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大師課】電影開發|張家魯:我們跟騙子的差別在於是一片真心

636
2018-12-15

編註:2018金馬影展首度開班的「金馬大師課」,邀請多位不同工種的重量級影人,傳授他們的創作秘方。放映週報特別針對幾堂課程做報導,與讀者分享精華。

無論如何,想辦法讓自己把覺睡好!
                                          ——張家魯

編劇出身的張家魯和陳國富導演在2012年成立功夫影業,由他負責公司的「創作中心」部門,帶領中、港、台年輕編劇和企劃投入電影項目開發的工作。2016年他離開了創作中心,全心推動自己想開發的項目,其中便包含今年入圍金馬獎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狄仁傑之四大天王》,以及一部片名未定的警匪片。在這次的課程裡,除了提醒大家身體健康的重要,也以這幾部自稱「不是那麼如意」的經驗,分享電影開發的要點。 

 

做電影的人,擁有一片真心

正式開拍前,「憑著幾頁大綱、簡報就要跟大家聊(找投資),憑的是甚麼?這跟一般騙子有甚麼差別?」張家魯幽默而坦率地說:「差別在於我們是一片真心。」

要勝任電影開發這項任務,有幾個肯定需要的特質跟魅力,包含足夠強的溝通與說服能力、更開放的心靈以及相對讓人安心的特質。張家魯指出,電影開發就是一個團隊合作的工作,「導演、製片、編劇都是項目開發時非常重要的組成」,主創必須有自己的想法與主見。製片不會想找一個唯命是從的導演,導演也不會安於找一個完全聽話的編劇。張家魯更吐槽「導演是世界上最挑剔、最喜新厭舊的生物!」但也是因為如此,才能碰撞出火花。

「設身處地,換位思考」
談《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製作歷程

張家魯與婁燁二人在2013年因擔任金馬獎評審相識。在會議中他很意外的發現婁燁雖拍文藝片,卻很有類型電影的觀點。會後他得知婁燁確實有想涉足類型電影,雙方聊得契合便結下了後續合作的緣分。

他看準婁燁的創作轉變企圖,也對他的才華深具信心。不過,初期找投資方時遇到一些挫折,尤其幾家老字號投資電影的公司,對於「婁燁拍類型電影」這件事仍有遲疑。張家魯便重新盤點了尋求投資的可能。他說,目前中國電影的投資來源主要分為三類,一是老字號的大型電影公司,如萬達、華誼兄弟、博納等;二是互聯網公司,如阿里影業、騰訊、優酷等;三是2012年左右,大量資本湧入電影市場後所成立的一些新的影視(製片)公司,包含不少原本做廣告、電視劇、電影營銷的公司。

「設身處地著想就是:投資方可能需要甚麼?我這個項目能給他們甚麼?我得想清楚;然後懷著一片真心,去做說服的工作。」

張家魯找上了一家做電視劇頗有成績,想轉戰電影投資的影視公司。這一家公司在電影製作上幾乎還是一張白紙,正好需要一部可以成為「標竿」的作品打響品牌。另一方面,婁燁所具備的國際聲譽讓作品未來前進國際影展的機會大增。張家魯掌握了這兩點,成功找到第一個合作夥伴。

另一項重大工程則是找演員。張家魯笑說找演員是讓他感到「最孤單委屈」的環節,自己好歹是業界有點名聲的編劇,卻也曾等兩個小時後只和對方談了二十分鐘,最後還沒談成。「我跟各位實話實說,演員想事情的角度比較像外星人!」對張家魯來說,要找主創團隊跟投資都沒那麼困難,唯獨演員這關還在摸索。 

無標題

「有充分準備,也要有失敗的考量」
找投資、找演員永遠不能只有一套方案!

