科學家茹絲,她在某天發現自己年少輕狂時交往過的反社會男友似乎獲釋出獄。這個可能性造成了她原本美滿的家庭生活一夕崩塌。後來的她始終相信自己與男友在家私會,但她那虔誠信奉基督的老公卻堅信她撞上的是撒旦,遂與全教會對她行驅魔儀式。

無法被定義的情節與無法被預測的劇情走向讓它成了本屆影展最令人困惑卻也最迷人的作品之一。紊亂的故事固然惱人,但片中一些描述茹絲疑似受到魔鬼糾纏的場面,影像風格有如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之作,確實令人目眩神迷。

本屆入圍片單中,聚焦在主角本身的傳記式影片比重居高,奧地利導演Markus Schleinzer的作品《貴族動物》以18世紀為背景,敘述黑人男子安潔洛的一生。原為非洲奴隸的他,被歐洲貴族領養並接受白人家庭的教育,爾後在維也納法院擔任要職,看似平順的生活卻在愛上一位白人女子後有了轉變。全片以傳記劇情片為框架,揭示當時黑人種族的受到的壓抑,紀錄片式的紀實風格忠實呈現安潔洛的生平,觀眾兩極化的評價或許也讓《貴族動物》成為入圍作中最接近政治正確的電影。

前段如同所有的傳記電影,將角色與歷史背景完整鋪陳,小演員謹慎沈穩的表演與導演有力的影像風格,將貴族家庭的優雅美學發揮到極致。成年的安潔洛遇上愛後卻開始以劇場的方式演出。觀眾對於演員以舞台劇表演的反應,大多仰賴對這段黑奴歷史的認同感。片尾安潔洛死去後入棺,一場大火燒出一派人的淚水與掌聲,失控飛濺的火焰也讓自中半段後被浮誇表演粘膩的觀眾有了宣洩的出口。

另一部同為法語發音的影片《黑色筆記本(暫譯)》(The Black Book),背景也設定在18世紀。故事緊隨一位來歷不明的孤兒與他的義大利籍保母,人財兩失的女子帶著孩子試圖脫逃神秘的政治與宗教壓迫,紅衣主教與可疑男子如影隨行糾纏。電影跟隨他們到羅馬、巴黎、里斯本、倫敦、帕爾馬與威尼斯,藏在層層謎團後的女子身世與梵蒂岡的陰謀讓人驚訝,唯美古典畫面的包裝下,過於冗長的節奏卻讓人有看法版「世間情」的錯覺。

《寶貝兒》為入圍作品中唯一華語作品。由楊冪飾演的殘疾女孩江萌與養母相依為命,努力生活的她在醫院意外碰到與自己同病相憐的女嬰,當她意外發現女嬰的父親想放棄治療,執意要救活女嬰的她展開一段尋找與救贖之路。中國導演劉杰以紀實風格展現生死議題,站在倫理天秤兩端的江萌與女嬰爸爸,擁護各自認為正確的價值觀,然而在兩人一來一往的拉扯中,薄弱的人物設定將觀眾的不耐推到高點。觀眾可經由楊冪的演出理解她試圖以言語加深觀眾對江萌身心靈殘疾的印象,可惜方言的使用與單調的台詞皆弱化力道,加上大量的正面特寫鏡頭,將忸怩的情緒直接暴露在觀眾眼前。當然,就她過往的角色來看,《寶貝兒》仍是一個新鮮嘗試。

相較江萌的尷尬,郭京飛將傳統社會的父親形象及內心深處的柔軟與掙扎詮釋得宜,而李鴻其作為女主身旁的騎士,用內斂的情緒及恰到好處的肢體表現撐起兩人對戲的場面,令人驚艷。作為劉杰導演九年磨一劍之作,《寶貝兒》丟給觀眾的數個社會議題值得深思與探討,但影片敘事及劇本上的硬傷,恐需再多下功夫。

《盲點(暫譯)》(Blind Spot)故事始於兩位女學生下課後,漫步於冬日冷風中的一場對談。長鏡頭接著帶我們走入其中一位女生的日常,進家門口與母親打招呼,簡單梳洗後走入房間,鏡頭卻定在房門外不動,讓女生第一次走出觀眾視線。母親的叫喚聲從遠處傳來,腳步聲漸近,此刻我們與甫進入畫面的母親,看著敞開的窗戶與搖動的紗簾,似乎一起察覺到了什麼,向窗外一望,鏡頭與劇情急轉直下。一鏡到底持續著,觀眾的心與媽媽一起奔向室外,看著場在地上生命力盡失的女兒,對於發生的一切感到不可置信且痛心不已。演而優則導的Tuva Novotny首次執導,便將女主角Pia Tjelta飾演的心碎母親推上聖賽巴斯提安影展最佳女主角之位。拿捏得宜的運鏡與節奏準確的劇情發展,也讓這部98分鐘的電影成為本屆入圍作品中最大的驚喜之一。

另一部令人目眩神迷的話題作,是由《通往黑暗的瞬間》導演Carlos Vermut執導的《假面天后》(Quién Te Cantará)。講述十年前從樂壇神秘消失的巨星莉拉.卡森,在回歸演唱會前的一場意外中失去記憶與歌唱能力。她的經紀人發現一家卡拉OK吧的員工畢歐蕾妲不但是莉拉的鐵粉,模仿偶像的功力更是一流,便與她簽訂了秘密條約,一同幫助莉拉重回舞台。被生活及叛逆女兒壓得喘不過氣的畢歐蕾妲,在幫助莉拉的過程中,也踏上找回自己的艱辛之路。

