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怕雷奈 aka. 如何穿越記憶的迷宮––高雄電影館雷奈回顧展導讀

448
2014-03-03

年少時看雷奈的電影,總覺詰屈聱牙難以入口,猶記《穆里愛》在真善美戲院(還記得是民生報舉辦的法國電影節)裡看了睡、睡起來又看,沒想到十多年後在光點台北與雷奈在大銀幕重逢(「國民戲院」影展),這回是《我的美國舅舅》,依舊昏昏沉沉、睡睡醒醒。但是,當高雄市電影館寄給我一份法國在台協會提供的片單資料,面對琳瑯滿目的老將新秀,我的眼光依舊落在雷奈身上。或許因為從來就是我的罩門,所以更想透過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在大銀幕上好好膜拜大師吧。

雷奈出生於 1922 年,今年已經 91 歲了,他的最新作《Aimer, Boire Et Chanter》在甫落幕的柏林影展拿下了會外賽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及表彰開啟電影藝術創新視野的 Alfred Bauer 獎(此獎以柏林影展的創辦人—電影學者Alfred Bauer為名)。Alfred Bauer 獎是柏林影展的正式獎項,多半頒給新銳或是中壯派創作者,帶有鼓勵性質,然而由李安的長期編劇搭檔詹姆斯.夏慕斯領軍的評審團,這回卻反其道而行,將這座表彰「創新視野」的銀熊獎頒給了拍片超過一甲子的「世界之寶」,著實耐人尋味。究竟是本屆柏林影展競賽片整體成績不佳,選不出一部帶有創新視野的新生代作品,還是評審認為雷奈早已過了非得獎不可的階段(其實雷奈的得獎運很差,三大影展只拿下威尼斯金獅獎),但又無法忽視這部新作的傑出優異,硬是將此獎獻給持續創作不墜的現代主義電影大師,也順道諷刺近年柏林影展普遍缺乏開創性視野的窘境?

Aimer, Boire Et Chanter》法文直譯為「愛戀、啜飲與歌詠」,國內報導多根據其英文片名「Life of Riley」中譯為「萊利的人生」,劇中三對男女的際遇皆環繞著萊利這個角色而發展,然而萊利恰如《聽說桐島退社了》的桐島,或是雷奈自己的《去年在馬倫巴》的馬倫巴、《穆里愛》的穆里愛那般,是整個故事的麥高芬(MacGuffin),確實存在,但對於觀眾來說自始至終都是謎,故事因他而展開,然而他卻什麼也不是。值得注意的是,Life of Riley 在英文還有另一層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典故,意指「簡單、美好的生活」。事實上,雷奈這部新作是他與英國當代劇作家亞倫.艾克鵬(Alan Ayckbourn)第三度合作,故事照例由英國鄉間移植到法國,也因此英文片名「萊利的人生」才是原創,法文譯名「戀愛、喝酒與唱歌」反倒是翻譯了。

好了,先不管雷奈這部新作。說回雷奈,如果你跟我一樣對他的經典名作如《穆里愛》等心生畏懼,那麼請相信我,他與亞倫.艾克鵬合作的《吸煙/不吸煙》(1993)和《喧嘩的寂寞》(2006)絕對是最簡易可口的入門片。迥異於早期作品中過於實驗性的敘事手法與走在全世界前端的超越性剪輯方式,雷奈在 1970 年代的唯二兩部劇情長片《史塔維斯基》(1974)、《天意》(1977)成為了一個過渡,《史塔維斯基》是他首次嘗試一個具有明確時代性的戲劇題材,《天意》則是他首部英語發音長片。1980 年代以降,雷奈在形式與風格上逐漸向劇場靠攏,當然他對於隱藏的記憶與內在創傷等母題的一貫關注並未改變,但已不再堅持非要在聲音與影像的蒙太奇上面大做文章,而是更專注於人與人之間情感關係的經營。《生死戀》(1984)與《通俗劇》(1986)就是這時期的傑作。1990 年代之後,雷奈甚至讓他的演員載歌載舞,《法國香頌 DiDaDi》(1997)與《嚴禁嘴對嘴》(2003)拜明亮的影像風格與輕鬆悅耳的老歌之賜,因此有機會在台灣做正式的商業放映。