張家魯接著分享了他最近投入一部警匪片製作洽談男主角的歷程。他提議由一位一線的喜劇演員來擔綱男主角,然而要邀請一線演員,相對就要有足夠的說服力吸引對方。他提出了第一個方案:不僅邀請對方擔任主演,也希望他來當監製。

張家魯說,目前大陸很多有影響力的演員都有自己的公司,他們在接演作品時會考量自己出演是否能幫到公司。提出邀約後對方表示需要點時間思考,在這個過程中,他不時關心對方,常用「我們的項目」這樣的說法來增加對方認同感。但到了關鍵時刻還是得寫信!張家魯認為寫信代表著一種誠意。他在希望得到明確答覆的時間點前,寫了一封全面分析情勢的信再進行溝通。過了兩天,他收到了對方回覆:「我看還是算了吧!」對方因檔期不合等因素推辭。

一般這樣的情況,製片人可能放棄,張家魯卻因為突然想到解決方案興奮的失了眠。他提出了第二套方案:「這個劇本第三男主角的戲分不多,但是分量感十足!你來演第三男主角,我只需要你二十天。」張家魯認為這樣的更動可以解決檔期問題,同時那個角色也很具挑戰性。這確實吸引了對方決定再「想一想」。聽來最終應當是談成了吧?來來回回談了一、兩個月,還是被拒絕。

「在面對挑戰時必須想到各種可能性去面對,這需要充分的準備與其他預備方案,但絕不可以去開太浮誇的空頭支票。」張家魯提醒。

精挑團隊,保持粉絲的心態
電影是一件關於「人」的工作

張家魯分享自己找合作夥伴與團隊有幾個原則。一是「不去人多的地方」,特別熱門的話題或演員,他選擇先不碰。第二是他會考慮先不和最近特別享受生活的人合作,這不是說作電影的人就要過得很苦,而是那些正享受著的人很可能無法進入工作狀態。第三,張家魯既誠懇又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這比較玄……如果覺得他好像最近有點『衰』,心情、狀態不好,我會隔段時間再跟他合作。」

「我一直強調這是一個『人』的工作,我們無可避免會參與合作者這個階段的人生。」張家魯提醒大家,做人當然要關懷朋友,只是要一起工作時,總還是會需要去幫忙處理團隊夥伴的情緒,這是在選擇是否與對方合作時就可以考量進去的。

另一方面,張家魯認為找合作夥伴也可以很單純的抱持著「粉絲心態」。一部作品有再好的創意,沒有團隊支持也無法完成。他建議新進的電影工作者,不如就去找自己的偶像合作,「你覺得自己被他虐都會心甘情願為他工作的那一種」,這經常是推動片子前進很大的動力。不過,若有幸和自己崇拜的導演合作,張家魯笑說:「到底能合作多久,通常還要看你的心態跟身體有多好!」

關懷大眾也要照顧自己
談編劇創作

回到編劇本行,張家魯作IP改編的三個原則。首先,拿到原著之後必須讓它離自己越遠越好,脫離原著的思路去作全新的思考。再者,不管是拍甚麼類型,必須要關注並回應社會的需求。最後,則是回到個人,「自己是否能在這個故事當中找到興趣點?」,倘若無法,將會非常辛苦!

電影終究必須面向觀眾,論及近年中國市場中從不被看好到成功逆襲的電影,張家魯認為有兩個特點:一是具有能成功引發某種社會討論的話題性,二是情感面。他說,甚麼樣的情感都行,但作為一個創作者,他相信最低的標準是「可以感動自己就可以感動他人」。

「跟觀眾之間,無論何種類型,能找到『共感』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張家魯舉了幾部他很喜愛的作品,如《不存在的房間》(Room,2015)、《變腦》(Being John Malkovich,1999)、《進擊的鼓手》(Whiplash,2014),說明這幾個劇本精彩之處是他們都把主角逼到絕境,而那就是一種「電影感」、是可以被放在大銀幕上和大家分享,與觀眾有「共感」的東西。

再次強調
這是一個『人』的行業

從開場到個人經驗分享與結尾,張家魯一再提醒,電影就是一份關於人的行業,始終夾雜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演變。無論在哪一個部門、哪一個製作環節,所有問題都脫離不了「人」的問題。

「除非核電廠爆炸,鬧出了人命是大事,其他都是小事!」,面對在電影製作過程中的各種危機,他說:「停停看,肯定能找到解決之道,這是我現在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