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黃信堯、侯導愛徒入圍「國際新導演競賽」 將與影展大獎得主較勁
台北電影節公佈「國際新導演競賽」入圍名單,黃信堯的首部劇情長片《大佛普拉斯》(The Great Buddha+),以及新導演黃熙的《強尼凱克》(Missing Johnny)是今年入圍的台灣作品,將與其他10部作品一同角逐競賽首獎。
▍鍾孟宏、葉如芬加持《大佛普拉斯》
黃信堯《大佛》全面升級
黃信堯是台灣的資深紀錄片工作者,2011年曾以紀錄片《沈(ㄕㄣˇ)沒(ㄇㄟˊ)之島》獲得百萬首獎,歷年紀錄片作品都是台北電影獎、TIDF台灣紀錄片影展競賽項目的常客。《大佛普拉斯》是黃信堯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本片是由其首部劇情短片《大佛》發展而來,並由《一路順風》導演鍾孟宏、知名製片人葉如芬共同擔任監製。鍾孟宏在記者會上表示,他在2014年擔任金馬獎評審時看到黃信堯的《大佛》就非常喜歡這部短片,在影展節數支後主動向黃信堯表示希望合作,將這部短片發展成長片。
黃信堯說,《大佛普拉斯》是銅像工廠夜班警衛與做資源回收的中年男子在百無聊賴的晚上偷看銅像工廠老闆的行車紀錄器,發現了不可告人的秘密,片中包含謀殺、官商勾結等社會事件。故事概梗看似與《大佛》相同,但黃信堯說《大佛普拉斯》已經跟短片是完全不同的片子。鍾孟宏補充,《大佛普拉斯》從短版劇情中衍生出許多角色,也加入了角色間的愛恨情仇,有一段結尾是與短片是完全不同的。長版的風格與短片《大佛》有許多不同之處。短片的敘事風格幽默詼諧,有著一種「浮浪貢」的味道,但黃信堯說,長片裡的敘事方式會比短片收斂,「長片要談的比較多,短片要講的只是一個概念,長片除了要把概念獎清楚,還要顧及演員的演出與故事鋪陳,劇本等於重寫了一遍。」
▍侯孝賢愛徒黃熙首部作品
《強尼凱克》描繪都市迷惘青年的日常與情感
另一部入圍國新競賽的作品是《強尼凱克》,是導演黃熙拍攝的第一部劇情長片,黃熙說《強尼凱克》是一部「記錄台北當下」的電影,拍攝手法接近紀錄片,非常具實驗性,呈現都市裡中產階級人們的生活日常與情感經驗。《強尼凱克》由侯孝賢導演擔任監製,並由葉如芬任職的「華文創」出品。
葉如芬說侯孝賢曾向她稱讚,黃熙是楊德昌之後少見第一部片就以城市為題材的新導演,雖然影片沒有太多故事性,卻很貼近現今大家身邊年輕朋友找不到未來、只注重當下生活經驗與心情,「非常詩意又意識流的將這個故事拍攝下來。」
黃熙曾於侯孝賢拍攝《刺客聶隱娘》時擔任副導,除此之外,過去幾年一直在侯孝賢導演的電影公司任職,長期跟在侯孝賢導演身邊觀察他的工作方式。問到她的創作方式如何受侯孝賢影響,還是仍然有自己的一套拍攝方式,黃熙表示「侯導影響很深,主要是在與演員的合作方式上。」除此之外,也因為很認同侯孝賢的創作精神,所以她在拍攝手法上自然也貼近侯孝賢,但她也說,因為經驗較少,還是有一段落差。「侯導也不會把著手帶你拍攝,所以有時候需要靠觀察他的工作方式,想像如何做,這次很多都是邊拍邊調整。」媒體問到和侯導合作的溝通過程,黃熙認為侯孝賢是一位「包容性強大,也非常信任新導演」的創作者,在過程中侯孝賢都不會問過劇本。
▍不止當監製,侯孝賢、鍾孟宏班底全力相挺
兩位導演的首部長片不僅有名導擔任監製,侯孝賢、鍾孟宏更各都搬出自家的堅強班底支援。鍾孟宏曾以「中島長雄」的藝名獲得台北電影獎最佳攝影,也多次入圍金馬獎,這次「中島長雄」也親自出馬為本片掌鏡,在原本的攝影基調之中加入鍾氏硬漢風格,演員陣容除了原本短版就有的紀錄片導演莊亦增與「水腳A」陳竹昇之外,戴立忍、梁赫群、納豆等鍾孟宏演員班底也都將在本片出現,除此之外,還有「一片雲」林美秀,可以想見長片版之中也將增加不少黑色幽默。
黃熙的《強尼凱克》也獲得侯孝賢的創作班底也傾力相助,由《刺客聶隱娘》副導兼攝影師的姚宏易擔任攝影指導,姚宏易也是年初賀歲片《健忘村》的攝影指導,今年台北電影節的焦點影人林強,則與他近年的創作伙伴許志遠(DJ Point)一同為《強尼凱克》配樂。
《大佛普拉斯》與《強尼凱克》預計分別將在今年10月與12月上映。
▍「國新競賽」競爭強度更升級
影展大獎加持金光燁燁
