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光劍影一世紀:專訪《與電影過招》作者塗翔文

620
2018-04-11

歷經近百年演變的武俠片,從神怪奇情、刀劍武俠到功夫拳打,不僅孕育出胡金銓、張徹、李小龍、成龍等自成一格的武俠片導演,也鞏固且傳承這個華人獨有的電影類型。影評人塗翔文將學生時期鑽研的論文,時隔十八年後,重新整理成冊,與高雄市電影館合作出版《與電影過招─華語武俠類型電影論》一書。

本書從電影的類型法則端看武俠片的演化脈絡,以「俠」之精神追溯至中國根源的俠之文化,再隨著文學步伐,拓展成華人銀幕上獨有的江湖與俠客,藉此回望歷經興衰的武俠片光影世紀。本篇專訪作者塗翔文,聽其娓娓道來成書始末與源遠流長的華語武俠類型電影。

 

──出版這本書之前,作者在學生時期的碩論即是研究武俠類型片1,一開始為何醉心於此類型?

作者塗翔文(下稱塗):這是十八、九年前的事了,那個時候我很確定要研究電影,最有興趣的是類型電影。但我在台灣寫碩士論文,不可能去研究西方類型,所以就往我們自己的類型想。當時向我的老師陳儒修提了兩、三個類型,最後選擇武俠類型。選擇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小時候的電影啟蒙──成龍,如《醉拳》、《蛇形刁手》都是我很喜歡的作品;另一方面,是發現「武俠片」是我們獨有的類型,雖然它歷史很長,但學術研究上卻相當缺乏。跟老師討論後就決定寫這主題。

──從論文到書間隔多年,是什麼樣的契機才將過去的鑽研重新成冊出版?

塗:台灣的電影科系已經不多,一大部分還要分給創作組,學術上純粹寫電影美學或論文就更少,更不用說著作。在台灣大部分的書、理論及歷史,多數聚焦在西方,關於華語電影的書籍相當有限及稀少。我自己在寫論文的過程中,時常就必須花很多力氣去找這些文獻,才發現資料真的不多。那時候就覺得,既然要寫這方面的論文,希望還是能為華語類型做出一點貢獻。

重新出版是一個很奇妙的機緣。那時候論文剛寫完,有輾轉談過一、兩個出版社,不過當時《臥虎藏龍》還沒出來,武俠片剛好也處於九O年代的低谷,之後再也沒有新的潮流起來。雖然論文很完整,但和出版社討論後,他們擔心可能會變成一本很冷門的書,就沒有談成。之後我就繼續工作、寫文章和評論,出書計畫暫時擱置,不過心裡一直有想著讓這本書延續下去。剛好在前年有這樣的機緣,當時高雄電影館剛做完郭南宏導演的回顧影展,正巧我有幫忙寫一些文章,他們才知道我對武俠片方面有研究。所以在高雄電影館支持下出版這本書,也在書中加入我對《臥虎藏龍》之後的近年武俠片觀察。

 


1. ‭ ‬論文名稱為〈中國武俠電影美學變遷研究〉(1999)。

無標題

──過去論文有提及研究限制,在於因年代久遠影片幾乎失佚,僅能靠片面報載史料作為依據。而在這段時間,是否有更多關於武俠片資料的蒐集或發現?當中又有什麼困難之處?

塗: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像我那時候在寫論文時,主要材料是VHS錄影帶跟VCD,跟現在差異非常大。邵氏之後出了非常大的一批DVD,是我在寫論文還沒有的,對我幫助特別大。以前我只能找到少數邵氏當時的片子,書上讀過的,可能當初只看過一、兩部,邵氏的DVD出來後,就可以找到更多來佐證。

當然,困難是一定會有的,但你只能想盡辦法去找各種文字資料,去理解當時是什麼樣的狀態。那時可能所有人都說《火燒紅蓮寺》有多麼轟動,轟動到大家一直搶拍,又或者什麼樣的電影是花拳繡腿,以前還有些神怪情節,他們會在底片上塗顏色,製造視覺效果。這些只能自己去猜測推敲,看不到或已失佚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書也補足1999年論文完成後的華語武俠片觀察。在這十八年間,覺得武俠片歷經什麼樣的變化?如何看待武俠片未來的發展走向?

