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白方塊掉進黑盒子的影像儀式—— 再訪「每部影片都是一道謎語:暗箱裡的鬼魂」策展團隊

614
2017-12-25

今年夏天台南蕭壠文化園區由「另一種影像記事」團隊所策劃的「每部影片都是一道謎語:黑盒子與白方塊的動態影像」(下稱「黑盒子與白方塊」) 展覽開啟了新的臺灣動態影像與不同場域空間對話的討論,在這個由糖廠倉庫改建的類白盒子空間,透過不同的影像展示與展演部署成多重歷史與媒介的交匯黑盒子。

 延伸閱讀
 

607期【電影特寫】
 

今年秋末,當金馬獎如火如荼進行的黃金週末,「另一種影像記事」回到台北,以「每部影片都是一道謎語:暗箱裡的鬼魂」為主題,串連中山區的藝術替代空間「濕地venue」與「光點台北電影院」,11月24日晚上邀請五組藝術家與團體以《神奇現像所》的影像跨域表演做開幕,11月25至26日則拉到正規的黑盒子空間,展開一連串鬼魂與影像的神秘之旅,從集結中港台日實驗影像的《電影:轉世化身》短片選輯、美國當代藝術與實驗片導演Bill Morrison《賽璐珞之蝕》,再到影迷不陌生《不散》、《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的35mm放映,並搭配學者黃建宏的專題講座,一系列的活動宛如一個對動態影像的招魂儀式,此篇訪談在整個活動過後完成,邀請策劃團隊「另一種影像記事」談暗箱背後各種影像的轉世化身:

——從七月在蕭壟文化園區類白盒子空間的「每部影片都是一道謎語」展覽跳到黑盒子「每部影片都是一道謎語:暗箱裡的鬼魂」(下稱《暗箱裡的鬼魂》)當初就有這樣系列活動的發想嗎?

W——「每部影片都是一道謎語」其實是2015年底成型的案子,當時計畫在黑盒子和白方塊讓動態影像展映同時發生,因為種種考量,最後變成展覽先起頭,影展接續發生。在最早的構想裡,就是希望藉由兩種場域、甚至是其他場域的影像展映,進行比較與對話,希望帶出影像在不同空間中閱讀經驗的討論與反思。

「暗箱裡的鬼魂」,某種程度上也試圖和討論「戲院空間」或「電影哲學」的經典電影致敬,重新挖掘在過去討論過觀影場域的電影,像《不散》裡的福和大戲院,讓它在當下時空產生記憶的迴響。

——如果兩個活動成為一個系列,那麼此次的《神奇現像所》開幕晚會(參展作品:林羿綺《VHS- Oath of Video》、 Pill
Jei Triangular 《午餐詩篇》、許岑竹 + 許家玲《一起》、林仁達 《約翰的小鎮》、 另一種影像記事《MTV Room》)是否能作為白盒子跳進黑盒子的一個「接點」或「儀式」?能否談談當中的規劃?尤其是影像與表演間的關係。

W——雖然「黑盒子」與「白方塊」是我們展覽在「每部影片都是一道謎語:黑盒子與白方塊的動態影像」論述中提出的論點,然而從2015年開始,我們不斷在這二者外的空間舉辦放映活動,實踐「域外」影像展映的可能。例如2016年我們曾在台南「總爺文化園區」請到廟口放映師,使用35釐米拷貝與放映機放映《新西遊記》;也曾在咖啡廳空間租借16釐米機器與拷貝,投影影像於白牆上;2016年引進BYOB(自帶投影機)一夜限定影像秀活動,邀請16組藝術家在空間內的任何地方、角落任意投影作品。這些嘗試都開啟我們對於「盒子」之外影像閱讀與展演的想像。

「神奇現象所」其實是綜合一年多來的實踐經驗而衍生的想法,也希望回應我們在影展策展中論述中沒有顧及的支線:「電影史的史前史」,希望透過影像裝置、現場表演與揉合放映與觀眾互動的行為藝術,帶領觀眾不僅「走出盒子」跳出二元空間討論,也希望重回電影還不是電影,甚至不只是電影的狀態。

——從這次影展標題「暗箱裡的鬼魂」就能發現,您們非常執著在影像中的鬼魂徘徊,而且也引用阿比查邦相關的論述,能否談談此次策展的思考?

