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鹿特丹影展觀察:從總監交替看今年的影展大改造,兼談琳瑯滿目的影展活動

549
2016-03-24

總監這個職務的工作內容在每個影展不盡相同,從影展的部門主管、實權負責人,或是鎮場子的精神領袖都有可能。在鹿特丹影展,影展總監(英文全銜:General and Artistic Director)就是影展的實質掌舵人,負責領導整個影展的呈現方式,是最高決策者,也是領導選片團隊做最後選片決定的人,可說是整個影展的心臟。今年是鹿特丹影展的第45屆,也是新總監Bero Beyer任職的第一屆。

前任總監Rutger Wolfson執掌總監一職8年,因為2014到15年的長期病假,而決定在合約期滿前一年提早離職。因此在2014年末,來年影展即將開始前,鹿特丹影展對外公布Rutger Wolfson即將於2015年影展結束後去職,以及開始物色新人選,並於2015年坎城影展開始前一周宣布擔任新總監的人選為荷蘭電影基金顧問與製片人Bero Beyer。

根據鹿特丹影展的官方媒體發布資訊,Bero Beyer早在2014年8月1日就加入鹿特丹影展工作團隊,也就是說鹿特丹影展的諮詢委員會(the festival’s advisory board),非常可能在早於2014年8月之前就開始尋覓接任總監人選,直至2016年影展開始,他們至少花了超過一年半的時間進行這次的總監交接。

鹿特丹影展新任總監 Rutger Wolfson

長達一年半的佈局,對影展執行來說非常的有意義且重要。影展策畫與執行需要許多的經驗累積,讓新總監在就任前就有機會從內部角度理解影展的決策過程、執行方式、決策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優缺點、或是執行後的結果,能夠讓新總監大幅省去就職後與團隊磨合的時間以及對策的摸索。才有可能在下一個年度影展籌備開始前,進行完整的佈局與調整。

論及影展籌備的例行工作流程,每個步驟都必須緊咬時間點,比如節目收片、活動規劃、合作企劃等工作,往往兩至三周的延誤就可能產生難以挽回的影響。而總監更替的影響則涉及更高層次的決策,包括最頂層的節目架構、影展的目標或理念。這些較高層級的決策必須在一開始籌劃新一年的影展時就必須先行(甚至提早1-3年),否則固定工作流程一旦開始執行,頂層決策往往無法再做整體方向的更動。也因為影展這樣的工作邏輯,高層級的方向性決策必然要先於執行面,才有可能在新的一屆中做整體樣貌的調整,鹿特丹影展以總監提早進組的交接方式,增加新總監在策畫新一年工作前的暖身,讓新總監能夠及時為新接手的一年做出具有代表個人風格的調整。對於影展的穩定發展是極度關鍵且必要的,如果新總監是在前一屆影展結束後進組,他的所有調整必然會在就任後的第二年才能有比較完整或明顯的變化,對影展呈現來說,會比較有一種停滯不前的感覺。因為這樣的交接方式,今年的鹿特丹影展在賽制跟節目配置上作了極大幅度的改變與調整。

2016金虎獎得主

金虎獎減少入圍與獲獎影片數量

鹿特丹影展的重要策展方向之一,是鼓勵各國的新導演創作,因此「金虎獎」(Hivos Tiger Awards)是一個專給新導演的競賽獎項(第一或第二部劇情長片)。自1995年競賽設立以來,過去皆是從入選的12至15部競賽片,選出3部金虎獎得主,其餘非競賽的近40部新導演作品,則以觀摩方式呈現在「未來之光」(Bright Future)單元中。而過往的金虎獎得主如今皆赫赫有名:包括克里斯多夫諾蘭、阿比查邦、婁燁、洪尚秀等,而當年他們都只是初出茅廬、默默無名的新導演。由此可知金虎獎作為發掘電影世界新秀的功能。

今年開始,金虎獎將入圍影片由12-15部縮減為8部片,以每天晚上一部首映片並配合專場導演講座(Tiger Talk)的方式,將這些入選的新片呈現給全球觀眾。金虎獎得主名額也由三位減為一位,由5位評審從8部入圍影片中選出,並視該年作品狀況,由評審們決定是否頒發評審團大獎(Jury’s Award)。影展官方對於此一調整的說明,是希望不論是入圍影片或是得獎影片都能得到更多的注目。配合這樣的賽制調整,原來做為新導演觀摩單元的「未來之光」單元也增設了一個「最佳首部影片獎」(Bright Future Award),由另外3位評審選出該獎項。

