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餚上桌囉!」——記第四十屆克萊蒙費宏短片影展

618
2018-03-13

第四十屆克萊蒙費宏短片影展在2月2日晚間盛大展開,於2月10日畫下句點,一如往年除了法國競賽單元、國際競賽單元及Labo競賽單元三個主競賽外,還推出兩個觀摩單元,圍繞在一個主題與一個國家。今年的主題是食物(la nourriture),用「佳餚上桌囉!」(Tous à table!)為影展揭開序幕,國家則針對瑞士。此外,亦以培育出奇士勞斯基(Krzysztof Kieślowski)、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安德烈華依達(Andrzej Wajda)等導演的波蘭洛茲電影學院為焦點,規劃了15部觀摩影片,讓觀眾一睹世上最古老電影學院之一的今昔學生短片創作。豐富的片單與多樣化的單元規劃,吸引了超過16萬2000觀影人次,是法國繼坎城後的第二大影展。

另外,今年特別邀請台灣導演趙德胤擔任國際競賽單元決選評審,也有兩部台灣短片入選競賽單元,分別為蘇弘恩的《土地》及黃邦銓的《回程列車》,後者更成為首位獲得Labo競賽單元首獎的台灣導演。

佳餚上桌,各有滋味

「佳餚上桌囉!」是今年影展的主題,除了作為影展主視覺外,更策劃了包含近30部食物相關影片的精彩短片觀摩單元。法國美食在國際間享有盛譽,「美食」是法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法國人來說食物不只是食物這麼簡單,你必須細細品嚐、反覆咀嚼,餐桌上的時光亦是人們交流、分享的重要場域。影展便以1993年法國輕喜劇《餐桌下的腳》(Les pieds sous la table)為開幕片,希望傳遞克萊蒙費宏短片影展作為東道主,帶領觀眾挖掘、品嚐和分享好電影的精神。從英式早餐《Full English Breakfast》到日本便當《O-Bento》,從美國的學校食堂阿姨《Lunch Ladies》到法國的高級餐廳主廚《Un chef à emporter》,讓觀眾一次嚐盡各種滋味!此外,亦邀請37位藝術家於影展期間共同策劃配合影展主題的靜態展覽,創作形式橫跨繪畫、攝影及裝置藝術。

瑞士電影:難解的移民議題

繼2017年的哥倫比亞,今年影展主題國由瑞士接棒。瑞士是世界知名的中立國,然而正因其身處歐洲各國的交界:左鄰法國、右為奧地利、上有德國、下有義大利,即便在政治上能夠保持中立,在社會議題上卻無法置身事外,民族衝突、難民議題一直是瑞士無解的習題。

瑞士的電影可能不比它的巧克力和秘密銀行來得聞名,然而部份瑞士導演於70 年代末期起延續法國六八學運精神與風格:反抗權威、崇尚自由、自我審視及自我批判,大膽討論瑞士社會問題與弊端,自此一躍世界電影舞台。瑞士電影觀摩單元挑選23部關於瑞士移民議題的短片,包含2008年國際競賽單元首獎的《Auf der Strecke》和今年國際競賽單元決選評審Dominique de Rivaz講述猶太人的1994年作品《Le jour du bain》,前者為德文、後者為法文,單從片名語言就不難看出瑞士在文化及語言的複雜性。

2014年的《紀律》(Discipline,暫譯),清楚展現導演將瑞士盤根錯雜、光怪陸離的複雜性,大膽濃縮於一部短片的功力。故事發生在瑞士洛桑,一間埃及人開的商店,小女孩因不斷吵著要買零食,讓父親失手摑了她一巴掌,就此展開一連串蝴蝶效應。一旁顧客指控這位父親體罰孩子(歐洲許多國家法律規定禁止體罰小孩),就在兩人爭吵之時,埃及人店家趕來勸架,等結帳不耐煩的本地客人將一位中東長相的客人誤認為店員,兩人起了口角;平時只做打掃的真正店員,不得不趕鴨子上架,代為結帳,卻無端引來更多紛爭,因為他不會說法語!瑞士深夜裡的一間埃及商店,因文化、語言隔閡、根深柢固的刻板印象而紛紛擾擾。

族群議題誠然是瑞士數十年來難解之題,但也正因多元文化的交會,滋養了瑞士電影的面貌,如同克萊蒙費宏短片影展創辦人之一Georges Bollon所描述的,瑞士電影是「一種非常活潑、多元化、有品質的電影」(Un cinéma très vivant, diversifié, de qualité et polyphonique)。

