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依然,繼續前進的多元觀點:2017坎城影展導演雙週

602
2017-06-29

每年的坎城影展主競賽片總是大師雲集,紅毯上星光雲集的熟面孔,就是少了新鮮感及驚喜,反而是主競賽單元之外的平行單元「導演雙週」(Directors Fortnight),總是能發掘出比主競賽單元更為前衛而獨特的作品。

誕生於1969年的導演雙週單元,始於1968年法國導演協會事件後,高達等名導聲援五月學運導致坎城影展放映取消,很湊巧地,今年主競賽片《情陷高達(Redoutable)》的時代背景,就是在講這場1968年的五月風暴,導演們呼應社會運動帶起的電影革命,叛逆的「導演雙週」單元隨之而生。

回顧過往入圍影片可發現不少知名大導的早期名作都曾在此留下身影,諸如馬丁史柯西斯的黑幫經典《殘酷大街(Mean Streets)》,甚至托比霍伯的驚悚大作《德州電鋸殺人狂(The Texas Chainsaw Massacre)》,今年的導演雙週依然叛逆,堅持過往生猛不忌的口味,開出了讓人驚喜的多元片單。

揮別黑暗轉向喜劇的克萊兒德尼
寫下熟女追求真愛的戀人絮語

今年導演雙週的開幕片《陽光閃耀》(Let the sunshine in,暫譯)就帶來了大驚喜。這是法國名導克萊兒德尼(Claire Denis)改編自法國哲學家羅蘭巴特名著《戀人絮語》的愛情喜劇,內容迥異於導演過去擅長的黑暗題材。當年她以同志情慾作《軍中禁戀》(Beau travail ,1999)聞名於世,過往作品總愛探討人性的黑暗面,如描述非洲殖民動亂的《白鬼子》(White Material,2009),或探討都會黑暗情慾的《仇人的情婦》(Bastards,2013),這次的大轉向也象徵著名導的勇於創新,是導演雙週單元最有趣的地方。

無標題

導演將《戀人絮語》的思想脈絡,套用在一位中年失婚女性勇於追求真愛的過程。年逾五十的影后茱麗葉畢諾許飾演一名單身畫家,在一系列各款男人的戀愛追逐中,解放性愛,也解放她內心輾轉難眠的「痛苦」,在愛與不愛之間反覆,一回是銀行禿頭男,下一回則是帥氣音樂家,在愛情叢林中,戀人心情總是在慾望與真實情感間拉扯,片中最有趣的彩蛋,竟是大鼻子情聖傑哈德巴狄厄與畢若許的精彩對話,讓現場觀眾笑到心坎裡,名導的新嘗試就在於語言的魅力,本片也獲得了導演雙週單元表彰法國電影的SACD大獎。

始終如一的法國新浪潮老祖宗,
純粹黑白的賽璐璐愛情神話

同樣獲得今年SACD大獎的,是另一位名導菲利普卡瑞(Philippe Carrel)的新作《一日戀人》(Lover for a day,暫譯),延續導演2015年的自傳性作品《巴黎式出軌》(In the shadow of women)針對愛情辯證的命題,不變的黑白詩意影像,同樣探討著愛慾橫流裡的男女情愛,也是他自2013年《戀人啊》(Jealousy)之後家庭愛情三部曲的最終章。

片中如同導演過往作品,一樣有著一位悲傷而美麗的女人臉孔,只是這次對愛情發愁的女主角,變成了他現實世界中的女兒艾絲黛卡瑞(Esther Carrel)。她飾演一位跟未婚夫決裂出走的哀傷女孩,突然推著行李逃到擔任哲學教授的父親家裡,卻發現家中多了一位跟她年紀相仿的性格美女,竟然是與父親相戀的女學生。兩人意外成了互相傾吐心聲的好友,在臥室與咖啡館之間心情流動,依靠著彷彿會哭泣的牆壁,交換著彼此的情慾心得,在愛情面前,關於女人的大膽與放縱,關於男人的膽怯與猶豫,三部曲的最終,依然在愛慾與忠誠之間的命題辯證。

無標題

這三部曲是導演從法國新浪潮以來,始終如一的個人私密經驗命題,可說是南韓名導洪常秀(前譯洪尚秀)式黑白私人情史電影的老祖宗,導演自從1969年入圍坎城的《處女的床》(The Virgir’s Bed)以來,就沒有改變過他純粹的黑白影像魔法,在法國古老的街頭,咖啡館,臥室內,創造一個屬於法國新浪潮的賽璐璐愛情神話。

