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時光機──桃影在中大107電影院播映《第七號女間諜》

430
2013-10-22

2012年有米歇爾阿威納維奇執導的《大藝術家》,以黑白默片的拍攝手法緬懷好萊塢早期無聲電影時期;馬汀史考西斯透過《雨果的冒險》中的奇幻冒險故事,向早期電影大師喬治‧梅里耶(George Melies)致敬。2013年台灣上映的《阿嬤的夢中情人》則透過一則感人愛情故事,帶觀眾看見台語片美好的全盛時期。

《阿嬤的夢中情人》中有許多令人發噱的片段與台詞,都是北村豐晴導演取材台灣早期台語片而發想的靈感。桃園電影節這次播映1964年台語諜報經典《第七號女間諜》,除了配合本次影展精選的經典回顧作品,如韋納•荷索(Werner Herzog)和約翰福特(John Ford),也因為《阿嬤》的好口碑,所以特別在中央大學107電影院放映了片尾曾出現的《第七號女間諜》,並邀請《阿嬤》導演北村豐晴及策展人黃茂昌來場映後座談,分享他在台灣拍攝這部像台語片時代致敬電影的經驗,以及對於當時台語片拍攝的想法。

北村導演提到當初拍攝《阿嬤》的機緣,除了製片提案之外,也因為大學時期曾碰過相關的課程,找資料的過程之中,看到有個揶揄台語片的短片叫做《台語電影五十周年紀念【文藝Kuso版】》覺得非常有趣,也常聽到長輩回憶那個年代的美好故事,感動了北村導演想拍出不只是好笑,更感動人心的電影。為了電影,北村導演也做了很多台語相關的功課,這次來到107電影院觀看《第七號女間諜》導演笑說雖然做很多學習,但由於片子老舊,字幕拷貝已經損壞,在全程無字幕放映的情況之下,他只能聽得懂約百分之十,但仍覺得非常有趣,也又發現了很多新東西,如電影中有很多很長的鏡頭,都是拍攝穿著清涼的舞女,對著鏡頭撫弄長蛇,搔首弄姿。當初導演本也想安排此一性感角色在《阿嬤》中,但最後覺得不妥就作罷了。這次看電影則讓導演回想起其實早期台語片這一類型的女性角色不少,也很令人玩味。

北村導演也談到早期台語片拍攝方式與表演,因為沒有太好的器材,所以畫面鏡頭晃動得厲害,也採取拍完後再做配音的方式,其配音都是多人一起,只要有一人失敗就必須重來;雖然台詞與演戲方式以現代眼光來看會覺得誇張搞笑,但當時拍攝和演戲的人都是很認真的,整個製作還是非常具有專業性。《阿嬤》片中有很多場景是在北投溫泉旅館,早期台語片拍攝片廠也真的在北投,像美國好萊塢一樣,所以原本片名叫做《台灣有個好萊塢》,當時拍攝台語片的男女主角的酬勞也非常高,令人無限嚮往,感覺起來似乎是個非常美好的年代。

而策展人黃茂昌更分享這次放映《第七號女間諜》其實也是想對台灣電影史做個回顧與檢視。台語片從五O年代開始經歷幾次盛衰,在1981年正式結束。當時國台語片其實是同時存在的,只是其政治氛圍與推行國語政策之下,台語片其實相較之下是較為非主流的,而為了配合當時氛圍,從《第七號女間諜》中可以發現無論哪一國人都是講台語,但片尾卻撥放了國旗歌。《阿嬤》片中也透過女主角因姓「蔣」而被選上的橋段,呈現當時瀰漫社會的威權意識。由於台語片無論在成本、劇情、都與李翰祥與李行這種主流導演相差甚遠,黃茂昌笑說,台語片中有點異色奇情、奇幻的走向,應該是走午夜場播映路線吧!即便1981年台語片正式宣告結束,但80年代新導演,如侯孝賢,拍了台語發音的《兒子的大玩偶》,其實也做了某種程度上歷史的接軌。

在場看完《第七號女間諜》的觀眾,也紛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雖然被片中誇張的演技逗得開心,但片中的場景對有些年紀稍長的觀眾也引發了其思古之幽情。來自香港的學生也分享雖然聽不懂,但對片中稀奇古怪、天馬行空的劇情或是場景設計也感到新奇有趣。對此導演也分享去香港電影節放映《阿嬤》一片,反應非常熱烈令他很開心。而本片因為同步在中國上映,也製作了國語配音版。但導演還是推薦大家看台語版,才能抓到原汁原味的笑點啊!

座談結束後,有一對老夫妻觀眾慢慢地走向前台想與導演拍照講話,電影乘載了時代的記憶,而觀賞《第七號女間諜》的時候,也許更勾起了他們那個曾經經歷的一切,而今晚,他們的確重遊了那舊時的美好時光。


圖說:桃園電影節策展人黃茂昌(右五)與《阿嬤的夢中情人導演北村豐晴(右三)於中央大學107電影院與觀眾合影。圖片來源:桃園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