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惡組」導演剖開人性之方法:訪《極惡刑事》導演白石和彌

586
2016-12-14

《極惡刑事》導演白石和彌

以《兇惡》獲得日本多項大獎肯定,此片也在2014金馬奇幻影展放映,導演白石和彌的第二部長片作品《極惡刑事》則入圍亞洲電影促進聯盟奈派克獎,於今年金馬影展期間與台灣觀眾見面。

《兇惡》以記者為主線,帶出黑社會的角力,逐漸揭發真相,同時也讓觀眾隨著主角的腳步,陷入糾結的人性難題。《極惡刑事》同樣以描繪人性為出發點,從初入社會滿腔熱血的正義警察,如何越陷越深成為罪人,拋出人性、邪惡、正義的多種討論。同為真人真事改編,白石和彌除了深入田野調查,並且協同男主角綾野剛多次親訪事件主人翁之外,更從《兇惡》的經驗中,提煉出不同的角色處理方法。秉持著希望更加凸顯主角的初衷,《極惡刑事》主角諸星要一,更加貼近導演欲塑造的「可愛的人渣」形象,也回應了導演希望在故事中呈現人性的多種可能之期待。

《極惡刑事》:何以為「惡」?

《極惡刑事》改編自2002年發生於北海道的警界醜聞「稻葉事件」,稻葉圭昭因違反毒品及武器法被捕,進而揭露警察收受賄賂、黑白兩道勾結走私毒品等暗黑現實。白石和彌善於將真實事件搬上大銀幕,2014年的前作《兇惡》同樣改編真人真事「上申書殺人事件」。為了《極惡刑事》,白石和彌首先研讀稻葉圭昭的自白書《羞恥:北海道黑警的告白》,訪問事發當年曾經採訪的記者,完成第一稿劇本。並與本片男主角綾野剛一起拜訪稻葉先生,在訪問的過程中,主要根據稻葉的觀點以及本人提供的事件描述,多次修改後完成了劇本。

《兇惡》與《極惡刑事》對於「邪惡」的多角切入呈現,讓觀眾能基於不同的立場,更加立體地理解「邪惡」的本質與引發多種討論。不過,白石和彌說明,作品的核心仍然是在探討人性,而非單一的描繪「惡」。可惡之人必有可愛或可憐之處,惡可能也只是人性表現的某個切面。在電影中呈現角色的各種面向,則是導演試圖在《極惡刑事》更加強調的部分。《兇惡》透過記者的角度描繪黑道之間的角力,導演認為自己過於強調反派角色,在《極惡刑事》便集中火力描寫主角,讓諸星要一成為最鮮明的角色。不管角色核心為何,他最嚮往的則是塑造出「可愛的人渣」。

北海道少年回顧當地暗黑史,致敬史柯西斯、深作欣二

北海道出身的白石和彌,青少年期間在札幌打工當送報生,對北海道的情感深厚。也因為與北海道極深的淵源與熱愛,縱使《極惡刑事》揭露當地醜聞,不過,憑著自己對北海道的情感,反而找到了一個更加「合理」的觀點審視案件,並且獲得足夠的「資格」重現這個真實事件。為求安全,《極惡刑事》中的所有角色皆重新命名,包括主角稻葉圭昭在影片裡也以「諸星要一」化名現身,白石和彌笑著說,當年只有稻葉一人移送法辦,其他牽涉案件者皆脫身,甚至現在仍活躍於警界,若使用真實姓名,可能會連累仍在北海道生活的家人們。也因題材緣故,在北海道拍攝並無法提供太大支持,除了大雪場景必須在北海道之外,有九成的戲則在協拍單位配合度高、距離東京較近名古屋四日市完成。

