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的聲音:「家庭備忘-記憶與遷徙之島」東南亞新住民主題當代藝術展

622
2018-05-09

「家庭」佔據了每個人生命中最初也是最根本的記憶,影響著人們對自我與外在的認同。在台灣,由教育部統計186.1萬的中小學生人口有超過10%的人數來自新住民配偶家庭,其中半數以上的學生為東南亞新二代,而這樣的比例正不斷攀升當中。當我們高談全球化經濟與跨國移動議題時,總是將目光放在影響產業、經濟的移工人口上,對新二代的關注也明顯處於如何教育「新台灣之子」,如何將他們的文化、語言優勢,轉換為台灣經濟貢獻的層面,卻忽略了所有的文化、語言、教育最初都來自家庭。在看似逐漸豐富的關注之中,不難發現台灣多數對東南亞婚姻及新住民議題的討論甚至政策研擬,始終以帶有偏見的前提展開。我們總是忘記,在成為母親、媳婦甚至新住民以前,這些女性在原生家庭的身分與狀態。

無標題

在「家庭備忘-記憶與遷徙之島」東南亞新住民主題當代藝術展(以下簡稱本展),試圖將界定從大範圍的族群縮小至家庭單位,而非以「東南亞」這樣概括的詞彙將她們同一而論。我們習於將大數據、大環境視為分析依據,在量化的研究報告中尋找解題方法。過去,對於新住民的關注往往侷限於來台後所發生的適應問題,從語言、文化、地理學的角度進行討論,將觀察模式立基於彼此的差異,一旦建立起這樣的差異化,其實已經將自己與對方做出區隔。在此,必須重新提問:被視為可量化的群體之下,我們是否忘記思考每個人作為個體的情感關係。

走進藝術家郭俞平的聲音裝置作品《我的胃裡沒有午飯,脖頸在尋覓陽光,腦子索求愛情,靈魂裡有慌亂,心裡則有一股刺痛》,聲音演員楊奇殷與越南裔演員陳秋柳與新二代演員鄭琬諠母女共同合作,楊奇殷的一句「妳是誰?」開啟觀眾與邱柳之間的對話。「妳是誰?」妳來自何方?為何而來?妳的情感、妳的故事,所有答案都包含在這簡單三字的問句中。秋柳溫柔的嗓音娓娓道出自己的故事,從孩提到少女再到出嫁,回憶就像一首歌謠,編織著對未來的想像。中文與越文穿插的敘述方式,將一種語言流動到另一種語言的文字化為帶有情感的力量,郭俞平與法國聲音藝術家彭葉生(Yannick Dauby)以詩意的手法編制聲音,讓內在情感的張力結合家屋意象轉化的空間裝置,重現記憶中的感性風景。

無標題

來自故鄉與他鄉的家庭備忘

展名「家庭備忘」包含一種個人性的私密,備忘可能是生活中隨手記下的一張便箋,或是書寫著情感與回憶的紀錄,它並非長篇大論,而是能被小心地收摺起來、隨身攜帶的載體。對離開原鄉來到台灣的新住民女性而言,家庭代表的不僅是來到台灣與丈夫共組的「家」,更意味著那位在東南亞,她們自小出生、成長的原生家庭,由於情感、經濟等因素,新住民配偶與原生家庭依然維繫著連帶關係。從對「家」的記憶作為主軸,才能探討在家庭所建構出的小歷史中,新住民女性所處的心境與生活狀態。

2017年藝術家陳含瑜與團隊成員跟著台南大崎村的小吃店主人阿琴,回到她印尼的家鄉Sungai Duri,聽聞她的故事後,以藝術計畫為開端,跟著阿琴再次回到故鄉,拜訪她的家人朋友、短居生活,因而有了《印尼Sungai Duri卡拉OK記憶計畫》。Sungai Duri為當地重要的客家華人聚落,居民們和台灣人一樣喜歡卡拉OK,透過卡拉OK這樣貼近生活的娛樂裝置,陳含瑜走進當地居民日常,拍攝記錄他們的生活,將這些影像剪輯成卡拉OK的背景伴唱帶,結合裝置成為專屬的點唱設備。而這些歌曲往往為私人經驗下錨,無論是被攝者重新觀看熟悉的歌曲與自身影像的重構,或是來到展場的觀眾拿起麥克風點播演唱時產生的經驗疊合,透過記憶中熟悉的詞曲,潛入那陌生卻又熟悉的情感敘事中。