T——鬼魂和輪迴其實也有著媒體史上的衍生意義。如高達所說的,所有電影都是紀錄片,因為都是記錄某個實然發生過的事件,這裡所說的「過去」,應該仍是影像作為藝術產製的本質。數位媒介與網路時代的高清與即時傳播,常讓觀眾忽略影像產製和觀看者本身的時差。這次所選的作品幾乎都有涉及這個集體健忘症的時差主題。另外,從影迷文化的觀點看,呼應電影院的觀影經驗,也是在現在電影觀眾大量往網路串流或影集流去的一個悖論:是否動態影像的魔力會因為科技的衍生而流入日常?或是,古典的觀影經驗仍像是影像的原初場景,將不停地向我們質問影迷文化的原點?

——在「電影:轉世化身」單元中有許多短片選輯,藝術家處理的主題也相當多元,但共同點都是對於影像媒介的重新思考,也有延續「黑盒子與白方塊」展覽中對於膠卷與VHS海盜版的考掘,這個選輯還希望跟觀眾溝通什麼?

W——本次短片選集其實是我們研究和興趣的延伸。譬如從影迷視角出發,有影響雜誌社掛名製片的《她的電影》,希望透過回望該作品,看見原本作為「影迷」的影評們如何變成產出影像的創作者。延續「黑盒子與白方塊」錄影帶盜版文化,《台灣錄影帶俱樂部》(Taiwan Video Club)則是從西方那一頭,回應了錄影帶作為影像文化傳遞的反向途徑——從台灣盜錄電視影集讓海外僑胞觀賞的地下交流生態圈等。本選輯放映活動分為兩個部分:上半場3件作品《(男孩)轉世》、《城中河》和《她的電影》,請到專業放映師以16釐米放映機拷貝放映,下半場其他5部片為數位檔案播映,也希望以此帶出影片媒材的對話。

臺灣影展普遍的策劃短片節目是徵件集合、大觀摩的方式在規劃,很少有短片是具有策展理念的,我們也希望透過這次的選輯,有明確的主題和方向,藉此綜合並回應本次影展論述和過往研究的興趣和精神。

 「電影:轉世化身」包涵的短片選輯:
 
  • 丁昕《甕城》、《城中河》
  • Simon Liu《海港城》
  • 牧野貴《來自黑暗的影片》
  • 雷驤(杜可風)《克麗絲汀(她的電影)》
  • 林泰州《獻給自己的作品》
  • Lana Lin《台灣錄影帶俱樂部》
  • 吳俊輝 《(男孩)轉世》

——《電影:轉世化身》單元中選的是中港台日的作者,是在什麼機緣下發現這些作品的?以及與這些藝術家的接洽過程是否能談談?

W——本次影展時程與篇幅有限,因此預留下一個短片輯的單元,希望透過短片的展映,讓節目內容更豐富多元。影展中長片作品《不散》與《賽璐珞之蝕》其實比較像阿比查邦說的是「過去的殘影」,透過「轉世化身」中放映的短片希望指向一種影像輪迴的可能。

中港臺日的選片範圍是在一開始決定的,尤其近年中國和香港實驗電影能見度不高,剛好夥伴有注意到幾位創作者,於是以此作為選片方向。過去我們舉辦的節目基本上都是引進既有節目,大部分都是西方的作品與視野,希望透過這次的節目,與亞洲在地和台灣產生連結。

T——我在韓國EXiS影展參展時認識丁昕,進而認識他的作品。他本身除了對膠卷技藝非常熟捻外,也會應用數位技術去處理作品,這兩者的交界也是我個人的研究興趣,而他本身從事實驗音樂創作,這方面和許多西方的前衛藝術創作者是相似的,DIY精神或龐克感性。另外,之前對中國的實驗影像一直停留在類似紀錄片或早期Video Art土法煉鋼的粗淺印象,然而從丁昕將西方的實驗電影脈絡帶回中國,並運用當地資源產生自己的生產方式讓我相當佩服。

某次前往一個師父家修理16釐米攝影機時認識Simon Liu,他在紐約實驗電影社群裡相當活躍因此認識,他本身是NYU電影創作出身,雖然受的是體制內的電影工業訓練,卻很堅持膠卷實驗與擴延電影的工作。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其實是竇靖童的MV,當時印象比較接近王家衛的都會感性,而他最近的兩個作品則使用相當獨特的語彙,去處理家族記憶和離散的主題。

無標題

吳俊輝的《(男孩)轉世》是這個主題裡最早想到的作品,吳老師是台灣當前最重要的實驗電影教育者之一,許多人對實驗電影的認識都是受其影響,他的作品雖然在美國和法國都受到相當的重視,但在台灣能看到的機會仍少,這部短片是承接西方實驗電影史並將其酷兒化的經典作品。

