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向百態叢生的高齡化社會 2016金穗獎作品的幾點觀察

546
2016-03-02

如果市場上的賣座電影反映的是主流觀眾的需求與品味,如同瓊瑤三廳電影滿足了在工廠中鎮日工作的女工對愛情的浪漫想像,那麼新銳導演、年輕學生的手部創作,反應的則是個人對外在社會環境最切身的觀察。

市場與實驗:金穗獎的設置

電影形式與內容上的創新、實驗是金穗獎近四十年來一貫的精神。回顧金穗獎的創辦初衷,1978年,內憂是當時的台灣電影充斥著粗製濫造的「黑電影」,題材多半是被壓抑許久的暴力情色元素;外患則是電影的主要出口東南亞國家提高電影拷貝進口稅金,並削減華語片放映配額,使得電視開始普及、國營片廠走下坡、缺乏改革方向的台灣電影產業更加雪上加霜。

近期即將上映的楊力州導演紀錄片《我們的那時此刻》也提及,1970年代末至1980初期的國片缺乏佳作,金馬獎諸多獎項幾乎被香港電影包辦。在窮途末路下,時任新聞局長的丁懋時仿效香港的實驗電影展,創辦第一屆「實驗電影金穗獎」,企圖鼓勵新銳創作,為電影產業注入活水與新的思潮,也讓設置有影視相關科系學校的學生有一個能夠競爭與發表的平台,堪稱是題材與形式語言的「研發部」。

雖肩負改善產業的期待,金穗獎成立並一路沿革近38年來,確實提供今日獨當一面的影人如李安、蔡明亮、魏德聖等導演嶄露頭角的園地,但更重要的或許是,正因為是學生新銳的首部創作,題材未必需要符合國家「主旋律」或健康正向光明面,而可以更自由地反映創作者對社會動脈的觀察與態度。從早期實驗性格濃厚、受西方電影美學影響的劇情片將常獲得大獎,到近年關注台灣本土政治社會、紀錄反映現實或個人生存困境,金穗獎的轉向是整體歷史脈動共同構築出的結果。

以今年的入圍影片而言,片單中有極高的比例處理的是老年人口的照護問題、即將消逝的農業社會記憶、弱勢疾病或精神官能症的彌補與療癒、以及邊緣族群的生存樣態。相較於過去幾年經常出現的公民社會政治議題、被壓迫族群的狀態,今年無論劇情或紀錄短片,老年人的生命政治是不可忽視的關注焦點。這不僅反映出台灣社會的變遷趨勢,其令人感到悲憫的處境,也說明這是一個政府與主流社會尚未準備好去面對的問題。

高齡化社會與題材的突破

以社會性題材的觀點檢視金穗獎,映照出上述台灣的種種議題。比如一般劇情片入圍作品中,陳欣緯的《辦桌》透過兩個客家阿婆以傳統婚喪喜慶中常見的戶外辦桌維繫生計所需與街坊鄰里情感。某天晚上,上了年紀的阿金嫂驟然逝世,好友茂森嫂在唏噓難過之餘,煮了一鍋阿金嫂生前想吃的雞酒,以茲懷念安慰。全片風格成熟洗鍊、情感自然流露毫無造作,不僅入圍金穗獎,也在多個國際影展上放映展出。金仲華的《出遊》則講述患有重度自閉症的阿樂與負擔沉重照顧責任的哥哥阿超的生活。為了照顧阿樂,莊凱勛飾演的阿超只能一邊帶著弟弟、一邊做些粗重低薪的工作,女友也因為不堪負荷壓力而跑掉,沒有出口的窒息生活,逼迫阿超以極端的手段來改變這種狀態。這部影片題材鮮明,表演精彩,鋪陳有緻,與沈可尚講述自閉症兒子與照顧者父親的紀錄片《築巢人》的沉痛無奈有諸多相似。

今年金穗獎仍維持一般組與學生組的劇情、紀錄、實驗、動畫等競賽項目,而最大宗的作品題材型態,則指向上述反映本土政治社會、紀錄現實或個人生存困境。有趣的是,不論是關於性/別、族群、世代等五花八門的題目,基本上都已捨棄抽象或理論性的談論方法,而以摸索脈絡、探尋記憶的提問方式,並以清楚淺顯的影像敘述來呈現。這或許可謂是電影敘述範式的轉移,朝向歷史化的、縫合經驗距離的敘事,而不只是看自己的肚臍眼或文青蒼白的呢喃獨白。

 

