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展之「外」:金馬影展會外賽的歷史與內涵

633
2018-10-23

官方競賽之外,影展常設有會外賽。有時作為綠葉,點綴官方競賽外的色彩,有時成為多元觀點的探照燈,將光線照向未受主流垂愛之處。提到會外賽,影迷的直覺反應或許是費比西1、奈派克2,除了這些知名會外獎,「會外賽」還有更多可能。

一年一度的金馬影展是臺灣年度電影盛事,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執行長聞天祥,在講座3中為觀眾介紹會外賽的獎項定位,不僅分享會外賽在金馬的現況,更透過在臺灣辦理會外賽的經驗,細數其能帶來的意想不到美妙效果。

 


1. ‭ ‬編註:費比西獎(FIPRESCI Prizes),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Presse Cinématographique的縮寫,又叫國際影評人獎,由國際影評人協會頒發,協會成立於1930年,目前擁有超過60個國家的會員。多年來,協會與世界多個影展合作,在影展正式獎項公布前,頒發由協會自組的評審團所決定的費比西獎
2. ‭ ‬編註:奈派克獎(NETPAC Award),由亞洲電影促進聯盟(Network for the Promotion of Asian Cinema,縮寫即NETPAC)頒發,以促進亞洲電影發展為己任,目前在24個國際影展設有奈派克獎,包括釜山影展、鹿特丹影展、多倫多影展等。
3. ‭ ‬編註:本文由作者橘貓整理自9/22晚間於剝皮寮舉辦的聞天祥老師講座「影展之『外』:金馬影展會外賽歷史與內涵」。標題圖片為2016年金馬影展的「亞洲電影觀察團」推薦獎頒獎,由時任影展主席的張艾嘉頒給得主《八月》導演張大磊,圖由金馬執委會提供。

 

※※

會外賽,顧名思義,是影展官方評審團之外,另由其他評審單位所評選的獎項。為何要有會外賽?聞天祥首先論述影展方舉辦的緣由,除了影展單位與會外獎雙向的「影響力加乘」,「觀點」是他在思考會外賽時更注重的面向。競賽的評審方式,多是經由影展官方聘請評審團進行評選工作。評審團的組成與評審方式,不論是表決方法(討論決議或投票積分)、開會形式(線上討論或面對面討論),都大大影響一個獎項最終的樣貌。而在專業、嚴謹、通常具威信的官方評審團之外,聞天祥好奇的是,一個影展能不能表現出不同的觀點?

為了完整闡述「觀點」的意涵與效果,聞天祥介紹他在進入金馬執委會之前,曾經策劃的兩個會外獎項,這些獎項皆與當時的環境有關,最後也在不同的土壤生根發芽。

首先,是2004年在台北電影節首辦的「媒體推薦獎」。當時,聞天祥接手台北電影節不久,透過兩屆的時間摸熟執行面的層層關卡,開始有餘力思考影展定位與影響力。他回憶,當時的臺灣電影產業被評為「跌到谷底」,他卻看見明明有許多強健有力的作品等待被發現。在此思考脈絡下,聞天祥希望找到一個方式讓優秀作品有更多曝光度,便決定從媒體下手。

 延伸閱讀
 

 
90期【電影特寫】
 

2004年,《民生報》、《大成報》尚在,臺灣傳統媒體仍保有半壁江山。聞天祥邀請每家報紙的電影線記者組成評審團,想當然耳,此舉能增強記者對電影節的重視程度,他們必須實質消化電影節當年的入選作品。透過這個過程,聞天祥期望能讓媒體記者同理他對臺灣電影的期許與感動。不僅是院線片,短片、紀錄片、實驗片、動畫片,這些超出平時報導範圍的電影,都進入媒體的眼界。有趣的是,第一屆「媒體推薦獎」得主是蔡明亮導演的《不散》,聞天祥笑說,蔡明亮那時可興奮了:「竟然是媒體覺得我拍出當年最好的電影!」。

第二個獎項,是2007年金穗獎首辦的「部落格達人推薦獎」。當年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李天礢先生在閒談中與他討論,金穗獎要如何獲得更多關注?聞天祥觀察當時的影評環境,傳統媒體影評正逐步退潮,反倒是網路上出現許多精彩意見,若能將這群熱愛電影、在網路上書寫文字的「重度影迷」,引薦來金穗獎評選,應是美事一樁。李館長接納這個意見,就有了「部落格達人推薦獎」的成立。

 延伸閱讀
 

 
375期【放映頭條】
 

透過兩次評審會議(召集說明與討論表決),聞天祥組織起這個別具創意的評審團,期望能發散出獨特觀點。令他印象深刻的是,2008年的「部落格達人推薦獎」得主是張榮吉導演的《天黑》,也就是劇情長片《逆光飛翔》的前身,《天黑》當年在金穗獎不得評審青睞,正式競賽並未獲獎。當然,觀點不分優劣,但透過此機制,無疑把一些來自不同世代群體的聲音傳播出去。

會外獎的發想,來自聞天祥參與國際影展的經驗,評選工作或許不應由專業影評人或電影人獨占,不同的視野有不同的發展價值。總結這兩項早期的會外賽辦理經驗,聞天祥認為,關鍵就是「有限資源,發揮最大作用」。把原有的入選影片在現有資源下,加持更多的力量與關注,讓優秀作品被鼓勵、被看見。甚至,從另外一個面向來看,透過會外獎的召集,來自五湖四海的「評審」們有機會一探影展面紗,日後可能有更寬闊的發展。

 