在深入田調完成劇本之後,在選角上,由於故事從主角諸星要一初入警界的20初歲,一路發展至被捕入獄時已年近50,因而鎖定日本中生代演員,能自由詮釋意氣風發的青年到歷經轉折的輕熟男。在幾乎為純男性的體制中衝撞使壞,白石和彌反而期望由本身帶有性感氣質,與眾不同的演員出任這個角色。權衡人氣以及氣勢,日本當紅男星綾野剛出線演出。為求表演到位,綾野剛也多次與稻葉圭昭本人碰面,針對每個轉折、事件發生當下的心境,更特別針對吸毒的實際過程與反應詳細詢問,以求完美表演。

除了綾野剛,配角如中村獅童,以及跟白石和彌自《兇惡》後二度合作的皮耶瀧、松岡依都美,表現皆十分精采。皮耶瀧在《兇惡》以黑道老大表現亮眼,本次則飾演警界前輩,白石和彌說,皮耶瀧私下非常害羞內向,跟電影中霸氣與邪氣十足的氣質截然不同,連與松岡依都美的親密戲都讓他手足無措。除了實力派演員,為了配合片中角色的多元,呈現豐富層次,選角時除了納入非職業演員共同演出,也邀請各種背景的藝人合作,除了出身歌舞妓劇場的中村獅童,合作對象還包括許多音樂人、諧星。

不僅人物塑造目標明確,整部影片的調性從最初就有了構想。因劇情本身為以主角為軸心,環繞著各種人物以及事件,推進敘事。在結構上,白石和彌認為與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作品類似,因此也期待《極惡刑事》能致敬類似的敘事方法。在風格上,由於自身欣賞深作欣二導演(1930-2003)厚重暗黑、粗糙的質地,也希望在影片調性上能向深作導演製敬。

電影導演們,也是日本的「極惡組」!

白石和彌在實務經驗上師承若松孝二、行定勳,他在若松孝二的劇組中習得對電影的理解方法以及拍攝技巧,並擔任行定勳的助導,如今也與行定勳共同加入日活粉紅電影45週年的特別計畫,分別拍攝紀念軟調色情片的新作。

想起在劇組中與前輩們學習的經驗,在拍攝《極惡刑事》中北海道刑警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故事時,白石和彌笑稱,電影劇組或許也是日本最壞的一群人!為了達到導演的目的,擅闖未有拍攝許可的場景,是身為助導時的白石和彌心中最首要的任務!北海道這群逞兇做惡的警察們,跟把電影視為唯一使命的電影劇組,他們的處境或許是一樣的。

從故事本身的特質為影片風格定調,並且以此為準尋找能為電影帶來更多層次的演員,在田野調查間反覆修改劇本,白石和彌在堅持延續己身初衷的同時,也努力開發更多可能。兩部皆以男性為主軸,散發濃濃陽剛味,馬上就要登場的粉紅電影作品《母貓們》則是以風塵女子為核心的故事。白石和彌透露,《母貓們》會呈現他心目中女性強韌、比男人更懂得生存之道的生命力。跳脫真實事件改編而挑戰經典日活色情片系列,從男性視角轉為女性主題,作品向來類型明確的他,卻始終沒有執著與拍攝類型電影。若要挑戰某種既定的類型影片,則期待能拍攝恐怖片。

《極惡刑事》已於日本正式上映,當年被認為是栽贓入獄的俄羅斯船長一案,俄羅斯政府正巧在上映前提出再上訴。事發當年掀起的熱烈討論,也因再上訴重啟話題,最終決定重新審理案情。重審在日本實屬不易,電影帶來的話題性多少產生的正面作用,讓社會重新回顧這個案件。類型電影向來較易吸引觀眾的特點,加上當紅明星加持,北海道少年重理家鄉黑暗面的故事,也意外創造了超乎預期的影響力。

 

  延伸閱讀2016金馬「NETPAC奈派克獎」影人專訪
 583期【電影特寫|影展快遞】
584期【放映頭條|影人】
584期【電影特寫|國際瞭望】
578期【放映頭條|影人】
585期【電影特寫|台灣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