L——Lana Lin 是我們在2012年倫敦看到她在Gaswork空間展出時,對她的作品就印象很深刻。她在加拿大出生,父母都是台灣人,因為身份認同政治問題讓她的作品深刻地與文化/媒介/語言轉譯有關。像《Mysterial Power》(1998-2002)紀錄她在台灣家庭常執行的道教儀軌,他家人就用中英文夾雜的方式替她解說儀式的意義,她的姪女也是乩童人間與超自然世界的譯者。而《台灣錄影帶俱樂部》(Taiwan Video Club)談的是從台灣「出口」的文化轉譯,一位長期住在美國的台籍婆婆,很想念台灣的影劇,因此在美國租像《楊麗花歌仔戲》或《第一世家》、《紅樓夢》等的影集,再自己偷偷轉拷蒐藏,這部短片跟我們在蕭壠展出的海盜版錄影帶文化有著很豐富的對照跟回應,差別在一個是盜版文化的輸入,一則是出口。

W——牧野貴是我六年前在鹿特丹影展遇到的日本影像創作者,他視電影為「純藝術」,如同其他形式的藝術形式一般,和電影工業的商業運作做出切割,專注於影像的美學和觀影的閱讀行為。美術館中的觀眾可以決定觀賞畫作、雕塑的觀賞時間,他認為電影觀眾也可以決定和作品之間的參與程度與關係。他的作品「去結構化」,完全無敘事內容,使用拼貼與多重曝光方式作為創作方法,專注於影像的質感與細緻變化,這也是我覺得相當特別的地方。他也時常和傑出音樂人合作,本次放映作品《來自黑暗的影片》就由賈曼合作過的配樂Simon Fisher Turner操刀,本片作為賈曼《藍》的致敬與延伸,也是一種時隔24年影迷對於經典精神與美學的「轉世化身」。

——此次選映比爾墨里森的《賽璐珞之蝕》在上一次《每部影片都是一道謎語》展覽中作為開幕,這次將移師到黑盒子空間作展映,能談談這件作品在兩次展覽中各扮演什麼不一樣的角色?以及在黑白盒子中如何形成不同的脈絡?

W——《賽璐珞之蝕》在蕭壠展覽「黑盒子與白方塊」的放映原本是想結合傳統的廟會酬神儀式,進行園區內露天放映,然而因天候不佳移至室內。我們請到合作過的廟口放映師許順吉師傅來放映,使用傳統的紅邊框投影幕,所以整個活動仍保留部份廟口情境和氛圍,天色漸暗後,仍有些許魔幻氣味,這是我們企圖呼應電影宗教與儀式的嘗試。

無標題

而在本次「暗箱裡的鬼魂」電影院內的閱讀狀態,則和電影院的場域、以及展覽主題「暗箱裡的鬼魂」呼應,透過比爾莫里森的拼貼手法,再次讓破敗的、消逝中的「過去的殘影」於大銀幕上回魂。

——最後,這次許多影迷都相當期待能看見《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不散》的大銀幕再現而且又是珍貴膠卷放映,當初選片的意圖以及這兩位電影作者對於這次展覽的啟發?以及與這兩位導演的接洽過程?

H——原本就認識蔡明亮的助理,因此接洽過程相當順利。當時進行技術測試,再次重看《不散》大銀幕還是相當震撼,飾演售票員的陳湘琪一跛一跛的走在空蕩的戲院裡,突然想起阿比查邦長合作的女演員Jenjira Pongpas,也是一跛一跛地從鏡頭一邊走向另一頭,兩部片中的人物其實你不確定他們是否還是真的存在的人類,還是不願離去的靈魂?像是回來重溫大銀幕《龍門客棧》的石雋、苗天與《波米叔叔》中看電視的和尚與阿珍,靈魂卻走向夜市。走進電影院觀看電影即是一種儀式性的行為,底片拍下畫面,保留住動態影像再透過放映機播映,顯像宛如靈魂被招喚出來,無論是《波米叔叔》從洞穴中意識/招喚前世的記憶,或是《不散》裡未能散場(不願離去)的觀眾,他們有/無意識的徘徊於現實與記憶之間,亦是與本次影展主題「黑盒子」呼應。

W——蔡明亮和阿比查邦一直都在電影與藝術兩者間嘗試與突破,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的靈感來源,我們也都是兩位作者的忠實小影迷。《不散》與《波米叔叔》都是原先就在規劃裡的片單,為了呼應本次活動討論的「電影院」與「影迷」主題,也決定無論如何都要放映35釐米膠捲拷貝。最早接觸阿比查邦,也有考慮放映他的短片作品,不過因為該作品其實是以裝置(Installation)形式呈現,最後只邀請了長片《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回到影迷的身份,可以因為策畫影展和喜歡的創作者通信交流,整個過程令人非常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