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驚艷的一年:綜觀 2014 鹿特丹影展

447
2014-02-25

競賽優秀作品偏少

「今年的三部金虎獎得獎影片,都已經在其他影展拿過獎了。」今年的鹿特丹影展在獎項揭曉時,國際媒體與諸多策展人不論在心裡或是嘴上都一致有這樣的評價。這樣的結果無疑令人失望,不單是因為得獎影片並未好到足以打遍天下無敵手,更是來自對於沒有足夠多的優秀作品能夠放在檯面上一起競爭的狀況覺得惋惜。

世界頂級影展的競賽單元是否應該將競賽名額保留給世界首映影片,並排除已經得過大獎的影片,這樣的選片標準或許在每個選片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但不同的影展競賽得獎結果集中,反應的或許是今年(或過去一年來),全球影片製作市場中,並沒有產生太多來自於新導演的光彩作品。如果連鹿特丹這個可稱全球新導演練功場的影展都無法在競賽單元中擺齊水準一致的競賽片時,今年優秀作品的匱乏可見一斑。

圖:2014 金虎獎得主,左起: 《迴紋針工廠事件》導演 Ikeda Akira,《初嚐禁果》導演 Ester Martin Bergsmark,《韓光洙》導演 Lee Su-Jin。圖片提供:鹿特丹影展

韓國影片《韓光洙》(Han Gon-Ju,暫譯)已在去年的釜山影展拿到兩個獎,描述高中轉學生韓光洙努力在新學校中融入環境,但過去的陰影並沒有隨著新生活的展開而離她遠去,導演同時也是編劇李秀珍(Lee Su-Jin,音譯) 用帶著懸疑的鏡頭,不斷對觀眾拋出關於韓光洙的各種疑點,層層剝剝直到理出事件最後的核心。

相對於《韓光洙》的沉重氛圍,日本影片《迴紋針工廠事件》(Anatomy Of A Paper Clip,暫譯)則是一個非典型的奇詭童話,導演 Ikeda Akira 透過手工迴紋針工廠中人物的荒誕互動與衝突,映照出人跟人之間的奇妙關係,本片亦已在去年的溫哥華電影節拿下龍虎獎(專為亞洲新導演設立的獎項)。

瑞典片《初嚐禁果》(Something Must Break,暫譯)亦在瑞典哥特堡影展拿過一個小獎,描述一位希望成為女生的男生,總是以女生的外表在外遊走,企圖在都市叢林中尋找愛情與性。然而荒唐的挑逗總有擦槍走火的時候,與拯救自己的英雄度過初嚐禁果的美好日子後,對方卻以自己並非同志而結束了這短暫的戀情,然而性別與性傾向真的能決定一個人的愛情嗎?在真摯細膩的情感與大膽的床戲之間,導演以充滿力量的影像和龐克風格的音樂搭築了這個自我尋找與辯證的愛情故事。三部得獎影片或多或少已經在其他影展展露頭角,面對這樣的結果令人不禁想大喊:「其他的好片子都去哪裡了?!!」 

上左:《韓光洙》劇照;上右:《初嚐禁果》劇照;
下圖:《迴紋針工廠事件》劇照。
 

年度節目概況

鹿特丹影展一向把選片重心放在新導演、新創作。即便影片的拍攝或放映規格可能是達不到普遍「電影水準」認定的 DV、BR 或 Video,只要具有足夠水準的創作概念或手法就有可能入選,所以向來是全球最大的的電影生力軍平台,如同每年度第一道充滿生氣的春風,所有年度最新鮮的導演、作品、創作概念,都可以在這裡看到。

今年的影展影片架構持續保留幾年來的傳統,不以劇情片或記錄片等創作類型作為區隔,而是全依影片調性分為四個大塊面,「金虎獎競賽」Tiger awards、「未來之光」Bright Future、「電影光譜」Spectrums、「專題號外」Signals。

得獎片之外的競賽單元

金虎獎分為長短片兩類競賽,長片競賽就是鹿特丹金虎獎競賽,自去年起由源自荷蘭本地的老牌社會企業Hivos 冠名贊助,該單元全名也因此成為「Hivos Tiger Awards Competition」。今年 15 部競賽影片中,僅有 6 部為世界首映,4部已在出品國放映過的國際首映,以及 5 部歐洲首映,若不論首映與否,競賽片的品相只能說是與「未來之光」單元中較好的作品踩在同一條線上,相較於過往的狀況來說,只能說今年的新導演相對較不爭氣,沒有足量的好作品能夠讓今年度的競賽單元充滿發掘的驚喜。

除了前文提及三部金虎獎得主外,較值得注意的影片包括巴西導演 Fellipe Barbosa 的首部劇情長片《大宅》(Casa Grande,暫譯)描述在里約熱內盧的上流大宅中,父親努力隱瞞經濟動盪下家道中落的事實,並以各種裡由辭退家中長工們,情竇初開的高中生兒子在面對愛情和未來的雙重夾擊下,卻在失業的幫傭家中找到了不存在在大宅中的家庭溫情。導演以自然且準確的手法敘述青春的情感、失溫的上流家庭以及經濟動盪的巴西面對階級與種族問題的批判。

