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即將開始,請觀眾陸續就座 ——台北電影節與中山堂中的職人電影院

626
2018-07-06

6月21日上午九點,台北市中山堂秀山街側門陸續停進數台小貨卡與箱型車,工作人員手腳俐落地從車上卸下活動鷹架、大量線材、防火吸音絨布、以及銀幕骨架等材料。師傅們這天的工作內容,是在中正廳的表演舞台上製作出供台北電影節放映使用、寬度近13公尺、高度5.4公尺的大銀幕。

這座落成於1936年,由日本建築師井手薰設計的建築,最早依其使用功能規劃為大集會堂、大宴會場、普通集會室,而其中的大集會場是當時最大的室內集會場所,其鏡框式舞台是針對電影放映與大型會議場所做的設計,內部可容納上千人,亦是戰後初期許多表演的重要場地。台灣光復後,公會堂更名為中山堂,前述三個廳舍也改名為中正廳、光復廳、及堡壘廳,內部擁有1122席座位的中正廳光復後仍延續原本的放映功能,在1950年代至1990年代,是許多公教人員觀賞免費電影的場所。1992年,中山堂被列為二級古蹟、進入長時間整修,修繕後中正廳舞台加設了電動昇降平台、昇降式反射板與電動昇降吊桿,成為可提供音樂、舞蹈、傳統戲曲等不同型態演出的舞台,電影放映已不再是中正廳的主要任務,過去在此服務的放映師也皆已退休,另一方面,這個建築於1930年代的空間,在面對現在的放映規格時,也需要進行調整,所以20年來,每一次的台北電影節都必須在這個舞台上重構銀幕,讓影像得以無中生有。

無標題

中正廳因舞台上方有著各種供演出所用的硬體設備,銀幕骨架的懸吊固定有其高度限制,並且要同時考慮投影機角度與座位觀看位置等細節,裝置銀幕並不僅是張起一塊白布,它必須與影院空間的結構有關係。下午,師傅們將今天的主角:銀幕布幕打開,合力將布幕升上骨架、然後如做手工藝般,由上而下、左而右一點一點地將布幕繃緊至平滑,這樣的動作只要稍有不慎,便有可能使一片數十萬的銀幕破損,或沾上無法清除的髒污。當銀幕製作近七成的階段(繃緊後還要加上四邊黑布、細整修邊),後方另一組人員便開始在中山堂座位區的中後段牆面上加裝吸音布和喇叭。放映師江泰暾說:「中正廳有吸音牆面可以打開但效果不多,電影的超低音的能量很大,場內必須要瞬間吸收掉,前幾年這裡還沒有加上吸音布,聲音經過反射就會比較混濁、聽不清楚,所以我們這幾年多花了一、二十萬加上這種防火黑絨布,但因為這裡是古蹟、不能釘,所以只能用鈕扣做固定。」

說起影展放映與一般戲院的不同之處,為台北電影節放映過19屆的江師傅談到:「不同於商業影城裡一部影片放上一兩週的場次,影展是每一場都放映不同規格、不同導演的電影,隨著放映規格的不同,放映師也要同時準備多種器材,而在器材裝卸、搬動的過程中,只要出現狀況就必須要馬上現場排除。」江師傅以數位放映機為例:「進到數位放映後,因為這種放映機的設計原本就不是讓你搬來搬去的,它理想的狀態就是一到一家電影院就服役到淘汰,是在那個位置上固定不動的。這種機器裡面有紅藍綠三色板,在搬的時候都要很小心,要用廂型車移動而不是用卡車,因為搬了就會震動,色板可能會跑掉,就會造成影像出現紅邊、綠邊的狀況,這種時候要去調整機器也是一門技術。」