《假面天后》於首映後獲得聖賽巴斯提安影展Feroz Zinemaldia獎,也受到西班牙哥雅獎、影評人協會的肯定。擅長操弄色彩與營造詭譎氛圍的Carlos Vermut,透過各具風格的演員詮釋迷失、狂亂與信仰,三種強烈情緒透過穿插於全片的歌曲串連,交織為一張令人窒息的網。

《黑洞迷情》(High Life)故事始於遙遠的宇宙空間中,在瘋狂女醫生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的領軍下,一群被判處死刑的罪犯同意減刑並成為外太空任務的試驗品。罪犯們在太空監獄中接連失去性命,最後僅剩由羅勃.派汀森(Robert Pattinson)飾演的一位爸爸與女兒存活下來,繼續往此行的最終目標前進。法國導演克萊兒.德尼(Claire Denis)首次挑戰科幻題材,將自身風格搬上外太空,由畢諾許領軍的罪犯在無邊無際的黑暗中過著太空(性)生活,撥開科幻的面紗,簡化了複雜的外在因素,疏離卻混亂的人物狀態以性作為爆發點,在漫長旅程中探索生命,需要觀眾投入高度專注。除了偶爾被畢諾許的狂暴震醒,更多時刻我們似乎也被沉靜的美學及罪犯們含糊莫測的舉動放逐在戲院一角。

身為國際富有盛名及歷史最悠久的影展之一,聖賽巴斯提安影展在西語國家地區有極高的地位及影響力,歷年得獎名單備受產業注目,也與哥雅獎並列為西班牙兩大電影盛事。影展最高榮譽獎項為主競賽單元的金貝殼獎,其命名與獎盃造型源於這座濱海城市擁有歐洲最美麗海灣——貝殼灣。今年金貝殼獎頒給西班牙電影《家離海邊那麼近》(Between Two Waters),這也是導演Isaki Lacuesta繼2011年《The Double Step》後再次榮此榮譽。本片講述一對分離十幾年的兄弟在重新聚首後,試著面對童年痛楚並重振生活的歷程。Lacuesta以善用非職業演員聞名,本片風格又介於紀實與虛構之間,完全真實的生產畫面在開場便建立了影片基調,手持攝影帶有粗糙的詩意感。獨特的電影語言獲得亞歷山大.潘恩(Alexander Payne)為首的評審團青睞,而這也是地主西班牙睽違四年再次留下首獎。■ 

 


1. ‭ ‬編註:此段陳述來自聖賽巴斯提安影展的wikipedia介紹。根據波蘭斯基的自傳,他會去參加1958年的聖賽巴斯提安影展,除了影展確實會放映他的短片《兩個男人與衣櫃》(Two Men and a Wardrobe,1958)之外,更重要的是當時跟他有曖昧關係的波蘭女演員Barbara Kwiatkowska,隨其演出作品《Eve Wants to Sleep》(1958)獲得聖賽巴斯提安影展的正式邀請,他們之前沒有太多時間相處,所以波蘭斯基寫道「他想辦法幫自己弄到一份邀請」。1959年,波蘭斯基與Barbara Kwiatkowska結婚,1962年兩人離婚。

 

第66屆聖賽巴斯提安影展正式競賽單元、重點非競賽獎項名單如下:

金貝殼獎最佳影片
《家離海邊那麼近》(Between Two Waters) Isaki Lacuesta|西班牙

評審團特別獎
《私法追緝》(Alpha, The Right to Kill) Brillante Mendozar|菲律賓

最佳導演
Benjamin Naishtat《紅色(暫譯)》(Rojo)|阿根廷、比利時、巴西、德國、法國、瑞士

最佳女主角
派亞·夏麗達 (Pia Tjelta)《盲點(暫譯)》(Blind Spot) |挪威

最佳男主角
戴羅歐·葛迪尼提 (Dario GRANDINETTE)
《紅色(暫譯)》(Rojo)|阿根廷、比利時、巴西、德國、法國、瑞士

最佳劇本
Paul Larverty《芭蕾王者尤利》(YULI)|西班牙、古巴、英國、德國
Louis Garre, Jean-Claude Carriere《愛情零極限》(A Faithful Man)|法國

最佳攝影
Petro Sotero《紅色(暫譯)》(Rojo)|阿根廷、比利時、巴西、德國、法國、瑞士

Kutxabank新導演獎
《耶穌》(Jesus) 奧山大史 Hiroshi Okuyama|日本

特別提及獎
《在母親房間的旅程(戰役)》(Journey to A Mother’s Room)
Celia Rico Clavellino|西班牙、法國

地平線獎
《A Family Submerged》María Alché|阿根廷、巴西、德國、挪威

特別提及獎
《失憶摩托車(暫譯)》 (The Snatch Thief) Agustin Toscano|阿根廷、烏拉圭、法國 

聖塞巴斯提安觀眾票選獎
《革命前夕的日常風景》(Another Day of Life)
Raúl de la Fuente, Damian Nenow|西班牙、波蘭、比利時、德國

聖塞巴斯提安觀眾票選獎-最佳歐洲電影
《芭蕾少女夢》(Girl) Lucas Dhont|比利時、荷蘭

Zabaltegi-Tabakalera獎
《為叢林歌唱(暫譯)》(Song For The Jungle) Jean-Gabriel Periot|法國

特別提及獎
《誰願意(暫譯)》(Those Who Desire) Elena López Riera|瑞士

Irizar Basque電影獎
《鹿(暫譯)》(The Deer) Koldo Almandoz|西班牙

青年獎
《在母親房間的旅程(暫譯)》(Journey to A Mother’s Room)
Celia Rico Clavellino|西班牙、法國

TVE-Another Look獎
《落紅》(The Third Wife) Ash Mayfair|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