圖:《大宅》劇照。

德國導演 Jan Schomburg 則編導出一個不通俗的失憶故事,《忘記我自己》(Lose my self)描述因腦病變失憶的女學者藉著自己的日記與文本企圖重新認識自己,卻引發了一連串帶點喜感卻又令人只想大喊人生回不去了的悲愁事件。

短片金虎獎共有 24 部影片,其中包括台灣/緬甸導演趙德胤在高雄港拍攝的《海上皇宮》。跟長片競賽著重於新導演不同,短片競賽是不論新導演或資深導演皆可參與角逐,同樣亦為三個大獎並列,得獎的是Dominga Sotomayor 及 Katarzyna 共同導演的《The Island》(智利/波蘭)、Salla Tykkä 的《Giant》(芬蘭/羅馬尼亞),以及 Sebastian Buerkner 的 3D 動畫《The Chimera of M》(英國)。

充滿動能的「未來之光」

如果把影展比喻為一杯 Espresso,競賽片單元就好像最上面的 Crema,是品嘗時第一眼看到的部分,也為整杯咖啡定調出整體風味。觀摩單元「未來之光」就像是一杯咖啡的 Body,不像 Crema 般濃厚鮮明,但卻是支撐起一杯咖啡––或是一個影展––的最主幹。

「未來之光」的 63 部影片可以說是鹿特丹影展最紮實的部分,整個單元皆為新銳作品,而其中幾部影片已經在台灣出現過,包括金馬影展曾選映的泰國電影《瑪莉快樂真快樂》(Mary is Happy Mary is Happy)、南非德班影展一開幕就被禁放的影片《性教慾》(Of Good Report)、以及去年底剛上過院線的香港電影《殭屍》。今年度的華語電影僅有《殭屍》與另一部去年已在威尼斯首映過的中國電影《水印街》(文晏導演),台灣電影很遺憾的在今年鹿特丹影展的此一部份缺席了。

本單元其餘值得注意的影片包括描述分別多年後重逢的青梅竹馬,彼此之間充滿熟悉的戲謔與瘋狂、但又帶有久別陌生的腳踏車愛情公路電影《愛情不服從》(The Disobedient,暫譯;Mina Djukic 導演,塞爾維亞);跨越紀錄片與劇情片形式的三段式電影《荒城記憶》(The Voices,暫譯;Carlos Armella 導演,墨西哥),紀錄片導演在拍攝多年後回到荒山小鎮,企圖尋找曾經像兄弟一樣接待自己的被攝者,卻萬萬沒想到作為紀錄片的被攝者,也能改變一個樸實鄉下人的命運。 

圖:《愛情不服從》劇照。

西班牙奇幻電影《遙遠的寶藏》(The Distance,暫譯;Sergio Caballero 導演,西班牙)描述被拘禁的數學藝術家要求各懷異能的三個侏儒搶匪到廢棄工廠中偷盜出一個叫作「遙遠的寶藏」的秘密物品。肯亞於2007年大選後,產生出呼籲人民團結的舞台劇《It’s Us》今年也被翻拍成大銀幕作品《靠我們自己》(Nick Reding  導演,肯亞),以穿插舞台演出與電影演出的方式呈現,充滿了肯亞歡樂多彩的文化,也同時讓人將團結友愛深植心底,其中候選人依靠種族分裂劃分你我和賄選而取得選票的劇情,讓人不禁再三自省。

蒙古電影《遙控器》(Remote Control,暫譯;Byamba Sakhya 導演,蒙古/德國)用飛行比喻對未知的探索和追求,一心想要離開家庭追求未來與愛情的男孩愛上了等待情人的人妻,他不敢接近她,只能用偷來的遙控器,隔著大樓遠遠的對她家電視機轉台,以求吸引對方的注意。

「電影光譜」鬼才競出

「電影光譜」單元恰如其名,選映的各種具有特色的名導新作以及各種奇形怪狀的影片,充分呈現新導演創作以外的年度鮮貨。包含賈樟柯的《天註定》、吉姆賈木許的《噬血戀人》、艾未未的新片《艾未未發課稅案》(Ai Weiwei's Appeal ¥15,220,910.50,暫譯)、已在台灣放映過的《湖畔春光》、《內布拉斯加》、《南方來信》、《美麗失敗者》、王兵的《瘋愛》,到菲律賓鬼才導演 Adolfo B. Alix Jr. 的新片,應有盡有各出花招,從琳瑯滿目的羅列影片中很明顯的能理解如果不夠有特色、不夠有才氣或是不夠奇怪的影片是進不了這個單元的。

