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視歷史傷痕——專訪菲律賓導演米娜・克魯茲

627
2018-07-18

陰暗的建築裡,渾身傷痕、坐在床沿的婦女穿上護士服,下樓抱起假人,細心照料梳洗,並唱著歌。突然間槍聲響起,婦人手上的假人倒地、支解燃燒,影片最終在婦人的哭泣及一片尖叫聲下結束。這是片長9分鐘的短片《輪迴》(Recurrencia)的內容,講述二戰時菲律賓遭日軍侵略的過往,以這位神情壓抑的婦女帶出成千上萬菲律賓人遭屠殺與侵害的故事。這段折磨至今仍深深烙印在老一輩菲律賓人的心中,痛苦回憶如輪迴般,一再上演。

二戰末期,中部呂宋是受到日軍侵害最慘重的地方之一,大批男性被屠殺,眾多婦女被軍人輪暴後殺害,當地人因而組織了游擊隊來對抗日本攻擊。本片導演兼女主角,出生於菲律賓中部呂宋的米娜.克魯茲(Mina Cruz),就是在這些故事的陪伴下長大,因此對這段歷史印象深刻。

《輪迴》是今年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焦點單元「憂傷似海:東南亞真實之浪」的放映影片之一,然而米娜表示,這支短片的誕生是一個意外插曲,最初它是單曲《無限輪迴》(Karma Loop)的音樂錄影帶MV。整個計畫耗時一年拍攝,在影像即將完成之際,合作卻嘎然停止。經過劇本重新設計及剪輯、配音,並與菲律賓歷史連結後,為這部短片賦予新的意涵。

無標題

在《輪迴》中的不同段落之間,不停出現干擾的「嗶」聲及黑頻,在片中代表這位婦人思緒的停止,也意味著時光的斷裂;黑頻的出現也讓觀眾聯想到,那無法從記憶中抹去,卻仍痛苦徘徊的漫漫長夜。

5分鐘短片《蹂躪思緒》(Old Thoughts in Tattered Paper)是米娜這次帶來的另一部作品,描述一個欲逃脫腦中聲音的女詩人,她焦慮的以文字排解,寫下許多感受,卻仍舊逃離不了腦海的魔音,最終車禍喪生,而喪生對她而言,可說是一種解脫。

看似年輕多才的米娜,其實有著一段辛苦的過去。母親自幼離家到阿布達比當移工,許久才回家一次,距離最終使得父母感情生變,母親亦不再返家。直到幾年前母親才終於回到家中,卻彌補不了那些年的遺憾。母親的離去不僅代表母職的缺席,更代表家中經濟的困乏。米娜說:「我們曾經一度窮到去雜貨店買一塊披索的椰子糖,回來分成三份拌飯果腹。經過那段日子之後,我們都知道自己成為更堅強的人。」在阿姨的支持下,米娜最終得以讀到大學,也因為這段經驗,她碰到困難時也總是比別人堅強。

高中就讀戲劇專業的米娜,2009年才開始進到電影產業中擔任製片,逐漸地走上電影之路。因為擁有戲劇背景,她時常在工作被要求「順便」幫忙客串角色,以節省影片製作成本。她深深厭惡這樣的免費文化。《輪迴》及《蹂躪思緒》這兩部作品中,她選擇自已擔任主角,而非要求朋友為她免費演出。接下來她將開始拍攝下一部作品,預計今年年底前剪輯完成。

無標題

《輪迴》這齣關於二戰傷痛的片子完成後不到幾個月,菲律賓政府以拓寬道路的名義,將紀念二戰受害婦女的慰安婦雕像強制「移置他處」,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引起國內眾多團體反彈,斥責政府為了與日本的經濟合作而抹去菲律賓的歷史傷痕。對此爭議議題,米娜的語調顯露反對,「記憶歷史並不代表著反日,我們跟日本依舊可以好好相處,但這段歷史的存在不應該被這麼輕易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