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當代藝術的論文式劇集--《以藝術之名:公視台灣視覺藝術系列》

122
2013-07-05

由2004年夏天開始,公視開拍了以台灣視覺藝術為主題的八集劇集。八集的內容的設計,由一開始的討論,就決定這將不是斷代的美術史,而是企圖理解台灣的現代藝術和當代藝術,討論的範圍涵括主體性、族群、水墨、現代、性別、跨界及全球化等議題,為台灣的首度嘗試。經歷了三年的規劃與拍攝,它一方面與時代同時演進,並且多次赴國外拍攝,使觀眾們可以看到非常難得的內容。



在現代美術的部份,第四集《新美術的追求》與第五集《前衛精神》分別探討日治時代的美術和五、六○年代現代藝術的發展,尤其以五月、東方為主。在這兩集影片裏,我們可看到這些見證時代的重要藝術家現身說法,而且為了重現時代氛圍,兩集裡都運用了戲劇重演的手法來增益一般紀錄片所難以呈現的時代氛圍。



藝術家現身說法是這個系列影集最主要的內容。但是在眾多的當代和現代作品和作者之間,取捨必定是相當困難的。可能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許多劇集採取了必要的選擇,以三位左右的藝術家為主題人物,設法深入他們的創作歷程和理念。由於系列劇集一開始便採取了以議題為中心的談論方式,因此這些主題藝術家也同時是以最能彰顯主題面向的角度來考量。這個選擇在我看來毋寧是正確的,因為影像的流動性,也因為和大眾解說當代藝術並非容易之事,如果反過來只是想塞進最大程度的作品和作者,則非但劇集的焦點不容易呈現,觀眾也可能只是在觀賞許多流光幻影之後,得到一些浮面的印象。現、當代藝術的興起,它本身除了歷史性意識之外,有一大動力來自對於技術性複製的反抗或反應。現在我們要用電視影像來討論它們,這在概念上很容易陷入一種手段和內容相抗衡的吊詭局面。這次公視劇組的選擇除了掌握了以議題為主的立場外,其實也含有對傳播媒體本身的反思,相當難得。



在影片本身的構成方式向度上,我們也看到了另一種隱含的態度。發揮了影像剪輯的特性,我們可以看到劇集的主要發展方向不是「解釋」--比如讓藝術家談論其作品,或是讓評論家、策展人解釋議題和脈絡—而是「對話」。以交錯的方式進行,主題藝術家和評論家的話語,產生出了一種原先段落預期之外的對話和共振效果。提出問題因此是此一系列主要貢獻,至於「答案」,則要觀眾自己尋求。這種開放性的追求,正是符合這系列以當代藝術為主的訴求精神。



劇集的企編徐蘊康曾提出:「片中討論的,都是我們無法迴避、變動中的時代問題—究竟我們經歷的現代是什麼?這和其他地區的現代有何不同?傳統如何與之對應?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怎麼看待人與資源的集中、分配和流動?如何面對中心、邊緣的問題?我們的主體性是什麼,如何以開放的態度反思現代經驗?怎麼取得真正的自由?」這些問題單獨看來或許失之龐大,但這種探討性的態度卻是十分值得鼓勵的,它脫離了傳統紀錄片的冰冷中立態度,朝向一種類似影像論文的方向發展。



由台灣藝術主體性開始,而終結於藝術與全球化現象的台灣版本,這個劇集的基本設計包含著一種對藝術時代性的肯認。由於公視可以超越單純成本考量的體質,藝術菁英之外的一般觀眾也終於能對台灣當代藝術家的全球足跡有了較完整的認識。比如最後一個單元裡出現的攝影家張乾琦,影片便能帶領我們瞭解他在國外的工作狀態。張乾琦長期來往於亞洲和美國之間工作,他以十年以上的時間拍攝美國唐人街的地下勞工移民。影片讓我們看到他出入於世界著名的馬格蘭通訊社,但也同時長期深入到拍攝對象的困苦環境之中。透過影片,我們逐漸能夠「體會」,而不只是瞭解,為何他說他並不是到了拍攝現場就能按下快門,而為何他又能一直表明自己的攝影家身份,卻不會阻礙他最終能拍出這些罕見的景象。又比如第七集《流動的框架》中的李明維,他的藝術一直是一種儀式性程序和以人之間的交流為主要形式。當影片來到他在日本的創作現場,和參與者分享台灣茶葉的片刻,再加上藝術家兼具感性和理性的說明,突然他這種去作品中心的藝術為何成立,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理論問題,轉而成為整體情境的一部份。除了感謝工作團隊紀錄了這些國內過去罕見的影像,並使台灣當代藝術參與全球性藝術實踐成為我們藝術史未來的共同記憶之外,像這樣的段落,因為它善於掌握情境氛圍,也將是整個劇集最動人的影像之一。



雖然有嘗試也有突破,這個劇集由不同思考角度的人來看,可能也會有許多未盡完美之處,比如由論文式的劇集類型來看,它可能還是有點不夠大膽,主張不夠強烈鮮明。或者由宏觀的角度來看,有關藝術現象的各種時代、社會、思想、美學脈絡仍然不夠彰顯,對於電視影像傳播和藝術間的反省也不夠徹底。但這是公視的首度嘗試,它並且試圖跳脫了單一作者論及媒材導向的既成軌跡,實屬不易,很希望這樣的方向還可持續發展和累積。



(本文作者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系副教授)




從現代到當代,首次深度探索台灣視覺藝術的大型紀錄片


9月10日至9月20日,週一至週四晚間10:00 公視13頻道首播




第一集 :主體的想像 (吳天章、陳界仁、姚瑞中)


第二集 :祖靈的召喚 (拉黑子、撒古流、安力給怒、瓦歷斯•拉拜)


第三集 :輕與重的對話 (陳其寬、于彭、袁旃、黃致陽)


第四集 :新美術的追求 (廖德政、林之助)


第五集 :前衛精神 (蕭勤、夏陽、吳昊、李錫奇、劉國松、莊、馬浩、顧福生)


第六集 :她者的凝視 (吳瑪、劉世芬、王德瑜、尤瑪•達陸)


第七集 :流動的框架 (林明弘、李明維、袁廣鳴)


第八集 :奔赴烏托邦? (張乾琦、陳界仁、王俊傑)