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穗獎入圍作品特寫:紀錄片《刪海經》導演洪淳修專訪
第三十六屆金穗獎入圍影展已於3月21日開跑,首周末觀眾參與踴躍,而展出的影片之中,不僅劇情片入圍名單中有著許多實力堅強的作品,在紀錄片類入圍名單之中也可以見到戰果豐碩、實力堅強的佳作。
洪淳修導演的《刪海經》,這部關注金門地區鱟棲地在政府當局開發大旗下覆滅的紀錄片,便曾經獲得南方影像獎的「當代觀點獎」、更於日前獲得日本國際地球映畫季 「綠色印象獎」,入圍舊金山海洋國際電影節競賽項目,也入選為法國環境影展觀摩片,在國內外走完一周之後,現在回到北台灣和觀眾見面。
《刪海經》關注的是金門縣後豐港潮間帶上的活化石--鱟所面臨的生態浩劫,以及後豐港漁民在錯誤開發政策下所喪失的海洋、漁業資源。金門位在海峽兩岸的最前線,過去敏感的戰略地理位置,讓軍事單位在海邊部屬了許多防禦設施,反而完整保留了許多潮間帶,孕育豐富的生命。但隨著對岸改革開放,兩岸關係趨於和緩,地方政府為吸引大量陸客前來觀光,無不劃出觀光大餅,金門相關單位也相信他們獨特的政戰歷史背景,加上小三通直航首站的絕佳地理位置,必定能夠吸引大批陸客登島,因而大舉將後豐漁港改建為商港,但完工後卻又發現,當初地質評估錯誤,使得商港過淺,商船無法於港區行駛,於是又花費大筆經費填海造陸,打算將商港改建為BOT觀光商場吸引陸客前來消費。原本當地生態豐富的潮間帶,便在這樣一連串的開發建設下,在混凝土牆與消波塊下逐漸是去呼吸空間,鱟這種在金門生活超過兩億年的古生物,也失去了原有的棲地。
本片導演洪淳修的歷年作品都致力於關心海洋、潮間帶的環境生態,與該地居民的生活型態,以及其和經濟建設之間的矛盾。導演的鏡頭除了抓緊時間紀錄下各個地區尚存的生態樣貌之外,也對準了該地以小型農漁民靠天吃飯、與自然共存的小規模、傳統生產模式。例如《刪海經》之中的漁民便是搭小船出海,以海釣、在海邊架定置網等小規模的方式作業,同時,本片與前作《河口人》(2005)中的被攝者也恰好都自己眷養、宰殺雞羊,呈現了一種在商業社會之中所難見的,人與自然之間的緊密連結關係。
圖:後豐港是鱟在金門的主要棲息地,過去常見公鱟與母鱟在潮間帶交配產卵。
圖片提供/洪淳修 |
都市小孩拿起攝影機 紀錄人與土地殘存的親密關係
關注「人與土地」親密情感的洪淳修,其實是個在台北長大的都市小孩,但他並不適應都市的擁擠與繁華,反而嚮往著鄉村生活。每次離開都市的日子對他而言, 都是一種解脫,又或是對這種生活的逃避。同時,他對台灣水域生態這麼關注,也和他的成長背景有關。洪淳修從高中時期就喜歡攝影,從擁有第一台相機開始,就常往鄉間和海邊搜尋攝影題材,當他到了大學開始接觸紀錄片之後,農村和漁村自然就成為他鏡頭下的拍攝場域。
洪淳修導演也感性表示,拍攝紀錄片是他對於農村生活嚮往的一種實現方式。他拿著攝影機走進農漁民的生活現場,心中也希望可以藉此進一步參與他們的生活。儘管如此嚮往,他的鏡頭每次都只能面對在開發建設之下逐漸失去生命力的環境,留下她最後的身影,例如,這次他到金門拍攝後豐港時,商港工程就已經開始了。洪淳修拍攝時的心情,想來應該十分複雜。他告訴記者,「紀錄下他們,心中也持續一直有種感覺,就是關渡平原的農人也好,淡水河上的漁人也好,或是金門沙灘的鱟,在城市的擴張之下,遲早都會消失,紀錄這一切,其實是帶點不捨的心情。」
