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火力稍弱,策展摸索新方向:2015 鹿特丹影展報導

497
2015-03-02

寫在前面:2015年,鹿特丹,主場地 De Doelen(見上圖)前面修了2、3年的路總算修好,影展新增了一個大單元、調整了一些小單元,去年因為生病幾乎沒有履職的主席在影展開始前一個月就公告了今年影展結束後將卸任,觀眾依舊在每天的小冰雹跟細雨中趕場,又一年的影展循環開始!

古巴、泰國、秘魯三國新銳馴服金虎

鹿特丹影展一向把選片重心放在新導演、新創作。即便影片的拍攝或放映規格可能達不到普遍認定「電影製作水準」,只要有足夠的創作概念或手法就有可能入選,因此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的電影生力軍平台,如同每年度第一道充滿生氣的春風,最新鮮的導演、作品、創作概念,都可以在這裡看到。

照慣例先從金虎獎開始。這個全世界新導演的競賽殿堂中,今年得獎的三部影片分別是古巴、阿根廷、德國三國合製的《The Project of the Century》(La Obra del Siglo)本片由古巴導演 Carlos M. Quintela 執導, 英文片名「The Project of the Century」原指古巴還在共產時代時,在蘇聯支援下新建全國第一座核電廠的計畫名稱,隨著共產蘇聯倒台,這個進行到一半的計畫也隨之停擺。導演用劇情片穿插新聞片段的手法,呈現住在半完成的核電廠廢墟中的工人面對生活困境的故事,以及古巴當年未完成的美夢。泰國導演 Jakrawal Nilthamrong 的《Vanishing Point》則更為超現實,故事從一張血淋林的車禍現場照片(導演雙親真實發生的車禍現場)以及一個強暴犯被警察押往案發地點進行犯罪模擬開始,無數破碎且無關的影像片段在影片的後半段產生了某種神奇且隱晦的因果連結,生命、死亡、存在、慾望跟命運在影像之間緊緊交纏。秘魯導演Juan Daniel F. Molero的《Vediophilia And Other Viral Syndromes)》將時光倒退15年,回到網路交友剛剛興起的時候,一心想拍A片賺錢的少年遇到性開放的女孩,影像不但刻意還原當年粗粒子畫質,還穿插一系列低像素動畫、跳針,非愛情故事的相遇與非愛情故事的結局實在地呈現發生在遙遠古巴但舉世相同的年輕世代迷惘。

不過影片得獎是一回事,這三部影片在影展列出的 160 部觀眾票選影片中,都沒有進入前 100 名又是另一種故事,可見專家與觀眾的口味差別這件事情也不是台灣獨有。 

上圖:今年三位得獎者(前排)於頒獎典禮合影,由左自右依序為泰國導演Jakrawal Nilthamrong、古巴導演Carlos M. Quintela、秘魯導演Juan Daniel F. Molero
下圖:The Project of the Century》劇照
劇照提供/鹿特丹國際影展

今年競賽作品創意火力弱

除了三部金虎獎得主外,競賽單元值得注目的還有《Dog Lady》阿根廷女導演放棄所有文明物質,帶著自家狗兒,自導自演在荒野中生活的流浪人,人與動物、與自然的互動在四季遞嬗中流轉;日片《情人訂製指南》(Pinkie,2014台北電影節)導演竹葉麗莎快速拍出的第二部作品《Haruko’s Paranormal Laboratory》也在競賽片之列,女孩家中老被嫌棄的老電視機突然搖身變成魅力十足還會12國語言的帥哥,不追到手怎麼可以?《Tired Moonlight》則是靜謐的美國社區大小事,不論時間空間為何,有人才會有故事。

金虎獎競賽顯示的是影展追求影像創作上的創新突破、求變化的企圖,然而平心而論,今年的競賽影片在創新突破、平均水準與多樣性上都不如去年。大部分的影片不是安靜沉穩就是混亂瘋癲,彷彿全世界的新導演都失去了看見世界的新眼睛,令人覺得實在太不過癮的同時,也默默希望明年的新導演可以更爭氣。