調整賽制的用意可以理解,但同時卻也令人覺得有點可惜。主辦單位無疑是希望金虎獎的入圍或得獎能夠帶給影片更大的幫助,在這個邏輯之下,唯一得獎影片的分量,當然比三部得獎影片中的一部來得令人印象深刻。然而若從影展鼓勵發掘新導演的角度來說,如果有三個金虎獎,就有三部影片/導演會得到注目,在鹿特丹影展選片口味相當多元的狀態之下,三部不同的影片得獎,能為更多新導演的未來鋪路。對影展方來說,今年的賽制調整無疑是在「重質」或是「重量」之間的選擇,也是一個非常兩難的選擇,而新總監選擇了一條與過去不一樣的道路。至於「未來之光」單元的新增競賽,則明顯有一種為了彌補金虎獎名額減少而採取的方式,卻使得兩個獎項看起來像是一軍賽及二軍賽。

「最佳首部影片獎」得主《LAS LINDAS》劇照。

節目架構重組

新總監的到來,也使得今年的節目大幅度重組。在選片邏輯不變的前提下,以調整單元分類的方式,將原本的各大小單元整合成4大類,各有不同的任務與邏輯,好讓觀眾在面對茫茫片海時,能更容易找到適合自己口味的影片。

為了能讓觀眾更有組織的將影展節目看個分明,鹿特丹影展在此下了非常大的工夫,把數百部影片拉出了一個能清楚劃分的架構。從節目規劃的角度來看,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工夫,除了因為鹿特丹影展共有將近600部的恐怖片量之外,還因為其中許多影片都是難以單一分類的,同一部片裡面混合實驗、紀錄、劇情、偽劇情、論文電影、混合媒材、混合主題都非常正常,當這種作品很多的時候,要能夠耙梳影片到特定類別中,是一件更不容易的事情。

2016鹿特丹影展單元架構表

單元
未來之光
Bright Future


能夠豐富電影世界的原創新導演作品。
明日之聲
Voices


較成熟、具有觀點、值得持續觀察的導演作品。
深度聚焦
Deep Focus


給深度影迷的單元,連結過去與現在、具有開創性的電影作者。
跨界觀點
Perspectives


探索電影、影像、音樂、電視、藝術之間的接點與界線。
節目/子單元
金虎獎競賽
大銀幕獎
金虎獎短片競賽
觀摩長片
2016增設「首部作品獎」
觀摩
Signatures
極度獨立的作者導演新作品
 
短片
短片
短片
短片
展覽
展覽
展覽
展覽
中長度片
Limelight
即將在荷蘭上院線的影片
導演專題
Pare Portabella & La Escuela de Barcelona
Episodic/Epidemic
高畫質電視影集
 
IFFR LIVE
戲院與線上同步放映,線上觀眾映後QA時可從網路即時提問。
導演專題
Adachi Masao
Critic’s Choice
由媒體影評們選出從電影論電影的影片,今年主題為「Who’s cinema?
 
 
Regained
修復影片與對看電影的新觀點
Genre DNA
類型電影
 
 
 
Letters from Ethiopia
衣索比亞電影專題
 
 
 
點唱機Scopitone
電影與音樂/聲音
 
 
 
影像盲點 Blind Spot
電影與視覺
專題
ID: Gender(dot)net
專題
ID: The Generic Self
專題
ID: Community Camera
專題
ID: Burma Rebound

在新總監的努力之下,由上表可以看得出來,4大主題分類中都包含有長片、短片、展覽以及專題影片,大部分的子單元可以一眼看出該單元的影片路數,的確讓觀眾比較容易找到自己有興趣的影片。白底的單元為綜合性單元,主要呈現今年的影片狀態,綠底的單元是論述/策展型單元,並在單元前以專文介紹該單元的策劃發想、選片的切入點。

這樣明確的劃分雖然讓觀眾的選片方向更為清晰,對於口味比較保守的觀眾來說,一方面更容易選到自己有興趣的影片,卻也大幅度減低了跟不熟悉影片相遇的機會。不論是哪個層級的影展,其實都期望帶觀眾看到超出自己世界的影像,讓觀眾藉著影像「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而在這種明確的節目呈現下,觀眾的確比較容意避開不熟悉的影片,卻少了發現新大陸的挑戰與興奮。

除了以上兩大或褒或貶的改變,今年還有兩個對參展從業人士衝擊極大的改變,一個是網站改版,一個是影展手冊改版。從業人士其實是最抗拒改變的生物,年年參展的人很容易習慣同樣的戲院、同樣的訂票系統、同一個位置的櫃檯或是同樣大小的影展手冊。當事情改變時,最好是更便利、更美觀或是更簡單。但今年鹿特丹影展的兩個主要影片介紹平台——紙本手冊與電子網站,偏偏都朝著另一個方向背道而馳。鹿特丹影展過去的網站設計非常優秀,不論是查找影片或是影展相關資訊都十分便利,但今年或許是為了要配合行動裝置閱讀版面,或是配合取消手機APP,網站調整為大圖式的呈現,資訊功能頓時大大萎縮。不論查找影片、活動訊息或場次,都變得非常困難。紙本手冊則變成類似台灣的影展專刊功能,刪去了放映場次,以及最後面的影展場次總表,查找場次必須得配合影展報才能完成,過去一本在手方便無窮的形式,頓時變成需要多參照另一份資料才能完成的工作,沒有更簡單、也沒有更便利。