國際競賽:奔放自由的形式與多元題材

國際競賽單元從來自48個國家、超過6000部的報名短片中選出75部,題材和形式展現高度的自由和多元。以入選的中南美洲電影為例,有講述人與土地關係的哥倫比亞短片《潮濕的大地》(Tierra Mojada,暫譯)及委內瑞拉短片《九個節》(Nueve Nudos,暫譯),亦有關於一位想成為母親的巴西變性人的《褻瀆的牛》(Vaca Profana,暫譯),也有結合科幻、B級片的墨西哥喜劇片《茱琪塔》(Julkita,暫譯)。相較之下,來自亞洲的電影風格顯得較為一致和扁平,其中來自韓國、日本、中國、香港、台灣、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8部短片皆選擇以平實、自然、不多餘的對話表現一般人的日常,主題也多半圍繞在家庭。

今年的最佳國際競賽單元首獎由波蘭導演Dawid Bodzak的《顫抖》(Tremors,暫譯)奪下。「想像你獨自處在一個安靜又漆黑的森林裡,你不知道為何身處在那。突然之間你聽見狼嚎,你不想待在那裡,你很害怕。你看見一隻野狼,第二隻、第三隻,牠們離你越來越近,你現在該怎麼做呢?」影片一開始,少年如此問著另一位少年,故事就此展開。《顫抖》以少年的恐懼和青春的殘酷為故事主線,以現實主義帶點夢境的手法,呈現少年如同在森林中獨自面對狼群的孤獨和黑暗心境,並帶著寂靜而荒涼的氛圍。

評審團大獎則頒給同樣是略帶魔幻寫實風格的瑞典短片《陰影動物》(Skuggdjur),故事講述小女孩Marall和父母一起參加宴會,隨著宴會的進行,她發現大人們的行為越來越古怪,而且似乎只有她能看見在屋外出沒的神祕影子。Marall從一開始就愁眉苦臉,毫無赴宴喜悅,反觀大人們隨著輕柔的傳統音樂起舞,面無表情地搭配詭異的舞蹈姿勢,使這部短片成功地營造一種古怪而略帶驚悚的氛圍。

無標題

國際競賽單元內的動畫片特別值得一提,儘管在75部入選影片中,動畫片不到10部,但幾乎每一部都具有相當高的水準,其中由加拿大、愛沙尼亞及克羅埃西亞合拍的《馬尼瓦德》(Manivald,暫譯)和瑞典動畫《負擔》(The Burden,暫譯)特別吸引我的目光。

馬尼瓦德是一隻33歲啃老族狐狸,母親是個控制狂,連他彈奏的鋼琴曲目都要管,生活非常安全卻也無趣。直到有一天洗衣機壞了,一隻性感野狼維修工人闖進他和母親的生活、挑起漣漪,三者之間無可避免的三角戀,造成馬尼瓦德與母親決裂、離家出走,當他鼓起勇氣追尋愛人時,才發現愛人早有家室,傷心之際遇見正好缺個鋼琴手的街頭樂團,他用音樂療癒自己,也終於能彈奏自己想要彈奏的音樂!短短13分鐘的《馬尼瓦德》,詼諧地傳遞了許多訊息,親子關係、戀愛關係(包括異性戀、同性戀、甚至母子戀!)、自我實現與家庭期許,這些本該沉重而嚴肅的議題,在簡單的線條、簡潔的畫面和輕快的樂聲中,呈現出主角略帶苦澀、無奈的感受,又能讓人會心一笑。

《負擔》曾入選2017年坎城導演雙週單元,也是今年克萊蒙費宏短片影展的最佳動畫片。這片正是展現短片形式彈性流動的最佳例證:一部「黑色動畫歌舞片」。全片分為4個段落,不同動物分別在他們的工作場域:旅館、電話客服中心、超市、速食餐廳,以動畫片少有的歌舞形式表現出他們的生存恐懼。不同於一般歡樂的歌舞劇,全片使用冷調的音樂,搭配動物們面無表情的跳舞,加上帶著灰暗色彩歌詞,使觀眾能切身感受到動物們的疲倦,但是最後導演仍然留給觀眾一點希望――「當這些負擔從我肩膀上卸下,沒有病痛、沒有苦痛」,動物們終於能隨著輕快的音調拍手、重複唱著這句歌詞。

無標題

法國電影新方向,朝向國際化還是本土化?