塗:我覺得寫這篇論文跟寫這本書,對我來說最有趣的是,發現武俠片永遠像是個輪迴。其實它是一個源遠流長的類型,有一定的規則和傳統,加上長期以來的演變推移,也就變成在一個階段受到一個原因或刺激,造成類型的活躍。可能拍個幾年後,就會進入一個冷卻及疲乏的階段,之後可能又因新的元素再度復甦。

比方說二O、三O年代,雖有《火燒紅蓮寺》帶起的武俠神怪風潮,但因三O年代中國政府相繼通過〈電影檢查法〉、成立「電影檢查委員會」,正式禁制武俠片生產。武俠片發展重心逐漸轉移到台港,拍到胡金銓和張徹時期,又有一個新的潮流開始燃燒。燒到一個階段時,他們兩個也去拍不一樣的東西。加上觀眾也想看新東西,例如古龍小說和金庸小說的翻拍,就成了新興元素。接著刀劍打完了,觀眾也厭倦了,刀劍武俠片才慢慢開始變為功夫。這一波出來像成龍、李小龍等標誌性人物,但到了一個貧乏時間點後又停了下來。

當然,你不會想到的是九O年代又有《笑傲江湖》、《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等蔚為風潮,那年代還有新的視覺奇觀──特效、飛鋼絲,然後新的明星,連周星馳都可以演。不過隔了兩、三年後,這一波九O年代熱潮再度冷卻,只剩零星導演在拍。直到2000年的《臥虎藏龍》,雖不見得能掀起如同七O、九O年代的大潮流,卻讓大家再次看見武俠片的可能。在中國則有一股從武俠轉變為古裝大片的潮流,而西方人也對中國武俠片產生新的理解和看法。還有因為武俠類型的根深蒂固,雖然《臥虎藏龍》並沒有變成一個很誇張的潮流,但很多重要導演都想拍武俠片,陸續拍出帶有他們自己風格的獨特武俠片。

很難說未來會不會再有一個新的潮流讓武俠類型起來,但我覺得它始終跟西方類型一樣像是一個循環。我也不覺得武俠片會停,還是會有人拍,甚至加入新的元素嘗試類型的變種,但要再形成一股較大的潮流,確實是相對困難的。

無標題

無標題

──書中把俠之文學傳統脈絡,延伸到銀幕上的武俠,經過時間演變,擴展各種不同類型、風格的電影,可謂全面。不過,一般坊間會把武俠、功夫融為一體,或稱「武打片」,這兩者間皆是涵括在「武俠」之下,還是仍需劃分而開?

塗:武打片、武俠片或功夫片,某種程度上它們的概念是接近的,但當中還是有區別。我比較傾向統稱為「武俠片」,因為武俠片要有「武」和「俠」這兩個重要元素──「武」就是要有武打,可能是功夫、刀劍,或是特效也不一定;「俠」就是人物概念,這也是武俠片建立人物的基礎。當然現在會變,電影裡面不見得都有我們認定的俠,但最基本的類型組成:勢必要在視覺上出現「武」,在精神上懷有「俠」。

對我來說,最大的範疇統稱應該就是「武俠片」。如果你要把它們分類,你可以以打鬥的方式,再細分成刀劍武俠片、功夫武俠片、神怪武俠片。當然,現今的時裝打鬥片就不見得完全算在裡面,有些還是得放在警匪類型去認知。因為在「武俠」的世界裡,「俠」的身分是「武俠」特定的敘事結構跟模式,也跟所謂的警匪是不太一樣的。

──沿著書讀下來會發現,武俠片的蓬勃還是以香港為首。或許是該時電影產業的興盛,相較之下,中、台對武術、武俠沒有比香港狂熱,甚至港片的影響也沒有反映在新生代創作者身上,這樣的原因又是為什麼?