新導演的發跡地
美國潛力新銳奪大獎

導演雙週曾是很多大導演未成名前的發跡地,今年的最大獎電影藝術獎(Art Cinema Award)就頒給了中國旅美導演趙婷(Chloe Zhao)最新作《騎士》(The Rider,暫譯),這是她的第二部作品,首作描述美國印地安人現況的《哥哥教我唱的歌》(Songs My Brothers Taught Me)就曾於2015年入圍導演雙週,第二部作品再次關注印第安人自治區中平民百姓的愛情與生活,這個真實發生在美國中西部南達科他州(Dakota)的牛仔故事。

影片源於導演兩年前見到男主角布雷迪(Brady)聽到的真實經歷,他曾經是個明星牛仔,在一場意外中腦部受到重創,被宣告難以繼續牛仔的夢,一度應徵超級市場的員工,無法回到馬背上的他鬱鬱寡歡,猶如被宣告死刑,但他對牛仔這行業仍然充滿著熱情,於是不顧生命危險,他決定放手一搏,企圖重新回到馬背上。

導演改編這個破碎的美國夢故事,全由真實人物上陣演出,主角的父親及妹妹就是真實世界的一家人,既真實又虛構,整部片在自然光影下,呈現著美國荒野的魔幻時刻,鏡頭充滿著草原及汗水的味道,這是一首牛仔與動物間的詠嘆調,導演創造了一個充滿血肉與熱情的西部牛仔形象。

對導演來說,拍攝這部片的動機,部分來自川普的當選,她在訪談中指出:「我希望人們透過這部片真正認識男主角,因為他代表了這個國家的很多人,他們今天被妖魔化了,可能是投票給川普,但他們都是人類。」身為民主黨傾向的導演,把鏡頭對向了她的「敵人」,導演透過一個美國夢象徵的角色,將人性放在政治與宗教之前,歌詠著熱愛這片土地與動物的自由騎士。

獨立製作小品的樂園
美國潛力導演的試金石

如同《騎士》這類的獨立製作小品一直是導演雙週的關注焦點,同樣來自美國獨立製片界的潛力導演西恩貝克(Sean Baker),今年也帶來新作《迪士尼的夏天》(The Florida Project,暫譯),自2015年以Iphone拍攝的《夜晚還年輕》(Tangerine)引起國際注目後,他宛如美國版肯洛區一般關懷邊緣弱勢族群的角度,將鏡頭從前作加州繁華大街上的黑人變性妓女,轉向佛羅里達州一群居住在廉價汽車旅館的貧民群像,這是美國主流電影中不太可能出現的題材,但在今年《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奪下奧斯卡最佳影片後,同樣的美國片商A24在坎城影展後買下了這部小品,打算循著同一模式再造獨立製片的奇蹟。

無標題

延續《夜晚還年輕》深入到另一個貧窮的美國,一群對正常生活絕望沒有固定工作的貧民,每天委身在迪士尼樂園旁的廉價旅館,但導演卻沒有將鏡頭對向殘酷的大人世界,而是跟隨劇中一位六歲小女孩慕妮的足跡,帶著她的死黨們,把破舊的廢墟當成遊樂園,女孩的母親哈蕾更像是她的玩伴,每日無所事事廢在房間度日,直到房租催繳期限,才帶著女兒到附近的高級度假村兜售廉價禮品,這對母女如同《夜晚還年輕》那對到處在街頭晃蕩討生活的死黨,一同尋找快速累積金錢的機會,人生對他們來說就像是一場遊戲,只是在金錢壓力與社會機構的介入下,殘酷的時刻即將瓦解這一切。

導演這次捨棄iPhone,改用35釐米底片捕捉每個場景,整個汽車旅館呈現著明亮典雅的色彩,陽光下七彩的廢墟閃著光芒,樣板屋式的冰淇淋店有著繽紛的樣貌,整體有如童話書的世界,這個看似燦爛卻可能一戳就破的糖衣世界,正是導演的刻意為之,他透過小女孩的視角看著這邊緣社會,如同達頓兄弟般流動的寫實鏡頭,跟著這群孩子們混亂胡鬧的舉動,戳破大人們建立的迪士尼夢想世界。

