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科幻電影的展覽—專訪《即溶生活 未來記憶的想像》策展人王韓芳

646
2019-05-27

位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內的北師美術館,從2012年開館至今嘗試許多跨界的當代藝術展覽,包括影迷熟知的導演蔡明亮進入美術館的系列個展。從4月27日至6月23日兩個月期間,館內同時舉行兩檔展覽,分別為一二樓由新銳策展人王韓芳所策《即溶生活 未來記憶的想像》一展,當中透過多組影像作品探尋在資訊社會中已經模糊的記憶邊界;地下室則是洪建全基金會銅鐘藝術賞得主許家維的全新個展《熊貓、鹿、馬來貘與東印度公司》,以動物為線索串聯起全球海洋政經歷史。

兩展主題上看似沒有交集,但從兩展的策展人與藝術家過去曾在「離線瀏覽:第六屆臺灣國際錄像藝術展」合作的經驗(當時許為策展人、王為助理策展人),其實能發現兩位延續「離線瀏覽」的討論,都在對於當下的網絡化社會情境提出東亞/臺灣的提案及看法,也貼近著當今錄像藝術多屏幕、細碎化與電影敘事轉向等趨勢,皆呈現在這次新展中。此次《放映週報》將以兩篇專訪,引領讀者觀賞這兩檔展覽(許家維的個展訪談文章,將在下期刊出)。

 


1. ‭ ‬標題圖片為鄧兆旻作品《代理人訓練》,由王世邦攝影。
 

王振愷(後簡稱「愷」):當初做這個展覽的出發點是什麼?展覽名所謂的「即溶生活」如果放在現實又能怎麼解釋?

 延伸閱讀
  

 
638期【放映頭條】
 

王韓芳(後簡稱「芳」):我覺得現在我們蠻難下一個自主的決定,因為有各式各樣的意見,不管是新聞也好,還是google search的東西,其實都不再那麼純粹。所以在這樣的基礎下,我在想如果是一個展覽我會怎麼想像:

一個人去面對一個未知的情境時,其實會按照過去的經驗對這個狀況作一個假設性的模型,再去想這樣的狀況下會怎麼去做決定,那時候我就想以「記憶」作為切入的方向,以往許多記憶性的東西都存在身體裡,但現在科技能幫忙我們記一些東西在身體之外,所以大家就越來越習慣把資訊往外丟,比方以前我們可能會記得好友的電話號碼,但是現在肯定不會有人記得。

我假設所有存在身體之外的資訊稱為「外部記憶」,然後試問這個外部系統跟我們原本身體裡的記憶系統在運作上有什麼不一樣?它們其實不一樣,可是又同時疊在每人每天的每個決定上。比方說我們是靠著忘記跟刪去來形成一天的經驗,你一天遇到了這麼多事,但最後回想的時候其實會變成你一天的敘述,一天的敘述其實是靠著忘掉來篩選、編輯與重組對你而言相對重要的事件。可是存在網路或機器上的東西,我覺得就不是這個邏輯,它是蒐集越多可能可用的資訊,全部蒐集成一整大包,然後進行統計與運算,最後可能匯出一個最適宜的建議。整個展希望將這個複雜的過程呈現出來。 

無標題

愷:以上聽起來是您對生活如何連結記憶與經驗影響決定的討論,那標題所謂的「即溶」是什麼含義?

芳:「即溶」是有很多模糊的邊界,在未來,身體與記憶或精神將可能可以拆分,並進入可以重新自由配組的年代。比方說你的記憶可以存在手機裡面,或是說有個機器人裡面全部都存了你的資訊。其實NETFLIX串流中很多電影、影集也都有討論過這些概念,所以「即溶」對於我來說,大概就像這些身體/機器與個人記錄/群體數據邊界都變得很模糊的狀態。

愷:此次展覽從記憶角度去討論,過往我們談記憶都會從歷史人文面去思考,但能發現這次特別去探討科學面的生物記憶、資訊記憶,當初的設定是什麼?

芳:這對我來說其實蠻直接的。我覺得是科學的方法或是文學文理,在這個展中對我來說其實沒有目的上的差異性,但可能有途徑上的差異性,這個差異性只是對同一個關切的題目有著切入角度與敘述方法上的不同。

愷:您剛剛也有提到資料庫這個概念,此次展覽選的多位藝術家都採用這種概念進行網絡化的創作,您覺得在當今科技資訊社會中,藝術或藝術家在當中有什麼效用嗎?

芳:藝術家可以作為製造研究、販賣推廣與使用者之外的角色,藝術創作似乎是可以外於這三個面向,而作為提案者,也可以是批評者,從不同角度看同樣事情並提出不一樣的看法。比方施昀佑《家用機械人香蘭35(香港)說明書》,作品背景設定在香港,香港是一個非常多外傭的地方,所以他想像如果將來香港家庭當中的外傭都變成機器人的時候,會碰撞到什麼樣的社會律法、家庭倫理,他也研究過去每一代曾有過的家電廣告如何在廣告標語中植入未來美好生活的想像,因此提出了一個反諷的角度。

無標題

愷:延續這個回答,也能發現這次有多位香港藝術家參與,感覺他們在科幻題材上有相對的敏感度,以及對於政治層面上的想像跟訴求,您有什麼相關的發現?

芳:我覺得目前香港藝術家可能覺得很無力,可能很多人也會笑說其實台灣也不遠,他們可能試著組織一些團體,但就失敗了,然後走上街頭依舊失敗,各式各樣非常實際的作法,都沒有辦法去改變。香港與科幻類別連結上,第一是香港本身就是很多科幻取材的一個城市跟背景,第二就是科幻這個文體本身來說,是要在一定的事實基礎上作一些未來想像。所以他們覺得科幻的方法也許在香港這個地方,能夠給這塊土地另外一個新的敘述,也就是用假的敘述去打現在假的,所以裡面其實埋了很多他們對現下社會狀態的不滿在當中。

愷:給《放映週報》讀者一個觀展的建議?

芳:我覺得可以先從展覽延伸出的兩個電影放映活動開始。6月1日會播放《虛擬天后》(The Congress,2013),之前有院線上映過,但我覺得它講了蠻多這個展覽提到的面向,不管是身體控制或自主選擇等議題。另外一個就是跟giloo合作的紀錄片《穿越意識界》(When You Look Away,2017),這部片則以量子物理的角度,提及了許多「意識是什麼」及「意識是否能分離於身體」等較為抽象且形而上的討論,能在展覽之外給大家一些想像與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