塗:台灣最主要還是胡金銓導演,後來武俠片流行時,台灣也拍了一些,比如郭南宏等人。書裡在寫歷史這塊,著墨的傾向還是在電影美學上具有獨特展現的重要作品,或是說對這個類型的美學有突破性影響與發展脈絡。所以像台灣中間有一段跟風武俠片的時期,例如跟著胡金銓或古龍照本宣科,沒有太多新東西呈現的,就沒有納進書中。

後來為什麼沒有拍?其實港台都一樣,就是歷經一個自然淘汰的過程。拍久了觀眾也會膩,就如同六O、七O年代流行的瓊瑤三廳電影和功夫武俠片,到七O、八O年代,瓊瑤慢慢也不受歡迎,武俠片也從刀劍武俠片到功夫,功夫則出現李小龍和成龍。成龍後來又從古裝跳到時裝,甚至他已經有點脫離武俠類型。另一關鍵是,台灣於九O年代轉為新電影時期,拍些懷舊題材和文學類型,反而八O年代初香港出現的新浪潮就拍武俠片,如徐克的《蝶變》、程小東的《生死決》、杜琪峰的《碧水寒山奪命金》、許鞍華的《書劍恩仇錄》。所以不難發現九O年代的武俠片復興就是從香港出發,而後慢慢台灣有一點,大陸有一點。

有時候就是一個湊巧,比方說這些新浪潮導演就前前後後都有人拍,拍了以後不見得大賣,可是還是有些反應,或者是對市場的刺激,以及這群同一批新生代間互相的影響。最關鍵的還是徐克,徐克不但是在這方面做很多嘗試,他的嘗試也在市場上獲得成功,做出《笑傲江湖》和《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等作品。尤其《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提供全新的解讀和拍攝,不管是改編也好,影片著墨的性別角色也好,或是武打場面與調度,皆為武俠片注入許多顛覆性的新花招。

《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在當時不僅贏了周星馳和成龍,也獲得市場超乎意料的反應。一方面是有大家從未看過的新元素,幫助武俠片碰撞出新的火花,才可以再重拍這些東西;另一方面是明星,比方說賦予沉寂一陣子的林青霞一個全新的形象。所以那幾年以林青霞為主,其他如李連杰、楊紫瓊、周星馳等,就這樣一步步的發展跟發揮,在接下來的兩三年內密集拍了非常多的武俠片,但也因為這樣的快速消耗,直到1994、1995年就冷卻了下來。

現在回頭來看,我認為香港在當時掌握此種類型文化對電影市場反應的敏銳,所以他們非常迅速,可以從一部片或兩部片的成功,感覺到整個類型的復甦,開始大量拍攝。這也是那時期香港市場的強項,對這類型的發展做出很大影響及貢獻。

──那又如何看待台灣後期對於武俠片的減產,是成本考量?還是商業因素?又或者在這塊的耕耘已停止?

塗:我覺得都有,大概在七O年代之後八O年代上下,台灣在這個類型上的耕耘就停了。九O年代台灣還有跟拍一些,如朱延平等等,但大都還是仰賴香港,台灣幾乎很少。一方面是台灣整體電影工業從新電影後的九O年代開始跌落至谷底,什麼電影都沒有,更不用說商業類型電影。近幾年的話,一方面是成本考量,台灣拍的電影不會出現與選擇這個類型,連古裝片都屈指可數。另一方面,拍的人都不擅長這類型,觀眾也對台灣拍攝這類型的電影不太有信心。這些原因都造成近十幾年台灣電影在類型上的狹隘,有一些類型幾乎沒人拍。不過這是環境和市場使然,跟武俠片的類型發展不見得有太大的關係。