左:《Dog Lady》劇照。;上右:《Haruko’s Paranormal Laboratory》劇照。
劇照提供/鹿特丹國際影展

新單元「聚光燈」靠攏商業片 增進與本地影壇互動

影展節目架構部分,除了依影片調性分成的四個大塊面「金虎獎競賽Tiger awards」、「未來之光Bright Future」、「電影光譜Spectrums」、「專題號外Signals」外,今年鹿特丹影展與過去幾年最大的不同,應該是整整多了一個單元。

新單元叫作「聚光燈Limelight」。新單元裡面的24部影片都是即將在荷蘭做商業放映的(偏藝術)影片,包含已經在台灣上過院線的《婚姻風暴》、《蜂蜜之夏》、《性本惡》,入選去年台灣影展的《愚人的國度》(Charlie’s Country,2014桃園電影節)、《過於喧囂的寂靜》(The Tribe,2014金馬影展)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台灣即將上映但是現在還不能說的影片。這個單元的加入使得鹿特丹影展的選片光譜更加擴大,從抽象、實驗創新的純藝術電影,到能夠上院線的商業藝術電影盡皆有之,也使得影展跟荷蘭國內發行商的互動增加。過去鹿特丹影展難免被質疑「放這麼多古裡古怪的片對本地電影圈有什麼幫助?」也許能因為這個單元而得到一點平衡。

兩單元多年來首次刻意強調「首映片」––互別苗頭還是自信不足?

另一個在單元編排上的變化,在於影展今年特別強調各區塊的首映影片。兩個重要的單元「未來之光」和「電影光譜」下面都再被劃分成「首映」與「非首映」兩個子單元。搶得世界首映(全球第一次在影展亮相放映)或是國際首映(本國放映之外的第一次影展放映)的確是一個衡量影展國際影響力的指標,但是一反過去毫不強調首映數量的作法,用單元編排大張旗鼓地強調首映影片,此舉所欲透露的訊息不單單是展現鹿特丹影展的影響力,也可能是在隔海相望的日舞影展與多倫多影展的強力壓制下,主辦單位洩漏出的不自信。

「未來之光」單元影片數量減少為49部,今年仍然沒有台灣電影入選。本單元為拍攝第一、二部長片(劇情或紀錄片不拘)的新導演影片,包含之前已經在別的影展得獎連連的兩部印度片《Court》、《Labour of Love》、西班牙片《Magical Girl》、韓國片《Alive》;已經在10月的釜山影展亮過相的歐洲首映片《Set Me Free》、《A Matter of Interpretation》、首映片則包括完全奇幻的公路電影《Crumbs》、暗戀成狂的寂寞捷運司機《Forever》、蒙古草原上的三段式故事《Erdos Rider》、稀土工廠開發與愛情哪個較重要的《榴槤忘返》等。

圖:《Sam Klemke’s Time Machine》劇照。
劇照提供/鹿特丹國際影展

紀錄片比劇情片更精彩

整體來說今年的紀錄片與劇情片相比毫不遜色,甚至在體例上更為奔放自由;生活上像個魯蛇但卻成功持續自拍35年的Sam Klemke 從2011年在網路上公開自己的35年人生濃縮後,不但吸引超過百萬點閱,也吸引了本片導演取得他這35年間的自拍攝影內容,整理編輯並持續拍攝後成為《Sam Klemke’s Time Machine》,以Sam Klemke的人生轉變和美國太空總署對於太空研究的演進,呈現出35年來世界與科技的快速變化。《Transatlantique》是一部(幾乎)沒有對白的海上故事,遠洋散裝貨運船的船員在黑白畫面中的日常,機房的檢查維修、清潔船艙與海上娛樂,或者風平浪靜或者巨浪滔天,當一切無趣又無聊到一種即致的時候,反而產生了浪漫的意境。《Hearts Know* the Runaway Brides》則是一個跟落跑新娘有關的拍攝計畫,男導演從自己的被悔婚的經驗出發,在十幾個國家拍了各種落跑新娘的小短片,並且讓該國人發想落跑新娘發生的故事,有趣又帶著淡淡傷悲地語調,呈現的是不同文化脈絡下對落跑新娘的想像。《Battles》則是有關戰爭的痕跡,不論是比利時、阿爾巴尼亞、俄羅斯或是拉脫維亞,戰爭雖然已經不復在,但不論是實體的碉堡、變成文化觀光財的軍營或是無形的記憶,戰爭都毫不客氣的在未經歷過戰爭的人們之中留下醒目的位置。