對我來說,六十歲以後的雷奈,也就是 1980 年代以降轉向劇場風格的這三十多年,是雷奈真正的成熟期。他在這個時期已經達到「無招勝有招」的境界,不再執著於技術的開發或是革命,而是用更信手拈來的渾然天成與圓滿,來傳達他一向的人性關懷,依舊鋒利而一針見血,但多了一份寬厚(道理同古早味菜尾湯也有機會打敗各式山珍海味)。他與亞倫.艾克鵬在 1994 年首度合作《吸煙╱不吸煙》,莎嬪艾慈瑪和皮耶阿第提兩位優秀的演員頻繁變裝詮釋故事中的九個角色(一人分飾多角在許多舞台劇中是常態),因為吸煙╱不吸煙所衍生的六個段落與十二段變奏,關於機遇人生的偶然與巧合,全在這套電影(其實是兩部,可以先看《吸煙》,也可以先看《不吸煙》,感覺自是不同)中說盡了。

很可惜「記憶的迷宮——經典.雷奈回顧展」沒機會把《吸煙/不吸煙》邀來高雄市電影館放映,還好邀到了雷奈與艾克鵬的第二次合作的《喧嘩的寂寞》,精彩絕對不打折。《喧嘩的寂寞》有點接近好萊塢慣見的大堆頭電影例如《心靈角落》,也有點像是已逝美國獨立電影大師勞勃.阿特曼最擅長的多線敘事如《銀色性男女》,六個角色,三間房子,一間辦公室,一間酒吧,將近五十個段落,大大小小被門板、玻璃、布幔分隔的空間,高高在上的俯角,讓正在觀賞的我們有種置身全知上帝一側的錯覺,跟隨祂俯瞰,跟隨祂側耳傾聽這一切凡塵俗事。雷奈運用一次又一次的飄雪作為分場(這種分場方式早在二十年前《生死戀》裡用過了),美不勝收卻又帶著淡淡哀傷。

艾克鵬曾在《吸煙/不吸煙》裡,藉由一次又一次的「如果」,去挖掘另外N種可能的平行人生;這一次,《喧嘩的寂寞》裡的男男女女之於自己的命運,卻只能決定一次。他們每日重複著既定的公式,保持著一貫的行為與態度(類似加拿大導演艾騰.伊格言電影中的角色)的六名劇中人,極其拘謹而隱晦地把自己的憂傷隱藏起來,封存在心底最難以觸及的角落。然而這般帶點絕望的沈靜與感傷,卻又高明地在最後一場美得令人心碎的落雪中,溫暖地昇華,曖曖中透著希望。

《喧嘩的寂寞》法文片名 Coeurs 直譯為「心」,英文片名 Private Fears in Public Places 意為「公開場合的私人恐懼」,「公開場合」指的是在都市中人們相遇的各種場合,而「私人恐懼」指的則是在這種人與人的相遇中我們的無所適從,進而感到焦慮、不安甚至恐懼。艾克鵬的原作中那股尖酸的英式幽默,經由身兼演員、編導等多重身份的 Jean-Michel Ribes 的巧筆改編,一路峰迴路轉終致柳暗花明,原來仍是典型雷奈電影的迷宮敘事。

六個演員之一的莎嬪艾慈瑪是雷奈的第二任妻子,同時也是他 1980 年代以後作品中的謬思,她在《喧嘩的寂寞》飾演信仰虔誠、行為拘謹的老小姐,白天與夜晚的性格反差極大,她的表演在一派喜感中兼容母性、純真與放蕩,令人難忘,也是本次影展唯一一部夫導婦演的作品,影迷朋友務必把握大銀幕觀賞的難得機會。

當然,如果你看完《喧嘩的寂寞》,發現原來雷奈一點也不可怕,那強烈推薦嘗試一下雷奈石破天驚的《廣島之戀》,也許你只看過紀大偉的《廣島之戀》,或只聽過莫文蔚與張洪量合唱的〈廣島之戀〉,但雷奈與莒哈絲合作的《廣島之戀》,絕對是每個影迷朋友一生絕對要有的一次大銀幕體驗。一個法國女人來日本拍戲,與一個日本男人意外墜入情網,隨著分別的時間開始倒數,兩人也被自己過往的傷痛給網羅住。這是一部「反愛在黎明破曉時」的愛情電影,萍水相逢的兩人,從床上絮絮叨叨一路聊開,雷奈說了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卻又不僅僅如此。如同電影最後那句傳誦久遠的台詞:「廣島,這就是你的名字,而你的名字叫內韋爾。法國的內韋爾。」雷奈要說的,永遠比你我所看到的、聽到的,要更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