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的人:記我所知道的邱剛健

634
2018-11-01

香港資深影評人陸離,在1969年一篇訪問邱剛健1的文章中寫道:「這個世界上本來有兩種人,其中一類人曾經讀過《劇場》,另外一類人不曾讀過。」2而讀過《劇場》的那些人,總希望能與邱剛健碰一次面。有幸地,我讀過《劇場》,不過是遲了幾十年;不幸地,我從來沒有見過邱剛健,而且永遠也沒有機會了。我寫這篇文章,可能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對這位素未謀面的文化界前輩致敬。

 

夢想與務實

我的博士論文是研究中港台新電影的女性書寫,當年追看了一系列相關題材的電影,對一些電影的印象特別深刻,例如《烈火青春》(1982)、《地下情》(1986)、《夢中人》(1986)和《阮玲玉》(1992)等。研究電影的學生,一般以導演為中心,所以當時我對邱剛健這個名字沒有太深刻的印象,知道他是一位優秀的電影編劇,而香港優秀的編劇真的不多。我記起,有一天,也斯3拿起一本相當發黃的書,在眾人面前展示,然後訴說他在六十年代少年時一些重要的閱讀經驗,這本相當發黃的書就是《劇場》季刊;我還記得也斯手中的是「作者論」專輯,後來我才知道那是《劇場》最後一期了。

邱剛健的身影在我心中變得立體起來,我頓時把我喜歡的電影與他的世界連上。他是《劇場》的主腦,原來一位成功的商業電影編劇,以前是做過這樣精彩的藝術實驗。說來慚愧,我到了2014年才正正式式把全套《劇場》看完,同時也看了《歐洲雜誌》4等當時台灣重要的期刊。那時也斯已過世,我開始研究1960年代。我走到《文訊》的圖書館,非常感謝他們的招待,我每天大概中午前到達,然後細讀一、兩期,黃昏離開時的心情總是非常愉快的,感到世界上竟有人做過這樣純粹而紮實的事情。

無標題

《劇場》主力介紹歐洲劇場和藝術電影,在當時較壓抑的台灣文化環境中,算是奇葩;香港相對較開放,但當時也沒有出現這樣的雜誌。《劇場》最打動我的是那些用心翻譯的電影劇本,現在哪有讀者看電影劇本?在六十年代,沒有錄像和影碟,放映歐洲藝術電影的場數也不多,他們大概是為了好好地理解這些電影的好處,從中學習,閱讀劇本變成他們的一個方法。我想像編輯在翻譯《去年在馬倫巴》劇本時,一個一個鏡頭的抄下來,在抄下來的同時,也在腦中想像電影鏡頭的調度。我想這樣學習電影是在沒有充裕的條件下最務實、最有想像力的方法。雖然事隔50年,當我坐在《文訊》寧靜的房間中,還能感受到他們對電影藝術純粹的熱情。邱剛健與他們的《劇場》編輯們都是有理想並能夠付諸實行的人。

 

在路上的人

最初以為邱剛健是香港人,因為他參與很多香港電影的製作。後來當我明白他的過去,知道他是台灣人的時候,我又感到簡單,說他是台灣人,好像還欠一點點,因為他喜歡游走於不同的地域,探索文化。看他的一生,其實他更像一個「在路上」的人,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的經典小說《在路上》(On the Road)是他們那個年代反叛青年的聖經,就讓我借用這個名字來形容邱剛健吧。

邱剛健生於廈門鼓浪嶼,童年時隨家人來台灣定居。他成長後,我覺得他做了幾個重要的人生抉擇,包括:1963年(當年邱23歲)到夏威夷大學東西文化中心讀戲劇;1966年(當年邱26歲)接受宋淇的邀請,到香港邵氏任全職編劇;1980年(當年邱40歲)回台後,再度來香港參與徐克和許鞍華等人的電影編劇工作;2004至2005年(當年邱64、65歲)定居北京。5

無標題

邱剛健早年到美國讀書,應該是他人生一個重要的開端,雖然他家庭的文學修養濃厚,但從較封閉的台灣飛到美國,可以視為他「在路上」的人生的開始。然後他兩度較長時期的住在香港,我認為第一次是他開始嘗試走進香港電影的商業市場。試想一個搞《劇場》季刊的編輯,一個執導《等待果陀》的前衛青年,加入邵氏公司編寫武俠電影?相信很多人都捱不下去,但邱剛健沒有抗拒商業性,而他似乎在內心找到某種平衡。這段時間,他一方面在邵氏編寫商業電影,另一方面也有寫詩,發表在《中國學生周報》、《盤古》、《70年代》雙周刊、《知識份子》半月刊和《秋螢》等香港的刊物上。要理解邱剛健在六、七十年代的種種想法,我們不能忽略他那個時期的詩作和文人的活動。