「電影光譜」的短片更是特色盡出,影展方將上百部短片以特色分類,將主題相似的影片排在同場放映,並給出幾個短句說明該主題大概的內容,主題命名的態度非常開放包容,除了正經的「藝術家現身」等命名外,也包括幾個看起來一點都不影展的命名,比如:「我就是問題的一部分」(I’m Part of the Problem)、「跟鬼有關的事」(Ghostly Matters)或是「漂浮的故事們」(Floating Stories),在這種毫不在意影展需要有什麼「得體」名稱的狀態下,以貼切且實際的方式為這些影片找到最適合的觀眾群。

圖:主場地De Doelen 樓梯間貼滿參展影片海報。

充滿論述卻不失藝術的「專題號外」

「專題號外」則是鹿特丹最明顯具有策展論述的一塊,每個單元皆包含一篇策展人的論述長文,明確的說明該單元的策畫概念。今年共有五個子單元,包括對應今年歐洲議會選舉排出的「歐洲現狀」、Hubert Bals Fund 25 周年紀念、丹麥導演 Nils Malmros 專題、「重拾電影」(Regained)、「生存指南」(How to survive…)。

「歐洲現狀」單元由「壯遊」(Grand Tour)、以不存在的第 29 個歐盟國隱喻歐洲外來人口的「EU29」,以及選片人眼中的「私房歐洲」三個單元組合而成。Hubert Bals Fund 是鹿特丹影展最重要的拍片資金贊助計劃,四分之一世紀以來已經資助過一千部影片能夠順利募資並拍攝完成,今年為了紀念 25 周年,選映了14 部重要的資助影片,包括陳凱歌1991年的《邊走邊唱》以及阿比查邦的首部長片《正午顯影》等。

「重拾電影」則是一個以各種形式使用電影產出物品的單元,包含各式各樣使用電影畫面、概念、文本、影像所創造出來的展覽、裝置藝術、影像藝術、各種把經典(或非經典)影片再利用的全新作品、同時也包括了新修復的安迪沃荷短片 Tiger Morse 和全新的路易卡霍紀錄片《X先生》(Mr X,暫譯;Tessa Louise Salomé 導演,法國)。此單元同時也包含一位德籍實驗電影、記錄片導演與裝置藝術家 Heinz Emigholz 的專題。

「生存指南」單元概念則是脫胎自各種關於生存與存在的電影,策展論述中提到2013年是充滿「求生存」電影的一年,從《地心引力》、《怒海劫》、到《海上求生記》(All is Lost),都在關注人類如何在極端的狀態下求生存,因而引發了這個單元的成形,本單元集結了各種求生存的劇情片與記錄片,從北韓間諜生存戰《偉大的藏匿者》,到以青少年針對世界末日該怎麼辦的網路自拍影片為腳本的記錄片(Hoax_canular)盡皆有之。

歐洲最便民影展 

圖:排片非常好用的手機APP

鹿特丹影展號稱為全世界影片數量最多的影展,用四千字的篇幅來描寫近八九百部的片量只能說是族繁不及備載。不過,再多的文字描述也無法取代真實走進戲院的感受,對於有意願嚐試親炙國際影展的觀眾,鹿特丹其實是一個非常便於國際觀眾參與的影展,不僅從網站到手冊都是英文,網路排片與購票的機制也非常完善,雖然一張票的價格相對台灣觀眾而言是偏高的(14 歐元,約台幣 600 元),但是對於體驗國際影展規格來說仍在可考慮範圍之內,更何況還有當日票 5 折、無限觀影護照等各種折價優惠可供影迷考慮。

此外,鹿特丹也是歐洲國際影展中非常「便民化」的影展,不像柏林影展現場購票只賣三天內的票卷,使得觀眾天天都在票亭前面排睡袋打地鋪(柏林也有網路購票但是要加價),或是坎城根本沒有觀眾場次。鹿特丹不劃位,放片時沒有進出限制,幾乎所有戲院都在火車站步行 15 分鐘可以到達的地方,多數的戲院內也都有販售便利的食物飲料,荷蘭人的英語溝通能力也是全歐陸最強,除了天氣比較冷之外,幾乎可以說是影展觀影者的天堂。

但在鹿特丹影展看電影的最大樂趣,其實是來自於觀影過程中的自我挑戰。或許因為這是一個如此充滿生命力與開放概念的影展,非常容易會看到在結構、手法或是畫面上挑戰自己極限的影片。有的時候,你會認為這樣的創新是創作瘋子的孤高自賞,或是譁眾取寵的垃圾,然後在戲院沉沉睡去;但更多時候你會不由自主的反問自己是不是能夠理解、接受或是認同這些你從未見識過的影像力量。在拼命保持清醒地看完一部超過自己認知能力的電影後,開心的體會到觀影視野更上一層樓的快感,並在心裡大喊「電影萬歲!」後滿足地走出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