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莫辨的熱血擂台:《正面迎擊》
新北市電影節的開幕片《正面迎擊》不但大受影展觀眾好評,更從五月十號起在台北進行小規模院線上映。以台灣摔角聯盟(TWT)為拍攝對象,《正面迎擊》了記錄這一小群熱愛擂台摔角的人們在台灣辛苦逐夢的故事。很多人聽到摔角,不免下意識地皺起眉頭,在多數人的印象中,擂台摔角總是被視為極度暴力的運動,但本片讓觀眾看到擂台摔角的訓練、以及正反兩方選手精心討論橋段設計的過程,讓觀眾重新認識這項表演性質濃厚的「運動」──還有更重要的,那就是探討運動、社會、甚至人生在「真/假」之間的界線。
職棒假球案為拍片契機
以攝影機探究真假莫辨的台灣社會
《正面迎擊》的導演鍾權並不是摔角迷,也不是為了推廣摔角而拍攝這部影片。讓他興起拍攝計畫的關鍵,是2010年爆發的中華職棒假球事件,身為棒球迷的他,不能了解台灣怎麼能夠讓這樣的事件一再發生,使得本當是真實的競技運動,變成了一場照本宣科的表演。此外,當時的他正在北京就學,對照當時中國台灣兩地媒體生態的差異,他也發現另一個現象,就是在台灣的評論節目上,從早到晚都有同一批人針對政治、社會、健康、外星人各類不同的議題,以專家的姿態在各個不同主題的節目上高談闊論,他們也是在表演,配合各種節目轉換他們的角色,而台灣的政治人物更是每一天都在表演。
這樣的社會現象,讓鍾權想要拿起攝影機,從運動開始去探討「真/假」的意義和它們之間的界線,也是因為這樣的目的,使他在研究拍攝題材時接觸到了摔角這項運動。和其他運動不同,擂台摔角除了被重摔、毆打的疼痛是真,過程中所有的橋段都是經過事先設計的。儘管如此,觀眾在比賽進行時,並不會因為這些事先設計的招式而覺得掃興,大家高漲的情緒還是隨著擂台上的賽情起伏,為選手每一個招式喝采。這項「運動」的特殊性質便引起鍾權的興趣,決定將攝影機對準擂台上的選手。而當他發現台灣也有業餘的摔角團體時,他在意外之餘也馬上和TWT取得聯繫,並獲得同意進行拍攝。
台灣摔角聯盟成員。圖/穀得電影
鍾權在拍攝過程之中發現,以這些業餘摔角選手為拍攝對象,讓他對真假界線的探討變得更豐富有趣。這些摔角手背景各不相同,有人是電腦工程師兼便利商店店員,有人是愛玩Cosplay的大學生,有人是貨車司機,也有曾是游泳國手的服裝業者。站上擂台摔角對於他們而言不單純只是表演,每個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戴著面具,壓抑著自己的真實面貌扮演別人期待的角色,因而,對他們而言,擂台,才是他們展現真正自我的舞台。而真假的界線因為這些業餘摔角手而模糊、對調,對比紀錄片反映真實的本質,又特別值得玩味。鍾權表示,本來他以為拍攝擂台上的比賽,只是拍下一段表演,而在現實生活中拍下的他們才是真實的,但這些摔角手們卻認為,在擂台上配合招式演出的他們,才是真正的自己。
這樣意外的收穫當然不在鍾權的預料之中,而拍攝作業的難度也超出導演的預期。他原以為他就是簡單地拍一部跟運動有關的紀錄片,但是TWT成員都是業餘的選手,訓練底子不夠深厚,因而他原本想要拍一些精彩的摔角畫面,卻成為一項艱困的任務,而籌措拍攝經費的過程也讓鍾權不斷受挫,許多贊助商聽聞導演要拍的是摔角,都認為題材太暴力,害怕波及企業形象而縮手,因而,長達三年的拍攝作業只有依靠政府的兩百萬輔導金來執行。
藝人大炳現身
銀幕遺作還以真實樣貌
