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類型作為手段——專訪《麻醉風暴》製作人曾瀚賢、《徵婚啟事》導演連奕琦
公視迷你影集《麻醉風暴》開播,再度打開醫療類型戲劇相關話題,專業醫師紛紛稱讚「真的很寫實」,從大醫院麻醉科醫師高達1比4萬的醫病比、惡性高熱與醫療糾紛入題、醫院護理人員與醫師的過勞狀況,戲劇中的呈現真實得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為了製作這部迷你影集,製作人曾瀚賢不僅找來專業麻醉科醫師當顧問指導,還辦影展、講座找來日本醫療劇資深編劇,企圖深耕醫療類型,與醫界、觀眾發生更多關係,他說:「台灣的影視產業要繼續往下走,還可以做什麼?我認為類型是一個手段。」
深耕醫療類型劇
《麻醉風暴》源於原名《惡火追緝》的電視劇本獎作品,結合推理、醫療、社會關注的題材讓曾瀚賢眼睛為之一亮,希望承繼2000年公視《大醫院小醫師》、2006年《白色巨塔》的基礎,在這個類型上開創新的風格與觀眾,因而向公視提案得標。「侯文詠看完影片,覺得裡面的劇情完全正中現在的醫院體系狀況,覺得我們把醫療劇又推展到新的可能性,因為《白色巨塔》比較偏向愛情偶像劇,他原本希望講更多實際醫療狀況。在那之後就斷了,所以他很高興有人可以承接這個題材。」
曾瀚賢2010年與鄭有傑合作《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開啟Youtube搶先播映的新做法,點閱率、收視率、口碑評價、電視獎項上均毫不遜色,此次與導演蕭力修合作《麻醉風暴》,曾瀚賢說:「比起電影或十集以上的連續劇,希望透過迷你影集跟社會有更多互動,嘗試不同於商業電視台的潮流動態討論。」
鎖定台灣醫療現況,劇情揭露麻醉科醫師過勞問題、精神科醫師不為人知的脆弱、醫院不常備罕用藥物「單挫林」的缺失,有一定的話題性。曾瀚賢也認為,由於六集長度左右的迷你影集拍攝期大約兩個月,工作節奏與電影比較像,可以是影視產業求生存的一種方式。
市場上尋找生存策略
「《海角七號》之前,我常開玩笑說一年只要拍三部,就佔台灣電影年產量的20%。這幾年的製作、題材變得多元,人才有更好的機會,甚至有李安、盧貝松、大陸劇組來台取景拍攝,證明台灣環境不錯,技術人員經驗也有提升。但從去年開始,明顯感覺錢變得難找,從創投機制進來、大家都在搶案子,到作品一一拍出來後投資者都卻步、對環境不樂觀,市場是冷靜下來的。從之前搶人,到現在製作人員沒有工作,或拍到一半停拍,只有合拍、協拍片比較活絡。」曾瀚賢說。
他認為,在市場保守情況下,不管電視或電影,都應該先以類型作為手段,重新找到觀眾和利基點。「就算把電影拍好,觀眾也不一定會進來看,現在大家已經不喊『力挺國片』,因此作品本身需要更多能量。」題材開發、類型定位、精準行銷,並且掌握執行方法,是曾瀚賢對影視產業生存所提出的策略。「我發現這幾年累積了很多製作與技術人員,但如何選材?什麼會中?執行度如何?怎麼讓劇本成熟?開發部分還是有人才斷層,沒有公司可以從頭涵蓋到尾。」
為此,曾瀚賢成立新公司「講故事」,便是為了將產業實踐經驗有更多討論、教育管道,摸索更準確定位類型的方法。但他也坦言,以一集200萬(六集總計1200萬)的預算而言,在鏡頭數不足的情況下,節奏必須調整,也必須捨棄更多推理線索,專注在醫學與人性情感上。「我們當然希望往美劇的規格方向,但還差很多,至少先做出來,才有更多資源和可能性。」
而拍完《命運化妝師》、《甜蜜殺機》後跨足電視劇、拍了台視《徵婚啟事》的連奕琦,亦同樣認為台灣影視產業發展要找出口,需多與市場發生關係。「有人認為我電影拍得很怪,那我就拍電視劇,讓怪與市場發生關係,讓怪變成普通。想辦法把影響力發揮到最大,才能生存下去。」
連奕琦認為,過去製作環境不那麼在意產量,但量可以刺激內容。比較矛盾的是,台灣因為政治定位上的「維持現狀」,加上網路讓電影電視的界線模糊化,反而被太多二手知識框限住。「市場是全球的,台灣太被國族的界線綁住,一直在想怎麼把人才留在台灣,台灣成為市場很困難,要成為一個實驗區比較容易。」
在此頻出新招企圖引起市場與觀眾回響之際,不論是電影轉戰電視,抑或製作深耕類型,得靠不斷地碰撞試驗,來殺出一條生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