整體來說,真正我們認為的武俠片,這幾年已經非常少了,大部分都是所謂古裝大片,不見得完全能找到所謂「武俠」精神,只是有一些部分讓你看到武俠的風貌。例如《狄仁傑》系列本質上是在辦案,但因為在那個時代裡,中間還是有一些打鬥。如果用類型的角度去分析,它根本不是武俠片──既沒有俠、沒有復仇,也沒有去找世界第一。然而,現在大部分電影都混著這樣的風格或風情,純粹的武俠類型電影已經少之又少。

現在可以看到的大概是徐浩峰。徐浩峰是很多面性創作,他既寫武俠小說、寫評論,也拍武俠電影,我相信他會在這路線上持續拍下去。我也覺得在他的電影裡面,你還可以找到傳統的武俠類型脈絡,加上他又非常熟悉各種兵器跟武打流派,這些東西就成為他電影裡很好看的元素,讓他的電影雖然是非常傳統類型化的故事,卻可以看到之中的變化。

──在《與電影過招》一書中,特別嚴選十八部武俠片2做推薦,選擇依據是什麼?

塗:我希望這本書有三塊:一塊是理論,一塊是歷史,最後一塊是經典和作者。我希望它是一本實用的書,選這十八部片是希望成為一個工具片單,另外也希望當讀者買這本書的同時,便可以在市面上找到這些片來看。

當然,這十八部片並不見得是個人覺得最完美或心目中最喜歡的武俠片。但是我認為如果要快速理解武俠片的發展跟美學變遷,這十八部分布在不同時代、不同作者的重要作品,可能可以幫助讀者進入。因此,我盡可能選到幾個關鍵的導演和作者,添加不同時代和不同武俠片的潮流,讓讀者讀到這些作品時,可以真的去找影片來看,對照到書裡面所提到的一些重要的美學、作者和時代的流變。

 


2. ‭ ‬書中挑選的十八部片包括:《大醉俠》、《獨臂刀》、《龍門客棧》、《一代劍王》、《三鳳震武林》、《俠女》、《猛龍過江》、《流星.蝴蝶.劍》、《醉拳》、《少林三十六房》、《蝶變》、《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東邪西毒》、《臥虎藏龍》、《武俠》、《一代宗師》、《刺客聶隱娘》、《師父》。

無標題

──最後,請為我們介紹將隨書舉辦的「與電影過招」系列專題影展。

塗:這次會在光點華山電影院和高雄電影館舉辦一個「與電影過招─華語武俠影展」。影展規模有限,無法包山包海,只挑了幾部片,包括《迎春閣之風波》、《獨臂刀》、《龍門客棧》、《一代劍王》、《名劍》和《臥虎藏龍》,但這些片在武俠片歷史上都具有一定的關鍵位置。

其中影展有選映一部,也是我最喜歡的胡金銓電影──《迎春閣之風波》。這個片非常難找,所以我特地請他們一定要放這部片,市面上幾乎找不到DVD。從這部電影可以看見胡金銓的影響力,例如徐克的《新龍門客棧》其實不見得像《龍門客棧》,客棧的運用反而更像《迎春閣之風波》,張曼玉飾演的金鑲玉也是脫胎自李麗華飾演的萬人迷。我覺得這部片不僅相當好看,也非常難得可以於大銀幕欣賞。

當你隨著這個影展的脈絡看下來,在短時間內觀看這些不同年代的武俠片,就可以看到我在書中所指出不同時代的類型發展。它可以在故事上有所變化,也可看見更多美學上的發展──見證胡金銓和張徹的電影美學,跳到八、九零年代看香港新浪潮的成就,緊接著《臥虎藏龍》之後,又有新的武俠片變化。這個小而美的影展,可以快速讓觀眾理解武俠類型的變化,尤其年輕觀眾可能沒在大銀幕看過這些電影。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與電影過招」,通過每一時期的重要作品,來對應整個武俠片的時代脈絡與變遷。


「與電影過招─華語武俠影展」將於台北光點華山(4/5-4/6)高雄電影館(4/14-4/15)登場。

無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