除了入圍的兩部台灣電影之外,今年「國新競賽」的入圍作品陣容格外強大,囊括了坎城、柏林、日舞、盧卡諾等各大影展的得獎作品,精彩可期。但仔細一看,便會發現選片團隊挑選「國新競賽」的入圍名單策略與前幾年相當不同。以往「國新競賽」的入圍作品鮮見各大影展的得獎作品,主要挑選知名度仍沒有那麼高的作品。而已經有大獎加持的作品,多半都放在「未來之光」、「年度精選」等觀摩單元。策展人郭敏容表示,過去的確會從影展策略思考,避開已經在知名影展獲獎的作品,透過挑選尚未入圍影展的作品,來增加北影在國際影展圈的影響力。但今年選片團隊拋開這曾考量,純粹就作品論作品,因此許多影展得獎作品得以入圍。
除此之外,國新競賽入圍作品涵蓋的層面仍與延續了前幾年的選片方向,有關社會寫實的以色列電影《越愛越寂寞》(People that Are not Me)、羅馬尼亞強片《陌路狂犬》(Dogs)以及拍攝中東戰火議題的《烽火公寓》(Insyriated),也有關注性別議題的南非電影《割愛》(The Wound)以及中國電影《笨鳥》。具備實驗風格的作品則包括中國電影《孩子不懼怕死亡,但是害怕魔鬼》、巴西電影《單人舞,雙人屋》(Pedular),以及公路電影《我等行過阿特拉斯的幽谷》(Mimosas)。
郭敏容透露《我等行過阿特拉斯的幽谷》的神秘氛圍非常吸引人,讓人回味再三。而《構築心方向》(Columbus)是選片團隊的心頭好,雖然影片沒有如其他影展電影常見的強烈核心議題/概念,但是整體的韻味卻十分迷人,而郭敏容也補充,《構》片導演kogonada的背景非常有趣,他是權威電影雜誌《視與聲》(Sight and Sound)與知名國際電影DVD發行商「Criterion Collection」長期合作的影評人。新加坡電影《親愛的大笨象》(Pop Aye)是《爸媽不在家》導演陳哲藝監製的作品,由擅長乾燥幽默的才女導演陳敬音執導。郭敏容在之前參加新加坡短片展時認識了導演,而製片團隊在完成作品不久就將樣片提供給台北電影節,也是策展團隊非常喜歡的作品。
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將在7月4日晚上揭曉競賽結果。在影展放映期間,12部入圍作品的導演也將蒞臨影展現場與觀眾交流。
片名 title
|
導演 Director
|
國家 Country
|
孩子不懼怕死亡,但是害怕魔鬼
Children Are Not Afraid of Death, Children Are Afraid of Ghosts
|
榮光榮
Rong Guang Rong
|
中國
China |
構築心方向
Columbus
|
kogonada
|
美國
USA |
陌路狂犬
Dogs
|
柏登.米利卡
Bogdan Mirică
|
羅馬尼亞、法國、保加利亞、卡達
Romania, France, Bulgaria, Qatar
|
笨鳥
The Foolish Bird
|
黃驥/大塚龍治
Huang Ji/ Otsuka Ryuji
|
中國
China |
大佛普拉斯
The Great Buddha+
|
黃信堯
Huang Hsin-Yao
|
台灣
Taiwan
|
烽火公寓
Insyriated
|
菲利浦.梵樂福
Philippe Van Leeuw
|
比利時、法國、黎巴嫩
Belgium, France, Lebanon
|
我等行過阿特拉斯的幽谷
Mimosas
|
奧利佛.勒賽
Oliver Laxe
|
西班牙、摩洛哥、法國、卡達 Spain, Morocco, France, Qatar
|
強尼‧凱克
Missing Johnny
|
黃熙
Huang Xi
|
台灣
Taiwan
|
單人舞,雙人屋
Pedular
|
茱莉亞.穆拉
Júlia Murat
|
巴西、阿根廷、法國
Brazil, Argentina, France
|
越愛越寂寞
People That Are Not Me
|
哈妲絲.班.阿若雅
Hadas Ben Aroya
|
以色列
Israel
|
親愛的大笨象
Pop Aye
|
陳敬音
Kirsten Tan
|
新加坡、泰國
Singapore, Thailand
|
割愛
The Wound
|
約翰.特倫戈夫
John Trengove
|
南非、德國、荷蘭、法國
South Africa, Germany, Netherlands, Fra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