在今年「電影光譜」單元作客的,則多是鹿特丹影展的熟面孔。 包括許鞍華《黃金時代》、趙德胤導演的首部紀錄片《挖玉石的人》(Jade Miners)紀錄家鄉緬甸玉石礦坑的狀況、去年10月以在高雄電影節上映過的園子溫《東京爆族》(Tokyo Tribe)、山下敦弘的新片《極道好聲音》(La la la at Rock Bottom,2015金馬奇幻影展)、三池崇史的新片《聽神明的話》(As the God’s Will)。王兵的新片《父與子》(Father and Son)由於拍攝過程中遭到周邊人士阻撓而中斷拍攝,僅能以簡單的方式呈現工廠工人兩個兒子的日常生活,失去王兵過去從大量素材中濃縮意境的特殊呈現方式,十分可惜。《唐皇遊地府》(2013台北電影節)導演李珞的紀錄片《李文漫遊東湖》(Li Wen at East Lake)詳實的紀錄武漢東湖的歷史文化脈絡以及過度開發使得湖面不斷縮小的景況,過度開發雖然是舉世共業,此片卻過於充滿難為外人所理解的細節與感情,而使得觀看不易。

上圖:紀錄片《Transatlantique》劇照。
下圖:《挖玉石的人》劇照,本片是趙得胤首部紀錄長片。
劇照提供/鹿特丹國際影展

張鎮、Bruce McClure獲「專題號外」單元致敬

「專題號外Signals」單元今年向兩位導演致敬,一位是集導演、製片、編劇於一身的的韓國中生代導演張鎮(Jang JIN)放映影片包括《歡迎來到冬莫村》(Welcome to Dongmakgol)、《殺手公司》(Guns and Talks)、《高跟神探》(High Heel)以及最新作品《他不囧,他是我兄弟》(We are Brothers)等12部影片。

此單元的另一位致敬對象,則是台灣非常陌生的影像表演/實驗影片創作者 Bruce McClure。他認為自己是個表演者更勝於導演,演出使用不同規格的膠卷放映、單部或多部投影機與聲音效果,現場演出(放映)難以再複製的影像表演。聲音、影像、節奏或空氣,都是他演出的一部分。影展為他安排了一整星期的戲院演出與當代藝術中心的裝置展示。

其他專題包括「24/7」發想自歷史學家 Jonathan Crary 的著作《24/7: Late Capitalism and the Ends of Sleep》以一連串的長短片與裝置作品探討不眠時代與資本效應、「Everyday Propaganda」討論現代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政宣態度,「What the F?」F在這裡指的是女性而不是某個罵人的字眼,在這個性別仍然不平權的時代中,女性或女性主義是什麼意思?俄羅斯爆女樂團 Pussy Riot 被釋成員 Nadia 和 Misha 出席未完成的新片《Pussy versus Putin》放映會,真人闡釋前述兩個單元的交集。「Really?Really.」則由 Roy Andersson 的《鴿子在樹枝上沈思》(A Pigeon Sat on a Branch Reflecting on Existence)領頭,帶領觀眾直視一系列現實中的超現實電影,「Regained」單元則包括B級片有關的紀錄片們、跟明星有關的紀錄片們以及包含《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的台灣新電影專題。

上左:《他不囧,他是我兄弟》劇照;上右:《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劇照;
下圖:Bruce McClure以前衛的現場創作奠定地位,沒有現成的作品劇照,在鹿特丹影展官網介紹網頁上,更是貼上象徵圖片失效的手繪X線條圖片,強調他現場創作的特色。導演更自己說過,他的電影作品不需任何沖印設備、演員、收音師、甚至製片。
 
劇照提供/鹿特丹國際影展

鹿特丹影展片量動輒5、6百部,實在難以在此篇幅中完整介紹,鹿特丹影展的英文網站非常完整,更多單元與影片介紹請見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