但他拍了這麼多農漁民的生活,是否會希望有朝一日也以這樣的方式過活呢?導演回答,以前或許會想,但是現在有了家庭,就不單是他一個人的問題了。不過,他也說,「透過拍紀錄片,還是能不斷的在海邊與鄉間生活,這樣子我就很滿足了。所以光這點,我想……我應該就會一直拍下去吧!」
圖:在洪淳修進行拍攝時,後豐商港工程已經動工,圖為工程船隻與岸邊作業漁民。
圖片提供/洪淳修 |
不畏盤雜體制問題 旁白帶觀眾瞭解問題核心
儘管《刪海經》和前作《河口人》都關注漁民的生活,但是他們在敘事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刪海經》是洪淳修首次加入設計的過場畫面的作品。在影片的每一個段落之間,他將畫面轉到沙灘上一台老舊電視機,並透過後製,讓螢幕上出現八二三砲戰、蔣介石訓示反共、國台兩方談和、到馬英九總統在活動上發表對中共友善的演說等新聞畫面,並讓兩隻鱟在電視機前,看著螢幕上的每一個畫面。他表示,這樣的處理,是希望從歷史的演變,看見、甚至凸顯台灣對中國的矛盾。而以鱟的視角來看電視,則是企圖隱喻鱟這種在地球上存活了兩億年的生物,僅因為岸上人類的私利,卻造成滅絕的危機,卻也無能為力。
在敘事方式上更明顯的不同是,洪淳修一反以《河口人》中以影像敘事為主,不使用旁白,也盡可能不要在片中的鏡頭後方發言的敘事方式,在《刪海經》中使用了大量旁白說明拍攝內容。對於敘事方式的選擇,導演表示《河口人》是以旁觀者的方式,呈現漁人的生活樣貌,讓觀者直接由被攝者的生活或言談,了解環境破壞對漁人在生活上的影響;《刪海經》本來也企圖這樣的基調出發,但因所牽涉的狀況卻更複雜,光靠像《河口人》的影像敘事,很難把背後結構性的問題說清楚,因而才需要旁白引導觀眾了解議題內容。洪淳修導演指出,在金門當局大舉開發經濟建設的背後,其實有一個更大的因素,就是對中國的過度依賴。他解釋,金門是個距離中國只有三公里的小島,在經濟上難免都需要中國的支助,因此許多工程都以吸引中資、陸客前來為由,進行大規模的開發。但是,當政府單位為了發展觀光不斷畫大餅時,認為中國旅客一定可以為金門帶來大筆收入時,其中的環節卻仍充滿了許多問題,他認為這些結構性因素是必須要在影片中交代清楚的。因此,他走訪了政府單位,當地居民,也整理了參考數據,再以口白將每條線索給串起來,勾勒出事情的全貌。
而回答這些問題的同時,洪淳修也非常憂心的表示,「拉高一點來看,這種對中國過於樂觀的期待,不也是台灣現在所面臨的問題嗎?不然現在立法院前面,哪來那麼多學生在抗議。」
而諷刺的是,從拍攝金門鱟棲地消失出發,進而針砭金門觀光政策的《刪海經》在前往參加法國環境影展時,卻被平面媒體以「金門鱟拼觀光」的下標方式包裝報導,洪淳修導演也覺得十分無奈,他強調當初有跟採訪記者詳細解釋商港的問題所在,也提供了參考資料,可惜最後還是以這麼方向報導。但他也替媒體緩頰,表示因為金門媒體圈特殊性質所致,金門幅員不大,人們來往也十分緊密,可能相關部門的承辦人員就是自己的親人,記者可能因此不太敢得罪相關人員。「最後報導出來,我看了標題之後也只有搖頭的份了」導演感慨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