邊緣國度的類型反撲
來自印尼島嶼的西部CULT片

相對於歐美導演,導演雙週單元總不吝於提攜來自於主流電影國度以外的國家,尤其是關於商業類型電影的反撲,如同《德州電鋸殺人狂》40週年紀念返回導演雙週播映掀起的狂熱,今年導演雙週單元也來了一部反轉商業類型電影的驚悚作,來自印尼女導演莫莉蘇亞(Mouly Surya)的《瑪琳娜的復仇》(Marilina the murderer in four acts,暫譯),打破大眾對印尼海島的想像,全片在印尼東部一個充滿乾旱大草原的小島上拍攝,導演塑造了一個堅毅又強大的女性復仇西部片,在今年坎城向克林伊斯威特的西部經典《殺無赦》(Unforgiven)致敬當下,這部來自海島國家卻充滿草原殺戮氣味的影片,有個相當有趣的對照。

有別於西部片中陽剛的英雄電影氣息,整部片的主角是一個被當地惡霸欺凌的弱女子瑪琳娜,因為丈夫過世欠了一屁股債,某天夜裡在荒山的家中,瑪琳娜被一群討債的惡霸軟禁,意圖搶劫完家畜後再強姦,沒想到因為一鍋雞湯,匪徒們栽了個大跟斗,首領的頭還被瑪琳娜割下,堅毅的她帶著首領的頭,打算下山報警,通緝另一批歹徒,沒想到無頭首領的鬼魂尾隨在後,這一路上並不順遂,在警局女主角為了證明自己被強姦,竟然需要自備醫療證明,整個告狀的過程猶如一部荒謬劇,對印尼的官僚體制提出強烈控訴。

無標題

全片的攝影風格是一大驚喜,導演與攝影師尤努斯·帕索朗(Yunus Pasolang)以一種廣闊水平的視角,讓缺水乾旱的小島草原,宛如壯闊的大漠風光,一場室內屠殺戲的光線設計,以單一傾斜的寧靜光線來穿透黑暗中即將發生的悲劇,有如名畫家卡拉瓦喬繪畫中充滿戲劇性的明暗光線設計,讓整部片的視覺跟著主角所遭遇的不同階段變化著,逐步呈現了人性中越來越失控的黑暗面。

這是一個來自印尼邊緣島嶼的類型反撲,以一種優雅又生猛的女性復仇故事,控告著當代印尼穆斯林女權的淪喪,以及敗壞的官僚體制,所謂的女性復仇在現實印尼社會中不可能發生,在這部帶著輕喜劇色彩的西部片中,其實是一個嚴肅又堅毅的女性故事,也是今年導演雙週最讓人為之一亮,引起主流片商高度興趣的一部另類CULT片。

鼓勵女性導演勢力的片單宣示
導演雙週的前進力量

整體來說,今年的導演雙週雖然少了像去年智利另類電影傳奇CULT片大師亞歷山卓尤杜洛斯基帶來的的奇片《無盡之詩》(Endless) 這類爆炸性的傳奇,但在片單上對男女導演入圍比例的調整有了長足的進步,女導演作品就佔了近四成,對於近年來輿論對於坎城影展主競賽偏重男性的指責,有了相當程度的呼應。

導演雙週的片單中,從開幕片的代表導演克萊兒德尼,到最佳電影藝術大獎的得主趙婷,都象徵著女性導演們驚人的創作力,更遑論今年坎城最佳導演,就是由《魅惑》(The Beguiled)導演蘇非亞科波拉(Sofia Coppola)獲得,更加反應著電影產業檢討女性地位低落的呼聲。

每年在導演雙週入圍影片放映前,觀眾們都會看到歷年入圍影片的精彩片花,從馬丁史柯西斯到達米恩查澤雷(《進擊的鼓手》),象徵著電影史上的進步力量,或許未來會有更多偉大的女性導演在此被表彰,讓導演雙週單元代表的反叛與多元,不只是平行單元,而是前進。

 延伸閱讀
 

600期【放映頭條】
600期【焦點影評】
600期【焦點影評】
600期【焦點影評】
 
600期【焦點影評】
 
600期【電影特寫】
 
600期【電影特寫】
 
600期【電影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