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新力量:第二十六屆東京影展速記

431
2013-10-28

在十月下旬登場的東京影展一行中,最讓我大開眼界的那一刻不是電影,而是於台場舉辦的「Japan Content Showcase」開幕酒會。

此一活動由影展附屬的市場展「TIFFCOM」舉辦,並在近年將音樂與動畫展拉到同一個展場,「Japan Content 」所指的,便是日本影音創意內容與國際交易的統稱(TIFFCOM 不只集中在電影,也包含電視及網路媒體內容)。 開幕酒會先由三組流行女子團體歌舞表演開場,分別走高校制服、動漫、仿搖滾叛逆路線。表演結束後,日本經濟產業副大臣先讚美這些女子團體很「可愛」,接下來的致詞則著重在日本這幾年推展的「Cool Japan」計畫,宣示日本官方與民間將投入資金,全力將日本的影音內容及食品推展至全球。


TIFFCOM 開幕酒會。

由於與會者領域殊異,除了音樂展的參與人士對於流行團體的演出展現較高興趣外,在場其他領域的從業人士反應並不熱烈。回到經濟產業部宣示的內容,「 Cool Japan 」政策走向不免讓人想起上世紀九零年代後期,英國對其流行音樂和藝術發展的「Cool Britannia 」稱號;然而,面對日本高齡化社會、事事謹慎的東京影展,這個以態度表示作為符號的「COOL」一詞,很難和影展精神產生聯想。東京影展觀眾的年齡層通常偏高,其中以壯年期至銀髮族為大宗。在義工方面,東京影展也與只招募大專院校相關科系學生為志工的釜山影展有所差異。在東京影展,除了年輕面孔外,也有部份中年婦女擔任志工。其在觀眾與工作人員的組成上,接廣納各種年齡層、背景、族群,是個值得努力的方向,只是此現象所反應的,更是日本高齡化社會的一個面向。而工作人員不論層級場合均著西裝,也是其他影展少見。

在這樣一絲不苟,和「cool」大相逕庭的東京影展裡,主競賽單元最大獎櫻花獎的得主《We are the Best!》倒是部頗有態度的影片。瑞典導演盧卡斯穆迪森(Lukas Moodysson)在 1998 年以《同窗的愛》(Show Me Love)一鳴驚人,並在第三部長片《永遠的莉莉亞》(Lilya 4-ever,2002)時聲勢達到巔峰,其後,他在接連兩部作品中,都選擇以挑釁實驗的風格,以反對資本社會各種形式的剝削。但他卻因手法極端,在影評圈失寵,上一部作品《Mammoth》的過度說教,更是引來全面惡評,致使在 2011 年底,台北電影節與瑞典相關電影機構、影評人詢問穆迪森近況時,在大多數人的反應裡,皆將他視為過去式。回到《We are the Best!》,這部設於 80 年代三名女學生組龐克樂團的新片,或許會被解讀為穆氏只拍特定的類型,然而,片中幾個角色對於「龐克」態度的討論、堅持,及影片不解釋也不試圖取悅觀眾,倒是穆迪森作品的一致性。台灣已有片商購入計畫上映,目前中譯片名《我們最搖擺!》。


櫻花獎得主《We are the Best!》劇照。

除了主競賽單元、特別招待作品外,今年東京影展隨著新主席椎名保(Yasushi Shlina)上任,在單元架構上也有所更動。競賽單元「Japanese Cinema Splash」取代以往的「Japanese Eyes」,除了持續介紹日本獨立電影,也更強調藝術成就上的獨特性,本單元的獲邀影片均為世界首映。另一新增的競賽單元「Asian Future」專注在亞洲(包含中東)拍攝過兩部影片內的新導演,此單元是從過去不限區域的新銳單元「Young Cinema」而來,而今年的「World Focus」單元則結合以往的「Winds of Asia-Middle East 」及「World Cinema 」兩單元。

除了影片放映外,東京影展也安排全體導演與國際片商、媒體及影展選片人見面,介紹自己影片。主辦單位再三強調,推廣日本電影至國際間曝光,是東京影展重要的目的之一。此一活動是東京影展首次舉辦,雖然立意良善,但對不少導演來說也是一大挑戰。有導演從中午就開始,就在工作間與翻譯練習英文講稿,到現場後才發現主辦單位有提供口譯;也有導演上台時表示,自己非常恐懼面對一大群人講話,幾天前才在他的第一場 QA 中緊張得發高燒,現在仍在恢復中;還有導演中氣十足地用店呼法外加手勢,大吼出自己的片名,宣傳手法無奇不有。然而,每部影片放映預告加上翻譯,時間普遍偏長,因而當活動進行到後段,與會者注意力多半開始分散,在活動節奏的設計上,主辦單位應有許多改良空間。但於會後交流時,影展非常貼心的為各位導演分配了隨身翻譯,這幾位翻譯除了協助語言溝通,更主動強勢地將負責的導演介紹給國際選片人及片商。一般而言,導演知道如何拍片,卻並不一定擅長行銷、與不同對象溝通,也不一定要外語流利,東京影展在這一方面的準備讓人印象深刻。

後來得到「Japanese Cinema Splash 」最佳影片的《Forma》即是 QA 時太緊張而發高燒的女導演 Ayumi Sakamoto 的首部作品。影片從兩個高中同學的意外相遇、進入同一間辦公室開始,故事從日常的對話瑣事中,拉出朋友、部屬間的權力關係,並牽起背後更深層的、對過往的怨懟。影片在看似平淡的小事件中逐漸推展兩個女孩子間控制/服從關係的微妙平衡,三個男配角也埋了伏筆,算是有趣的作品,攝影角度的取捨也令人玩味。

導演以店呼法加手勢介紹的影片是「Asian Future」單元的《The Tale of Iya》,得到該單元特別提及獎。這是不滿三十歲的導演 Tetsuichiro Tsuta 的第二部長片,導演仍堅持使用 35 釐米底片拍攝,並在各場合強調他對此的堅持。對照於導演熱情外放的個性,將近三個小時的影片卻內斂且寧靜,充滿驚喜。影片講述深山村落裡村民面對環境艱苦、去鄉或留下的生存選擇,與追求儉樸生活來到此地訪客的矛盾衝突,影片夾雜寫實與魔幻元素。這幾年視覺被轉化習慣銳利的數位影像,看著季節遞嬗的廣袤山景以底片的質感傳達,光影及美學上的震撼仍然強烈,配合故事內容,更有著濃厚的懷舊感。這是除了Japan Content Showcase 讓人大開眼界外,在影片方面令人珍惜的發現。


The Tale of Iya》劇照。

和爭著要做亞洲影展龍頭的釜山影展相比,第二十六屆東京影展同樣面臨颱風來襲的威脅,但卻幸運且平順地在影展有限的資金規模裡落幕。釜山影展強勢,一年年積極擴張,才十八年已經有了專屬的場地––釜山電影中心––不論導演、義工或是觀眾,新血眾多;而和釜山相較,東京影展預算精簡,影展集中在六本木之丘的東寶戲院放映,腹地相較狹小,而影展參與者的人年齡也偏高。單純在兩個影展間做比較並不公平,因為這該是整體社會發展的差異。在選片方面,東京影展除了需要與釜山影展搶影片,在日本,東京影展還與 11 月底、同樣受東京影迷歡迎的「Tokyo Filmex」競爭,儘管受到兩個影展的包圍,東京影展在許多人心中仍有個特別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