  ※※

回到目前任職的金馬影展與金馬獎,聞天祥介紹現況下各自的會外獎項。

在金馬獎部分,分別有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伯爵年度優秀獎與觀眾票選獎。聞天祥補充,會外獎的頒獎時間通常在官方獎項頒布的前一天,透過「賽前風向球」的話題聲勢,不但讓會外獎可以受矚目,也讓正式獎項在頒布之前,有更多暖場氛圍。2017年,楊雅喆導演就在入圍酒會上以《血觀音》獲得觀眾票選獎,入圍酒會有活動進行,自然炒熱影展氣氛,獲獎者開心之餘,媒體記者當然也樂不可支,藉機多拍幾張影人得獎照片,方便明日見報。如何透過時間安排、發揮最大的媒體效益,也是會外獎需要納入考量的要素之一。

無標題

金馬影展方面,因為影展本身是綜合式的觀摩影展,沒有競賽單元,僅有亞洲電影促進聯盟奈派克獎,從金馬影展選映電影中挑選適合作品,進行會外競賽。為了擴大奈派克獎的推廣效果,聞天祥解釋,現行奈派克獎的頒獎典禮會與「金馬電影學院」成果放映結合。「會跑來看這些名不見經傳學員的電影,應該都是影展影迷中的影展影迷,想必也會對亞洲新銳電影有更多關注」,聞天祥解釋,這也與以往台北電影節頒發「國際新導演競賽」得主的邏輯近似,當時會選擇接在重要的電影放映之後頒獎,希望讓更多觀眾注意此獎。

「新導演通常默默無聞,只有在電影節裡頭看過電影的影迷,才會給予得獎者真誠的掌聲。」如何找到「對的一群人」去注意、支持這個獎項,也是關鍵環節。聞天祥說,他時常在想,如果影展方已經從世界各地把這些導演、影人邀請來影展現場,要如何讓他們能在這裡與影迷產生更多交流、獲得更多回饋,就成為讓活動產生意義的重要問題。在此思維下,金馬影展成立第一屆「亞洲電影觀察團」。

無標題

聞天祥回憶,2015年,時任金馬執委會主席的張艾嘉,參加坎城影展時受到啟發,希望臺灣也能有一個讓青少年觀眾深度參與影展的活動,於是請他開辦「青少年電影團」。前者計畫開跑後,聞天祥反過來想,如果能給予青少年影迷更多資源,那又要怎麼扶植成年影迷們呢?電影相關的講堂資源,民間多處開辦,憶起以往在金穗獎辦理「部落格達人推薦獎」的經驗,他不禁想到,單純將這些影迷聚集起來,或許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於是,一個由金馬執委會主導,並附屬在亞洲電影奈派克獎底下的會外獎:「亞洲電影觀察團」,就此誕生。

 延伸閱讀
 

 
531期【電影特寫】
 

尋找影迷,不是要比拚誰的程度高、誰的學歷精彩,對亞洲電影有熱情自是前提,聞天祥還希望20位左右的觀察團成員由多元背景組成,身分不限,學生、家庭主婦、醫生、律師、電影從業人員,各行各業,只要是有趣又認真的人,都是影展尋找的對象。奈派克獎的影人來到臺灣,這些亞洲各地新銳導演,通常名氣不高,自然不受媒體關注,金馬影展透過「亞洲電影觀察團」,將來自四面八方的影迷帶到影人面前。對於亞洲影人而言,這是除了映後座談之外,一個與影迷深度交流的場合。而影迷與影迷之間,也自然擦出特別的火花。

比照正式的評審討論,「亞洲電影觀察團」作為會外獎項,除了與影人的深度交流,也有正式的獎項評選與頒布過程。觀察團團員在指定時間於試片室先行觀賞奈派克獎所有入選影片,並擇期召開評審會議,眾人透過各自觀點與立場,評選表決出最後得獎的「亞洲電影觀察團」推薦獎。重度影迷的意見,帶來另一種審美品味,聞天祥提到近年「亞洲電影觀察團」推薦獎:《路邊野餐》、《八月》、《祝你生日劊樂》,以他的觀點來看,其實都是相當有意思的選擇,也為奈派克獎的評選開闢出另一條「影迷觀點」4。今年「亞洲電影觀察團」邁入第四屆,報名人數再創新高,競爭更加激烈,甚至有來自香港與中國的影迷共襄盛舉,顯見其知名度的擴展。

 


4. ‭ ‬編註:有別於「亞洲電影觀察團」推薦獎的選擇,金馬影展的官方奈派克獎得主,自2015年來的得主依序為《披薩的滋味》、《徒刑》、《告別茉莉》。各屆評審名單與得獎理由,參見金馬影展網站介紹

 

  ※※

最後,聞天祥總結對會外獎的看法,無論是擴大影響力,或是增加觀點、扶助更多優秀作品與影人,甚至是培養專業的電影愛好者,都在於讓現有資源產生更大效用。會外獎可能是內部的想法發酵或是外部的奧援,他認為,會外獎的表現常常取決影展單位與外部單位個別對獎項的「想像力」。好比柏林影展的泰迪熊獎,規模與聲望大到已經可以獨立於主競賽之外,產出一本影展手冊,也是影迷想到柏林影展特色時最直覺想起的元素之一。到頭來,還是要看影展內外如何去協調、討論出一個別具特色的方向。

每個影展都有自己的特點,金馬關注華語地區,台北電影獎則聚焦台灣本土,籌辦一個會外獎項,得先細思期望獎項發酵的影響力生根於何方,如果能找到影展本身與外部單位的施力平衡點,一個優秀的會外獎項,就有持續辦理的可能性。而會外獎帶出的影響力,就有機會參與影展的歷史進程,發揮屬於會外獎獨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