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丹十三系列<三>之《女稅務員》

43
2013-07-05

伊丹十三的電影,總是有灼傷人神經的畫面,不同於小津安二郎簡潔工整、感情蘊抑的電影美學,伊丹十三的影像是鮮明的烙印在觀眾的眼睛裡。或許是過於犀利,伊丹十三的電影,就如同他本人一樣,讓人看過了,就不會、也無法忘記,包括那些你想要存放在記憶裡的、還是想要遺忘的,通通都會烙印在你腦海裡,在看見某個轉身景象時接上線,原影重現。


  《女稅務員一》是伊丹十三在 1988 年拍的片子,廣受好評囊括日本影藝學院大賞九項大獎;隔年續拍了《女稅務員二》,兩部均由宮本信子主演。身為日本二次世界大戰後八零年代電影新浪潮的新生代導演,伊丹十三的十部作品一秉嘲諷戲謔的手法,針對日本社會現象以及黑暗面作辛辣寫實的描繪,而其中很有趣的是,伊丹十三大量的採用了女性的視角,從相對於日本男性沙文主義為主體社會的邊緣地帶來觀看整個解構後的世界,女性的話語絕不會在伊丹的被消音~從振振有詞的辯白、抑揚頓挫的質詢、甚至於放浪的呻吟都讓女性具體現形/現聲,不再被隱形、不再被物化,然而與其說伊丹十三是女性主義實踐者,不如說他是男性沙文主義的嚴厲批判者,他的電影充滿了自省探索的精神,就如同他透露出的尖銳的眼神,掃過男性高不可及卻崩潰於瞬間的自尊、也掃過人性最脆弱平庸的一面。


  在《女稅務員一》、《女稅務員二》的板倉亮子就是伊丹十三成功創造出來活靈活現的女性形象,兩部片子都以板倉亮子的一舉一動為主線,鏡頭每每貼近女主角,以至於她的一張口一瞪眼一哭一笑都強烈的感染整部電影,性格鮮明的角色是造就成功電影風格關鍵的一環,然而這個活力四射、魅力十足看似傻大姐實則精明剽悍的角色,卻是片中那些依賴屈服於威權女性而相對於存在的角色,差距越大離現實越遠,也越投射出社會時代眾人所期待的英雄形象,如今只是冠上了“女”一字,放開伊丹十三所刻意強調的女性強者,板倉亮子搔頭大笑或蹙眉怒罵所投射出來的,不外乎是(or根本就是) 伊丹十三自己本身最原始的形象:以堅持不懈、強硬的態度,用戲謔嘲諷手法一針見血的刺入社會現象裡的不公不正不情不理。


  除了角色形象完整,伊丹十三的敘事手法也是獨樹一格,切入切出別出心裁。《女稅務員一》片一開始,專注吸吮豐碩乳房的那一張臉,蒼老皺摺、佈滿黑斑,男人不停蠕動的嘴唇的樣子就像甫出生的嬰孩,可是出現在鏡頭裡的卻是個癌細胞已全身擴散為日不多的六十幾老人,藍光打在他的臉和白衣護士的胸口上,顯得份怪詭異。就這麼一個鏡頭,伊丹十三馬上抓住了觀眾的眼光,故事就從護士穿上內衣拉起胸口的衣服開始。而在片尾,塵霧中橘黃色城市和一幢幢灰色的樓房夠成一幅印象派( Impressionism) 朦朧模糊的畫,而搖晃不止的黑大衣和離去的背影是句點後未完的刪節號,故事結束沒?... 伊丹十三沒有說。在《女稅務員二》裡,伊丹十三繼續沿用板倉亮子為全片的靈魂人物,故事上則是呈現新的情節,一如《女稅務員一》的開場,伊丹十三這次加重了口味,放進了更腥更嗆的東西---浮屍,不過這次伊丹十三賣了一點小關子,先讓觀眾們在畫面上同時看到飛向天際的飛機和緩緩慢行的腳踏車;然後安排騎單車的人發現遠處碼頭不知道在玩什麼的孩童們;再讓觀眾看見浮在垃圾中的翻白死魚,以及半成顝髏、腐肉緊黏著骨頭的屍體。


  畫面張力十足,是伊迷對伊丹十三至死不渝愛戴有加的原因,敘事結構的完整讓影迷直呼過癮;而畫面瞬間呈現的爆發力才是震撼視覺神經的。伊丹十三電影的畫面通常會被包裝在某種特定的氛圍之中,透過色調蘊含的溫度知覺,或者透過光影明暗之間所製造的對比,但是誠如上文所說的,伊丹十三並非是個細緻極至的美學主義者,鏡頭所用的技巧通常只是要烘托鏡頭內的人物劇情,《女稅務員二》 片中,其中約談那一幕,鏡頭從天花板上的旋轉風扇拍下,隨著扇葉的旋轉,小房間的光線也閃爍不定,隨之呈現的是三人之間緊繃的氣氛,穿著西裝從左走到右,停下來,此時他脖子上的紅色領帶在整個畫面上構成了一個「刺點」(Punctum),就像一道光射進觀者的瞳孔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個紅擴張到整個畫面,他的領帶就像一個孔,讓一股意念滔滔不絕得溢出,喜愛運用紅色的伊丹十三非常清楚如何在畫面上放入這樣一個洞孔,讓訊息冒出然後佈滿整個螢幕。


  《 女稅務員一 》、《女稅務員二》是在拍社會真實的一面,可是有趣的是伊丹十三放進了很多超乎實際想像的元素,讓這兩部打擊逃漏稅者的黑色喜劇符合愛刺激觀眾的口味,帶著黑色大墨鏡跟蹤在後的女稅務員、假扮信徒混入人群的女稅務員、大雨中衝入垃圾場翻尋證據的女稅務員、和在密室面對持刀歹徒的女稅務員 --- 這不就是偵探冒險的 黑色電影(film noir) 嗎?此外,在這兩部片中還能看到好萊塢動作片裡最常出現的廂型車和車內一整組的探員,緊張程度絕不亞於典型的動作片。然而,伊丹十三的觀察雖然冷酷但絕不會無情,片中還是有很多溫情洋溢的地方,而且對象多半不會刻意鎖定在某一類型人的身上,逃漏稅者也還是某人的父親;逃漏稅的行為更並不會跟他愛孩子的心有所牴觸,這就是為什麼,看伊丹十三的片可以看到人生百態,因為沒有絕對的壞人或好人,壞人可以有正面的特質;好人也可以做違背情理的事。對伊丹十三來說,他的電影或許最重要的,就是刻劃最真實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