無標題

阿琴嫁到台南大崎20年餘,直至去年才得以隨著含瑜的計畫初次返鄉一週,「Sungai Duri 」位於印尼西加里曼丹島的海岸線,印尼語的意思是「刺刺的河」,因此地的河道佇立著帶刺的植物。但是這裡的客家華人幫自己的鄉里取了另一個名字—「百富院」,是富貴與人氣的匯集之地。百富院與鄰近都市山口洋(Singkawang)為一共同生活圈,是印尼最大的客家人聚落,在印尼排華風氣盛行的時期,當地客屬華人聚落也難以倖免。今日,百富院的年輕人多離鄉至爪哇島工作,甚而外流至他國打黑工,或是和阿琴一樣透過婚姻仲介嫁至台灣。離鄉20多年,現在的百富院已經不是1970年代阿琴來台前記憶的模樣,在拍攝卡拉OK計畫之餘,含瑜與團隊成員尋訪當地政府機關、老一輩居民,透過當年的行政圖、文獻資料與口述歷史,比對現今Google空照圖,重繪1970年代與2017年的百富院地圖,蜿蜒的河道成為海岸線退縮的對照依據,快速變遷的空間關係提示著觀眾在集體歷史中個體遭遇帶來的缺席。

另一方面,婚姻建立起新住民來到台灣後新的家庭歷史。越南裔導演阮金虹的《飛海媳婦》1以一種近乎私影像的手法紀錄同為新住民姊妹蓓海的家庭故事,大量的手持攝影鏡頭讓觀眾更貼近蓓海和台灣家人的日常,旁白由蓓海的口述作為主軸,從初嫁入台灣家庭不僅中文不流利,還要設法學習與兒時生病而不幸失聰的丈夫用手語溝通,到現在中文、閩南語切換自如,還能擔任丈夫的手語翻譯。丈夫的阿嬤是蓓海在台灣的第一個老師,教導她進入台灣家庭所需學習的一切。但想起遠在越南的故鄉,夢境成為不能經常返鄉的蓓海思念親友的途徑,對她和許多新住民姊妹而言,最大的遺憾就是家人生病、過世時無法陪伴在身邊。短片偶爾穿插導演與蓓海對話的畫外音,讓導演無可避免的成為作品素材之一,藉由被攝對象,我們見到了一位作者在創作過程中觸動自我投映出的個人肖像。

 


1. ‭ ‬標題圖片為《飛海媳婦》劇照,由阮金紅提供。
 

尋覓家鄉風景的多重語境

在尋求自我認同的的過程中,追本溯源經常是作為建立個體存在與定位的方法之一。多數由新住民配偶組成的家庭中,孩子們所需面對的「家」是更複雜的認知系統,往往母親是孩子最親近且最直接的學習對象,但當離開家庭,校園教育與同齡人的社交互動,以及外在語言環境的差異,往往讓新住民第二代對自身的文化和身分認同意識變得比一般孩子更為複雜。劉千萍、凃虹香及何子斌是三位背景與個性迥異的台越新二代,《尋鄉異旅》便是導演蔡崇隆在一次越南蹲點紀錄片培力計畫中,帶領這三位不曾拍片的大學生快速學習如何拍攝紀錄影像,還要設法磨合三人對母親原鄉-越南的不同想像與認知。

無標題

自幼父母分居的千萍如同郭俞平的作品,從小最常被親戚調侃的問題便是「妳是誰?」,曾經為了迴避外界的嘲弄,她排斥母親身為越南裔的身分,並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逐漸了解「認同」是需要長時間的實踐與主體的認知。上了大學,她開始自學越南文,希望多聊解母親和母親的家鄉文化。經常透過網路接觸越南綜藝圈節目的子斌,從高中開始決定正視母親的文化,開始學習越南語,藉由計畫拍攝的機會,子斌也終於圓了一直想何當地學生交流的心願。在三位被攝者中,越南語程度最好的便是虹香,從小跟著母親學習越南文,跟著父親說台語,在學校何同學用中文交談,多文化的語言環境對虹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也考慮畢業後回到越南工作。影片中藉由三位被攝者對越南認知程度的不同,呈現了三種不同的自我認同過程,在尋覓家鄉風景的過程中,如何在雙重文化狀態當中取得平衡。

本次展覽藉由「遷徙之島」、「家庭備忘」及「家鄉風景」三個子單元,分別從存在、記憶與認同三個層面出發。透過作品展述私密的個人生命故事,追溯著新住民女性的移動與遷徙,將個體記憶作為引領觀眾進入她們真實情感的入口,讓長久以來缺席的聲音得以被傾聽。

 


「家庭備忘-記憶與遷徙之島」
 
 東南亞新住民主題當代藝術展
 
    展出地點:中正紀念堂一樓中央通廊
    展覽時間:2018/05/11-08/26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日0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