無標題

電影方面,我認為他第二度來香港時所產生的影響力更重要,因為當時適逢香港電影新浪潮的開始。他有份參與編劇的電影如《胡越的故事》(1981)、《投奔怒海》(1982)、《殺出西營盤》(1982)、《烈火青春》(1982)、《唐朝豪放女》(1984)、《夢中人》(1986)及《胭脂扣》(1988)等等,這都是香港電影歷史中的重要作品,而且橫跨新浪潮的兩代導演。香港電影新浪潮中,他和陳韻文都是兩位有影響力的編劇。他自己執導的《唐朝綺麗男》(1985)和《阿嬰》(1990)跟他編劇的作品又不一樣,例如《阿嬰》是一齣相當奇詭的電影,雖然有著別的作品的影子,但仍能看到邱剛健的創意。

大部份人選擇留在土生土長的地方發展,一些人則選擇離鄉別井,更少數的人選擇游走於不同的城市,邱剛健應該是後者。他最後到了北京工作,編寫電視劇和電影,這與當時影視發展的大形勢有關吧,也是他的性格。然而,從文學藝術開始,最終仍回到文學藝術,他定居大陸期間又開始寫詩。他在2011年出版首本詩集《亡妻,Z,和雜念》,當時他71歲。邱剛健有著那個年代文化人的特質,就是能夠貫通不同的藝術,好像一個人戴上很多面具,而邱剛健最底層的那個面具,我懷疑是詩。

最後,我以他的一首詩結束,相信也是他自己的寫照。

〈弔 Jack Kerouac〉
一九二二 ── 一九六九
路也有疲倦的時候

──邱剛健,《70年代》雙周刊第12期。

 

 

關於作者
 
黃淑嫻
 
香港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嶺南大學中文學副教授,香港作家。近年研究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電影與文化。出版研究專書《香港影像書寫:作家、文學與電影》及《女性書寫:電影、文學與生活》。編有「1950年代香港文學與文化」叢書(共六冊)等。出版小說集《中環人》、散文集《理性的游藝:從卡夫卡談起》及散文攝影集《亂世破讀》。

 


1. ‭ ‬編註:尋章覓句、靜觀世情的邱剛健,標題圖片由趙向陽提供。
2. ‭ ‬作者註:李國威、關永圻、陸離專訪;陸離紀錄:〈由戲劇到電影──邱剛健訪問記〉,《中國學生周報》,第907及908期,1969年12月5日及12日。後輯錄轉載於羅卡編:《美與狂:邱剛健的戲劇.詩.電影》(2014),香港:三聯書店,頁48-54。
3. ‭ ‬編註:也斯(1949-2013),本名梁秉鈞,廣東新會人,香港作家,曾任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主任。他於六十年代開始創作,在詩歌、散文、小說、翻譯、文學評論等不同文類,以及翻譯、編輯、教學、文化研究等其他文學活動,均有很深造詣和重要影響。黃淑嫻是他指導過的學生。2013年因肺癌逝世,享年64歲。
4. ‭ ‬編註:1965年,台灣有兩本影響深遠的雜誌創刊,一是《劇場》,另一本是《歐洲雜誌》,由戰後台灣第一代留法學生創辦,以介紹歐洲文藝思潮為主要內容,想為戒嚴時期的臺灣社會「打開一面開向歐洲文化脈動的窗子」。刊登內容相當多元,全球第一個《小王子》中文版,就刊登在《歐洲雜誌》第八期。不過《歐洲雜誌》隨後因經費稿源有限,加上臺灣官方的言論審查,使得《歐洲雜誌》在臺灣的發行和銷售備受阻撓,在1969年宣告停刊,共九期。
5. ‭ ‬作者註:見劉嶔編訂〈邱剛健創作年表〉,收錄於羅卡編《美與狂:邱剛健的戲劇.詩.電影》(2014),香港:三聯書店,頁470-482。

 

編按:本文轉載自近日即將發行的《FA電影欣賞》175期,請密切注意國家電影中心消息。關於邱剛健的相關回顧活動,請見「浪與浪搖幌——邱剛健專題影展」,2018.10.11-11.22,國立清華大學藝術中心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