《正面迎擊》也是已逝藝人大炳(余炳賢)在大銀幕上所留下的最後身影。大炳在拍攝期間受邀擔任摔角聯盟的表演訓練課講師,為成員加強表演能力。此一合作起因於當時聯盟負責人「藍面」認為團員在擂台上放不開,使得比賽缺少戲劇張力,因而想要尋找表演老師為團員上課。而鍾權因為 2008 年紀錄片《我們》的拍攝台灣大選而認識了模仿謝長廷的大炳,之後,大炳因為第三次吸毒被抓,使得演藝事業陷入絕境,在那段時間,大炳和弟弟小炳組成紅綾金粉劇團,製作反串歌舞劇在台北小劇場演出,鍾權導演曾受大炳之邀看過劇團演出,想到摔角聯盟和紅綾金粉劇團的本質其實非常相似,他們都是一群男人在舞台上努力扮演好他們夢想成為的男子漢/女人,因而便邀大炳和藍面見面,邀請大炳為聯盟上課。而大炳因吸毒事件影響,在台的職業生涯幾乎已經告終,處於低潮的他認為若能將自己擅長的技能分享給他人,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因此便欣然答應邀請,全程義務授課,不收任何講師費用,僅領取少量的車馬費,更義務擔任台灣摔角協會五周年的節目主持人。
|
|
大炳擔任台灣摔角聯盟五周年慶主持人,《正面迎擊》也成為他最後的銀幕作。
|
|
|
|
「藍面」(右)邀請大炳擔任講師
|
《正面迎擊》讓大炳脫下諧星面具,以表演工作者現身
|
對此記者回應導演,認為大炳在《正面迎擊》中的現身也呼應了「真/假」的主題,本片打破大眾對於他在舞台上模仿搞笑的刻板印象,以及從新聞媒體上認識到的負面形象,讓大家見到「真」的大炳,重新以一位認真的表演工作者的身分認識他。鍾權導演對於記者的回應補充道,在拍攝過程中,大炳再度因為吸毒四次被抓,導演顧及摔角聯盟成員觀感,曾詢問成員是否需要中斷表演課程,但團員的反應令他十分訝異與欣慰,他們都表示吸毒事件歸吸毒,表演課歸表演課,大炳仍是一位十分盡責的表演老師,而摔角聯盟團員們給予大炳的支持,也讓他在飽受外界批評時,仍找到生活的目標,全心投入在教學之中。
搖滾天王伍佰兩肋插刀
現身分享摔角哲學
《正面迎擊》的另一個驚喜,則是搖滾巨星伍佰的現身說法。鍾權在研究拍攝資料時,從網路上看到一篇伍佰談論摔角的文章,其內容令他印象深刻。身為忠實摔角迷的伍佰在該文中談到擂台摔角的哲學,在擂台上有一個不成文規定,面對對手的各式攻擊,選手不能閃躲,永遠都要正面迎擊,而這樣的精神帶給在舞台上的伍佰很大的動力,因為伍佰私下非常內向,他本來只想當一名很厲害的吉他手,或是從事幕後工作,其實並不想站在舞台中間擔任主角,但是人生的各種巧合把他推向了這個位置,他雖然到現在仍百般抗拒,也只能用摔角手正面迎擊的精神面對挑戰。鍾權看到這篇文章之後試著聯繫伍佰,而當伍佰知道台灣也有摔角團體之後也非常訝異,也欣然接受訪談的邀請,在鏡頭前和眾人分享摔角教給他的人生哲學。
有這麼多人的鼎力相助,加上鍾權導演和製作團隊的全心投入,這部在拍攝、動畫、字卡都精心製作的紀錄片看起來質感極佳,且在對於「真/假」議題的深入探討之外仍娛樂性十足,完全看不出來是以區區兩百萬製作預算完成的影片。但在五月二號「大學影展」的一場青年創作論壇上,曾有學者指出台灣商業紀錄片調性普遍偏軟,對此,鍾權導演認為,台灣觀眾長期受商業娛樂資訊影響,對於國片有一定的既定想像,因而當紀錄片要做商業發行時,投資方也會在顧及收益的考量下,只將議題思考的方向限定在熱血、夢想、小人物、溫情等角度,削弱紀錄片的批判力道,此般操作雖然的確拍出了幾部市場反應極好的作品,但鍾權認為,若從紀錄片的本質去看,這樣的方向助益並不大。
鍾權也表示,《正面迎擊》的影片內容的確也符合了上述的商業潛力,但是它不單單只是一部關於摔角的娛樂片,他希望以不同的切入角度,讓觀眾對於摔角有不一樣的看法,不再只是以前擺在第四台成人頻道旁的暴力節目。
《正面迎擊》五月十號起於光點華山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