今年總計1840部短片報名法國競賽單元,54部脫穎而出的短片中,劇情片高達40部,其中包含13部與西班牙、葡萄牙、喬治亞、比利時、土耳其、芬蘭、伊朗、瑞士及黎巴嫩等國家共同製作的短片,足以窺見法國電影不只長片有朝國際合作的發展走向,短片亦然。

首獎便是由法國與土耳其合製的動畫片《壞女孩》(Wicked Girl,暫譯)拿下,全片以土耳其語發音,改編自真實故事,講述喜歡大自然和動物、擁有豐沛想像力的8歲土耳其女孩,在醫院病房裡懷念她在鄉下祖父母家度過的美好日子,但同時黑暗可怕的夢靨也隨之湧現。

無獨有偶地,評審團大獎得主依然是一部合拍片,由法國與比利時合製的《Vihta》(意指編成一束的白樺樹枝,用來拍打身體幫助血液循環,是芬蘭和俄國桑拿的一種傳統作法)。講述某間剛被大財團併購的小公司,新老闆決定送給小公司原來的5位員工一個歡迎禮物:溫泉度假中心放鬆之旅。這是一部典型的法國輕喜劇,大量對白展現法式幽默與嘲諷文化,看似荒誕、無厘頭的行為在法國喜劇傳統下也顯得自然不造作。衝突環繞在其中一名參加旅行的員工無法與大家「坦誠相對」。度假中心桑拿房裡,裸體走動再自然不過,平常熟識的同事一絲不掛地話家常,連大美女也全裸享受,讓一旁的主人翁受不了,趕緊跑出桑拿房,沖冷水冷靜一下!最後靠著同事鼓勵和激將法雙管齊下,他終於突破自我,勇敢地裸體走在路上!

近幾年法國國產電影喜劇當道,小人物小煩惱正夯,帶些幽默及嘲諷調性,最好加點粗俗對白,其實和台灣前幾年《大尾鱸鰻》、《雞排英雄》大賣的情況類似,打著本土和親民的招牌,試圖重新拉近本土電影與本土觀眾的距離,然而這樣的影片是否會因為過強的地域特色而無法走出國際呢?不管在法國還是台灣,都有引起一些討論。

電影實驗室:打破定義的框架、跨越形式的界線

Labo競賽單元一直是克萊蒙費宏短片影展備受期待的單元,今年挑選出25部來自17個國家、在聲音或影像上具實驗性質的影片。Labo在法文字面上的意思為「實驗室」,標榜入選作品以爆炸性的原創力和「破壞規則」的實驗精神,打造出一個全新樣貌的世界呈現給觀者。然而今年入選的短片相較於往年顯得保守、實驗性不足,不過仍有少數令人驚豔之作。

台灣導演黃邦銓創作的《回程列車》(Retour)拿下今年Labo競賽單元首獎,以黑白靜態影像搭配導演的口述,展開兩段不同時間和方向的旅程:其一是導演橫跨歐亞大陸鐵道的旅程,另一個是祖父戰時生活的回溯,過去與現在、真實與虛構、靜態與動態的界線逐漸模糊,本片更被克萊蒙費宏短片影展選片人Calmin Borel盛讚具有法國紀錄片大師Chris Maker的風範。

評審團大獎則頒給曾以動畫短片《Please Say Something》奪下柏林金熊獎的愛爾蘭導演David OReilly。其新作《Everything》實際上是由同名3D互動式電子遊戲的片段鏡頭組成,打破動畫與電子遊戲間的界線,為動畫片帶往另一個新方向。全片以自然為主軸,由英國哲學家Alan Watts旁白貫穿,開頭以棕熊為中心360度環視森林,鏡頭推近草叢裡的昆蟲世界,接著逐漸拉遠直至銀河系。微小的生物變得巨大而清晰可見,浩瀚的宇宙成了掌中物,宛如一部生態紀錄片。今年拿下大獎的這兩部片,分別以膠捲相片、3D動畫兩種截然不同的媒材,在空間與時間向度上大膽實驗,挑戰傳統類型電影的定義。

※※※

邁入四十年大關的克萊蒙費宏短片影展,不僅沒有中年危機,反而透過百家爭鳴的競賽單元、主題平易近人的觀摩單元,展現高度的年輕活力,成功為創作者與觀眾搭起橋樑。其專業度及成熟度更是無庸置疑,成功將短片推向世界的舞台,從報名影片數及影展觀影人次逐年增加便能嗅出端倪。克萊蒙費宏短片影展選片人Jérôme Ters曾說:「短片裡最重要的就是自由度。」(La liberté est la plus importante dans le court-métrage),如此意念也反映在入選影片中,因此我們看見風格、題材的多元,形式與類型的重新定義,短片可能性及向度的不斷延展。

克萊蒙費宏短片影展不只端上一桌佳餚,也透過豐盛菜色,引領我們探索佳餚的無窮潛力 

無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