圖:蘇弘恩《靈山》

蘇弘恩紀錄片《靈山》以不同時代的新聞紀錄片,對照現今原住民長老獨自生活於山下,與大自然、動物、森林相依為命的景況。從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到國民黨來台後原住民被視為生活懶惰、發展落後,到1990年代後的正名運動與還我土地運動,蘇弘恩連結起過去幾個歷史節點的變化,展示了原住民文化中特有的生命哲學與自然觀點,讓沉默的老者成為有力量的主體。《港仔尾紀事》以孫子的身分與視角,探尋祖父的鄉下生活與過往記憶,拉近了世代之間的距離與理解。那些原本陌生的生活片段在鏡頭下變得立體,使當下的年輕人不再只是沒有過去、生活在都市的個體。

上述的紀錄影像展現了對家族內部歷史記憶的挖掘,而身心病痛與落在家人身上的照顧責任則是另一個反覆出現的主題。廖華伶《忘年人》充滿巧思也令人驚喜,一名記憶力奇好、能背誦出各家郵件地址的郵差(蔡明修/蔡爸飾演),每天穿戴整齊出門上班,卻忘了自己已然是一名罹患失智症、甚至連親人也認不得的老年病患;陳建彰的《孝悌兒童》則請來金馬獎最金女配角呂雪鳳演出罹癌的阿嬤,她的孫子為了參加學校舉辦的「孝悌兒童」比賽,努力地孝順阿嬤、逗她開心;張不乙《離岸》描繪一個跑船的底層勞工階級家庭的典型生活:父母為了照顧家庭與生計每天忙碌奔波,老母親罹患了精神病且有幻聽幻覺。由於擔心左鄰右舍的閒話,他們並不敢把的老母親送到照護中心,因為在傳統觀念中,拋棄應盡的照顧責任就是不孝,長輩也認為必須在自己家中老死,甘願忍受一切不適與不便。

新銳的試煉,社會結構的反射

經歷經濟起飛與高度發展後,現今台灣社會急轉直下,普遍面臨青壯年失業低薪、高齡人口照顧的問題。另一方面,長輩的傳統觀念尚未扭轉、醫療及長照制度不健全,都造成了家庭內部的沉重責任。這可謂是台灣社會首次直面的嚴峻問題,不禁使人想問,為何現今高齡人口有著各式各樣的精神官能症?除了平均壽命延長、醫療體系更加有系統地將各種症狀病理化之外,是否也可能是整體社會環境、未經反思的文化造成的結果?

 

圖:曾威量《禁止下錨》

另一個由新加坡導演曾威量《禁止下錨》提出的尖銳議題,則是外來打工者的生命狀態。一對在台灣打工、卻懷孕生下小孩的外籍男女,無端被台籍老闆扣錢,,又償還不出高額仲介費,幾乎身無分文,瀕臨走投無路。此片入選今年第66屆柏林影展短片競賽單元,表現相當亮眼。曾威量的電影風格有著一股安靜卻迷人的力量,通常沒有太多對白,而是透過周圍的空間、環境來完整敘事,乍看之下似乎什麼也沒說,其意涵卻早已隱含在畫面的每個元素中而不言自明。曾威量在新加坡主修廣告,2010年來台成為北藝大交換學生,前作《在陸上》、《當冷風吹起》、《蘇力》都擅長運用影像形式與攝影空間來拓展文本的意義,作品多關注亞洲各個地區的政治狀況,以及不同文化差異。

就金穗獎的脈絡而言,動畫與實驗片競賽部分仍是不可取代的重要角色,學生動畫單元入圍作品中有不少佳作,比如葉雨涵《真心小癡》、陳變法《摘月記》令人印象深刻;實驗片部分,發想自邱剛健詩作的二頻道錄像作品《伊人》(吳梓安導演)相當有前衛風采與實驗想像,性感且充滿生命力。

今年入圍影片題材的走向,揭示了新銳電影創作者切身感受到的議題形貌,也勾勒出台灣社會百態叢生的高齡化與長期照護問題。做為大膽創新的金穗獎,近四十年來確實孕育出不少大師級人物導演與實力深厚的技術人員,它能對電影產業提供多少可計算的產值或許是次要的問題,從每年的作品中看出議題動態趨勢與新興電影創作的典範轉移,應該也是金穗獎反映時代與思想、創作的面向之一。

 

第38屆金穗獎入圍影展活動資訊

時間:3月19日至3月27日
地點:光點華山電影
網址:http://www.movieseeds.com.tw/news/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