而在影片的規格上,他談到:「過去比較多是16mm,還有35mm、betacam、Digital Betacam、數位,甚至很久以前也有過一、兩次的70mm。影展邀來的很多是單一拷貝、從其他國家電影資料館借來的珍貴影片,或是已經巡迴放映過很多次舊片子、黑白的、壞掉的什麼都有,舊片不像是新拷貝那種撕不破的聚酯片基,所以很有可能沒有裝好,放到一半就裂開、斷片。而很多影展的舊拷貝因為已經在不同地方放映多次,影片上有不同放映師做的記號,如果沒有處理乾淨,在自動讀取時就會切換錯誤,所以必須一點一點慢慢去巡視。影展放映師的壓力在於必須要臨場解決各種狀況,我自己有大台的2000瓦燈泡16mm機器,一次可以放四、五個小時,所以可以把多本的長片接在一起,影片就能一本無中斷走完。當然也可以用兩台機器去切換,但如果機器的燈泡狀況不一樣,就可能會出現色溫差,或是兩台機器感應時間沒有抓準,觀眾就會漏掉好幾格的影像。當然也會遇到嚴格規定不能剪掉接頭導片,但它的影片可能不只一本,所以中間換本時就需要遮掉幾秒(不然觀眾會看到銀幕上又出現倒數數字,遇到這種狀況就必須先提醒觀眾,因為放映需求,中途換片會有幾秒的黑畫面。)」

無標題

隨著江師傅走入位於中山堂四樓咖啡廳後方的放映室,由他家人組成的放映團隊正在進行測試,而今年也是台北電影節首次沒有膠卷參展、全程數位放映的一次。江師傅指著前方銀幕說:「裝銀幕那個師傅從他爸爸那時候就開始跟我合作了,台灣大概八成的影城銀幕都是他裝的。裝銀幕也是專業,我們也會繃,但是一粗心就可能會破掉,像這種影展,今天裝、明天就要收尾,時間很趕,還要依現場空間設計銀幕,像是中山堂挑高特別高,投下去角度會變梯形,就要加裝黑布去校正,這裡舞台木板會反光就要貼膠、貼地毯。如果遇上3D的放映更是驚人,因為3D放映的流明度和一般電影不同,會減光很多,除了放映師這端需要特別高的亮度,銀幕那邊也要更好的材質,布幕基材上要有特殊塗布,這種銀幕一碰就有手紋、布也不能折,如果影展想放3D,銀幕基本上用這一次就要報銷了,成本很昂貴。」

江師傅繼續補充:「另外像是喇叭的線也很重要,如果說音響的擴大器就像幫浦,那水管就是電線、音源線,噴頭是喇叭,如果要讓噴頭的水噴得又大又遠,你的幫浦功率一定要夠,水管也要夠粗。像是高音就是走線的表皮,如果線的蕊數不夠高,聲音的品質不會好。今天杜比的人也會來做聲音校正,確認我們調的聲音是否ok,我們(放映師)則是要看投影機的亮度、色溫有沒有達到標準。」他掀開放在放映室後方,一台35mm放映機上的防塵布,這是由他改裝出的成果。這台放映機的一部份來自幾年前絕色影城釋出的機器,機頭是日本製、具賓士等級的引擎,但是因為絕色影廳比較小,機器原本的燈泡瓦數不夠中山堂使用,所以燈箱基座的距離、高度都要重改,當時他將中山堂原有的舊燈箱改裝到新的機頭上,並改裝SRD環繞音響系統,改裝後的機器也成為2013年台北電影節放映的主力之一。

無標題

江師傅說:「影展放映出問題,那場電影也許就再也沒有機會看到了,所以絕對不能出狀況。所以包括我們做放映的、做銀幕的,我們都是一直要求要做得更好。」在有限的預算和不同於一般影院的古蹟結構限制下,特殊規格銀幕、環繞音響與高品質放映都仰賴電影職人的各種堅持,並且在放映技術日新月異的情況下進行修改和判斷。一般觀眾在影展中可以專心於銀幕上的影像,但一個可供影展放片的電影空間,則是要在開了燈之後才會看到空間裡充滿的各種眉角。

 

 延伸閱讀
 

 290期【放映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