鹿特丹網站改版後的介面。(電腦版介面請點此

電影之外——影展活動

影展活動具有宣傳影展、加深溝通、活絡節慶氣氛等功能,是影展除了影片放映之外很重要的部分,這也是跑影展跟在院線看電影最不一樣的地方。鹿特丹影展的活動琳瑯滿目,針對不同的年齡層、喜好與需求,每種觀眾都可以找到自己有興趣的活動。從比較正經的兒童手做、展覽、講座,到歡樂的電影猜謎、城市導覽、天天都有的午夜派對、看片加爵士樂演奏、放映同時有管弦樂團現場演出,到跨界的聲音/影像放映,或很具實驗性的黑暗電影放映等,再加上各種產業論壇,活動之多,不可能在一次影展中參加完一輪。

鹿特丹影展有很多講座,有些緊接在電影放映之後有點像映後座談,但是有特別命題的講座如「Brave Talk」系列,多半是藉著電影討論各種社會議題;除了一般的映後講座,有些映後座談更會出動4台攝影機做現場錄影或直播的講座,例如IFFR LIVE單元。除了結合放映,當然也有獨立於放映之外的講堂。另外今年配合競賽單元的規模縮小與位階提高,每部競賽片在晚上的首映結束後,在另一個場地進行公開的「Tiger Talks」導演講座,由資深影展策展人與影人對談40分鐘,所有觀眾都可以免費參與。

無標題

無標題

從前文的節目架構中,可以看到每個大單元都有各自的展覽規劃,但由於作品規格與展場空間選擇等限制,有時不同單元的展覽會在同一個場地展出,展出作品多半為電影創作者的錄像、影像、行為紀錄與裝置作品。展覽的場地通常位在戲院附近的咖啡店、藝文空間,今年有一個場地位在整修中的大樓裡,看展覽的人要穿過無人的階梯、曲折的走廊,被木板覆蓋的電梯,根據小指示牌來到其中一層樓,尋幽探祕,彷彿這一切些也是展覽的一部分。

Video/Sound單元,在由廢棄工廠改建的音樂表演場地,放映影像與聲音結合的作品,不同的創作從不同比例的雙銀幕投影、雷射與乾冰效果以及數位影像搭配音樂皆有之,沒有座位,觀眾可以邊喝飲料(包含酒類)邊跟著音樂搖擺,或是安靜的欣賞演出,鹿特丹的各種活動幾乎都是如此放鬆隨意。

你有看過沒有畫面的電影嗎?黑暗電影放映(Blind Cinema)就是一個這樣的嘗試,銀幕上的電影沒有畫面,只能透過第一次看這部影片的兒童描述他所看到的畫面,配合影片的聲音,用另一種方式理解電影。

「點唱機」(Scopitone)單元選映與音樂有關的電影,部份場次會在這樣的影廳進行,有舞台、有暖場演出,放完片後有現場演奏的音樂。座位是圓桌與椅子,最後面還有賣飲料的小吧檯,觀眾可以在放鬆的狀態下度過一個既有電影又有音樂的美好時光。

無標題

無標題

業內活動會公佈在影展主場地,多半是以協助電影創作者理解產業發展、相互溝通或媒合更多機會的講座為主。比如鹿特丹電影基金(Hubert Bal Fund)的介紹、後製中的電影片花曝光、影展策略分享等等。多數的活動旨在溝通心得、分享知識、建立人脈,對參展的電影人有很大的實務作用。

影展城市漫遊(Festival Walk),這個活動是針對來到鹿特丹影展的國際影人,鹿特丹是一個充滿能量的城市,由影展特約的導遊為來到此地參展的電影工作者深入介紹這個都市。以10人左右的小組為單位,徒步在城市中,除了認識荷蘭社會的基本概況,也介紹鹿特丹城市的歷史發展、特殊的拍片景點,做到電影與城市的完美結合。


後記:「言必稱總監」的新聞稿

鹿特丹影展的官方新聞稿,今年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幾乎每篇新聞稿都會寫一段「總監說」:「總監表示今年的影展…」,「總監認為…」;到底是因為影展媒體組認為要讓閱聽大眾快速認識新總監的其人其言,或是總監對於自身權勢的展現方式,後者的方向顯然會與影展未來的呈現方式有關聯,值得我們繼續觀察。 

延伸閱讀:

549期【電影特寫】
〈2016鹿特丹影展觀察:林木材談「奈派克獎」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